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村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

2018-05-14文远达

今日财富 2018年5期
关键词:贫困户土地农民

文远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更加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前阶段我们面临的主要目标,而完成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做到扶贫开发。而扶贫开发同样也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以及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产业扶贫是我国在推进缩小贫富差距以及推进农村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农村种养业、乡村旅游业以及农村电商等等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中,有很多的产业收益是及时性的,如种养业;而也有的产业是长远获益的,如旅游业。显而易见,不同的产业所开展的难度不相同将导致其应受到的国家的关注程度也不相同。

一、当前阶段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空心化”严重

农村的空心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农村进行产业扶贫的难度。首先是在村、组自治组织选举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农村还存在很多的家族现象,导致其在建设的过程中尚且存在严重的“抱团”行为,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其次是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在家定居的村民数量少,实际常住数量不足三分之一,并且其中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再就是很多干部并不能准确的认识到贫困人口的组成情况,对其本身的定义和组成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最后是定位到每一位农户的时候,并没有一个刚性定义,多数村民虽然知道其接受了扶贫帮助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凭什么。这就是导致多数村民对扶贫政策的曲解和不能服气的现象存在。

(二)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人才外流是对农村建设的一个十分不利的影响,留守农民的素质偏低是我国农村中的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而受教育以及素质情况摆在面前,农民急功近利思想突出,注定国家的政策若是能够直接让村民们看到实际的利益还好,如不能面临实际的利益甚至是触碰到了农民本身的利益,那注定其政策的本身并不会产生很好的影响。面对利益时,彼此之间存在相互倾轧的现象,而面对有损自己利益的情况时,这避之唯恐不及。互不相让,导致产业扶贫在推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三)经济转型期导致农村发展角度受限

我国的经济形式正在发生转变,农业的现代化早已经成熟,并且早先几年工业也已经将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拉到一个很高的位置。现阶段的我国正在向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环境问题,若是单一的追求农村经济发展而导致农村环境受到污染,这很明显是与我们的发展理念相悖的一件事。因此在诸多问题的影响之下,如何寻找扶持农村的产业发展的角度将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现阶段我们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探索

(一)土地入股,产业化经营土地

土地入股是我国在针对土地问题上所推出的一个创举。很多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其本身却并不具备一人或者一个家庭来打理所有土地的能力。而针对这部分闲置的土地,或者种树,或者荒废。这是对国家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基于此而推行的土地入股制度,企業等机构占用土地来进行经营,而农民不但能拿到入地流转所产生的收益,还能拿到一定数额的企业分红。这两种形式之下,农民不但能够提升其本身的额外的收入,还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来实现对其他土地的打理,增加单位土地所带来的效益。

(二)授人予渔,产业扶贫转变新形势

传统的扶贫方式为对贫困户进行直接援助,这种行为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本身的经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但是在长久的时间之下,其本身的贫困状况还是难以得到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进,如在贫困地区设置扶贫财政资金,贫困户若有创业的想法完全可以贷用这部分扶贫财政资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将农村发展由“输血型”转变为“造血型”,产业滚动发展,增加其贫困户的可持续性收入。

(三)探索新的经营方式

将农民的收益和经营主体的收益紧紧的绑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其本身的盈利积极性。如在建设旅游景区的过程中让农民入股,景区所产生的收益将部分的流入农民的手中,确保贫困户本身能够在一种比较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结合农村贫困地区产业特色,可以通过行业部门制定优化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国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情况,择优发展民族传统工艺、现代农牧业、林业等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构建长期稳定的产业扶贫机制

产业扶贫这项事关民生和人民福祉的社会政策与制度安排,既直接影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又关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贫困群体的可持续增收。在“发展中减贫”政策逐步走向定型的“十三五”关键时期,在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围绕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攻坚”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就需要重新审视产业扶贫工作的体系和架构,深入思考其适应性,通过价值创新与体系优化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一)稳定脱贫,防止返贫

早期的产业扶贫我们的工作要领是能够精准的对贫困户进行定位,通过大量扶助的方式来帮助其建立自己的一定规模的产业,如农产、渔产等。而但前阶段的产业扶贫工作的重心应该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不但要让其产业能盈利,还应该能够做到使之“站住脚”,能够实现安稳的盈利。

(二)推进经营集体化

将贫困户与经营方进行捆绑是帮助贫困户脱贫最大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应该积极的促进其贫困户与经营方之间的联系。现在正在开展的土地确权工作就是给贫困农村提供的一个机遇,将土地的使用权确定到户,在当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租借的方式或者入股的方式,将闲置的土地进行再利用,同时贫困户也有了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脱贫工作才能在沉稳中进行。

(三)推进产品的品牌化

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提升产业扶贫实效产业扶贫要实现长效,关键在于农产品价格要提上来,这样才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其中要点就在于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目前,人们在农产品方面,绿色化和无害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农产品实现品牌化提供了基础。所以,在产业扶贫项目的创设上,应该着眼于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扶贫产业发展方向,并且对产业规模、重点产品等要做出明确规划。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的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方式,但是在实际进展的过程中还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整个扶贫过程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寻找合适得方式来实现整个过程的发展。(作者单位为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贫困户土地农民
耕牛和农民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农民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分土地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