“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物流产业竞争力提升
2018-05-14秦瑞
秦瑞
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之后,各个地区之间的丝路争夺异常激烈,并且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着重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城市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进行研究,绪论的角度为如何提升物流产业的竞争力,并结合具体的沿线城市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取得一定借鉴意义。
一、评价指标的建立与方法
(一)评价指标建立
物流产业竞争力会涉及到许多方面,所以,根据这个特点出发,在选择指标的过程之中,便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系统性的进行选择,除此之外,还要遵循代表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将物流竞争实力,以及物流竞争潜力,两个指标进行有效结合,并在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之下,将此二者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产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二)评价方法选择
现今为止,关于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或评价方式有很多,比如其中的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灰色关联法等,除此之外,还有DAE模糊综合评价、以及聚类分析等等方法,因为物流产业的竞争力具体的评价方法比较复杂,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之中,会涉及到许多指标。因子分析的方法可以將多个存在相关的关系指标进行转换,从而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简单的问题系统化,所以,依据笔者的观点,本文所选择的方法便是因子分析法。
二、“一带一路”提升城市物流产业竞争力建议
从当前的情况之下进行分析,便可有效得出,内陆节点城市物流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的情况非常严重,而且在国际物流之中,内陆区在其内表现在不靠海,也不靠岸边的现实制约情况,而且其本身所开放的口岸也相对较少,根据这样的特点,各个城市若想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有所成就,便需要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从本地区的经济特点出发,并将经济优势结合其中,使物流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能够依据具体的规划措施进行,并进行一定统筹规划,防止因为盲目攀比而造成的同质化现象。
(一)成都与重庆
在我国,物流产业的领先城市是重庆与成都,所以两者需继续保持发展优势,重庆应根据城市的特点出发,重点打造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以及渝新欧铁路大通道的铁路、水路、公路、空运多种管道,多种联运体系,而成都需要对内陆开放大平台进行建设,在保证其质量的同时,加快进程,对于一些基础设施应加大投入力度,从而为产业转型以及升级发展打下基础,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物流信息联盟,将信息孤岛的局面进行解决。
(二)武汉与长沙
在我国的武汉地区,应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强化物流资源整合,将流园区进行合理规划,将发展方式进行转变,转变为粗放式发展模式,而在长沙地区,需要积极、主动在四大经济中心城市形成经济模式,将此模式以圈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其中的资源依托,以及流通链接进行承担,保证两者能够发展出应用的经济作用,从而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提升其在物流产业之中的核心竞争力。
(三)郑州与西安
在郑州和西安方面,或一些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以及国际陆港,需对两个城市物流业的发展重点进行定位,郑州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交通枢纽方面应有效进行加强,将国际陆港,以及航空港的集疏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对保税区物流中心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强多式联运中心的整体发展。在西安地区,在公路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便需要将该优势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加强对铁路与航空的建设,从而为该城市的物流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潜力,以及竞争力。
(四)合肥与上海
在合肥地区,其特点便是与三角地区相连,所以便需要主动参与到长三角区域的分工与协作之中,从而对空港示范区建设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上海地区,其内部自贸区物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在合肥若想抓住自贸区的发展优势,必先大力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人力资源优势,使其能够与长三角地区物流业相媲美,达到协同发展的目标。
三、结语
物流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物流产业自身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其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为沿线城市物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当机遇与挑战同时出现,物流产业便需要从中进行选择,围绕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应对挑战进行发展,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产业结构,从而使物流产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作者单位为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