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代诗词中草木意象的文化内涵

2018-05-14肖彤

丝路视野 2018年29期
关键词:松柏意象诗词

肖彤

【摘要】意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看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不同的事物有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当诗歌语言和具有深厚文化的意象结合在一起时,我们便可以看到文化与语言结合的崭新世界。本文列举了诗词中常用的几个意象,这在中国古代的意象中仅仅是冰山一角,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意象来进一步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结合的现象。

【关键词】诗词;意象;内涵;松柏;竹;柳

中国古典诗词往往用简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意境,而这种成功的表现与诗词中的意象密不可分。古代文学家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意象来彰显其作品的深意,语约义丰。意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看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不同的事物有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当诗歌语言和具有深厚文化的意象结合在一起时,我们便可看到文化与语言结合为我们开启的崭新世界。

一、松柏的文化内涵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十分重视坚强、忠贞的道德品质,并常常用松柏来象征坚韧不屈的品格与特性,其原因是松柏能够抵御风雪、不惧严寒,并且总是将自己常青的面貌展现给世人。正因为松柏被人赋予了坚强不屈的品格,它便常常被诗人运用在诗歌当中,以彰显自己不屈的气节。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在严寒中高大、挺拔的形象在诗歌中多代表着具有凛然正气的高洁之士,他们不愿屈服于世俗,尽管饱经沧桑、面临艰难困苦,也不愿屈服。这可以充分体现出诗人对高风亮节的赞誉、想往与追求。

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在《赠从弟》中写道“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是用松柏的内在涵义来勉励自己的堂弟,告诉他不要因外在的压迫而改变,去违背自己的内心,而是应当坚贞自守,不动摇。即使身处乱世,也一定要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人格追求。

又如唐代诗人李白在《赠书侍御黄裳》中的“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在这里,李白想用“长松”来劝诫韦黄裳。李白希望韦黄裳能够学习松柏凌雪傲霜、坚韧挺拔的雄姿,希望一向谄媚权贵的他能够做一个正直的人而不是卖乖讨巧的小人。这也充分体现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生态度。

二、竹的文化内涵

竹,有着修长、挺直的枝干,有着“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自古以来就备受中国人的喜爱,尤其是文人骚客,他们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咏竹,常借竹的外型来象征正直,用其内心中空来象征谦逊。因竹的形象秀逸而有神韵,其品格虚心而能自持,故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俗。可见竹所代表的涵义在诗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其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竹子深受中国文人墨客的喜爱并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偶然,而是因为竹子本身的“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宁折不弯”不必多说,它彰显着中国人不随意屈服的坚毅,是个人时常歌颂的气节。而“中通外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谦虚”。“谦虚”也是自古以来就为人称道的一种品质,“谦受益,满招损”可以说是伴随中国人一生的格言。这两点结合到一起,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跟隐逸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些玄学家和志在山水的隐士常常将竹融入到其谈玄论道的生活与其跃然纸上的诗作中。如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中的“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古人常把竹子外在的形状和内在灵魂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在一起,如白居易在《养竹记》中写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白居易将人生与竹相联系,把竹子所具有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的特点,加之在君子的品德修养之上,他将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修身与处世之道,用竹完美地诠释了出来。

然而,在个别诗歌作品中,也能看到诗人将竹用作贬义。如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这里的“竹”与“松”形成鲜明的对比,“松”不随时态而变,而“竹”却竹随乱而生,故为“恶竹”。

三、柳的文化内涵

中国自古就注重在文字上弄巧,因此便不乏运用文字谐音、双关等现象来赋予文字新的涵义,“柳”就是如此。“柳”的谐音是“留”,多用来表达离别时的不舍与惜别之情,因而在古代也有着“折柳赠别”的习俗。如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为读者营造出了一个因离别而苦闷,不得不借酒消愁的情境,悲愁之情在空气中肆意弥漫。又如李白在《忆秦娥》中写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这句话同样也用柳色渲染了离别的凄怆与不舍之情。

“柳”被赋予了离别不舍的同时,也暗含着对被送别之人的美好祝愿。同样,作为柳的附属品———柳絮,自然连同“柳”一起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古人多用“杨花”来表示“柳絮”。如果说“杨柳”多数抒发了送别之人或送别双方的不舍,那“杨花”则多用来展现离别者的惜别之情。

杨花的形象多为肆意飘洒、漫天飞舞,给人一种飘摇不定,不知归途与归期的感觉,因此很容易让离别者触景生情、感同身受,因感叹前路渺茫不定而心生忧愁。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四、草的文化内涵

草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植物,几乎无处不在。正因为如此,草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描写草意象的诗,最早可以追溯于春秋时代的《诗经·周南·卷耳》,古代诗人也多借草木旺盛来表达自己深切的情感。“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诗“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表现此种情景最为尽致。因此,古诗文中凡写到离别远行、抒写离愁别恨,常以草來作寄托或映衬。

(一)用于离别时的愁苦和羁旅、思念之情的抒发

如李煜在《清平乐》中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他借“春草”的绵延不绝与繁盛来表达自己离别愁苦的悠长,丝毫没有断绝的迹象。

(二)从草之茂盛来反衬荒凉的景象,以叹兴亡盛衰

杜甫的《蜀相》一诗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在这首诗中,诗人赞诸葛亮的贤明,表自己的忧国忧民,叹时世的悲惨,寄兴盛的憧憬。

又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对比了朱雀桥边今昔的不同,繁华早已成为过去,现在只剩下丛生的杂草与野花。诗人痛感沧海桑田,以荒凉的实景表现凄清的意境,不禁感叹人生多变。

意象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诗词的融合确实为诗词增添了不少光彩。我们只有充分了解意象背后所蕴涵的深厚文化,才更能深入地体会诗词的韵味,与作者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1]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3]黎潇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与民族文化心理[J].华中师范大学,2007.

[4]钟巧灵.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草意象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猜你喜欢

松柏意象诗词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诗词书法作品
松柏
【诗词篇】
来自林间的风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雪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