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项目管理实现“规范化”追求“精细化”的实践研究

2018-05-14李恒帅

丝路视野 2018年29期
关键词:规范管理科研项目规范化

【摘要】一所高校科研项目立项数量的多少与完成质量水平的高低,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的强弱,同时也反映出这所高校科研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目前科研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提高科研项目管理质量,必须要构建符合现代科学研究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在高校普遍使用规范的科研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校;科研项目;规范管理

在各种高校的综合排名中,衡量各高校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科研项目。一所高校科研项目立项数量的多少与完成质量水平的高低,表现了这所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的强弱,同时也反映出这所高校科研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高低。

作为科研管理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项目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被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如何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促成学校教学和科研人员提高项目立项的命中率,从而更好地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尽可能地多立项、立高水平的项目和多出成果。而这也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殚心竭虑的重大课题。

一、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一般是协调与科研项目相关的各种关系,充分利用人才、经费、设备等科研资源,以促进项目目标实现的动态活动。科研是一件非常耗费脑力的创新活动,在科研过程中,研究进展、材料消耗、阶段性成果都难以精确掌控,因此要求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各类项目的不同特点进行管理。经过调查研究,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项目管理思想观念落后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成功进行了50年,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是在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计划经济的思维,对老师和科研项目的管理僵化,习惯于接收上级的安排通知,按照上级的要求办事,强化服从意识,否定创新思想,完全无视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项目管理人员良莠不齐

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人员良莠不齐,很多人是从某学科毕业直接分配从事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培训计划、绩效考核,激励培养少,监督批评多,导致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管理队伍不稳定,多因提拨发展、工资福利等待遇问题而流动,使得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缺乏一支稳定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技术过硬的复合型管理队伍。

(三)项目管理信息平台陈旧

很多高校没有自己的科研信息管理平台,有些高校有传统的科研管理平台,但是使用起来太麻烦,老师们输入信息费时费力,给老师们造成负担,容易出错,也给科研管理部门增加了压力,使本来就繁忙的工作雪上加霜。

(四)不重视项目过程管理

由于存在上述的问题,所以,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但相比较这些问题来说,计划管理部门更不重视的是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由于受人力因素和时间因素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只对重大计划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项目结果检查容易走过场,多为短期行为,缺乏全程的系统管理与监督。即便有管理与监督,方法比较简单:一是项目承担方填报年度执行情况统计表,二是管理部门进行抽查。检查的内容、对象、时间、没有制度化,管理监督缺乏体系,很难深入、全面地了解项目实施过程的真实情况。

(五)项目合同违约后惩戒措施尚未建章立制

科研项目批准以后,下达单位与委托单位需要签订项目合同,项目组需要填写计划任务书,这些文本对项目组的约束力度不够强,对如何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细节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定,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并没有切实有效的监控措施,来保证项目承担方严格履行计划任务书的具体规定,违约后的惩戒措施也没有明确说明,所以有些课题,批准后有的项目“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有的草草结题,造成了项目实施收效不理想的被動局面,从而造成国家科研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构建规范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的竞争力,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以务实的精神,构建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的规范管理体系,这是科技管理标准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势所趋。关于高校科学研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规范管理观念

通过引入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把提高科研项目质量、服务科研人员作为中心,改变以往“跟着感觉走”“脑袋一拍、把会一开”的经验主义工作理念,树立规范管理的理念,逐步学习规范管理的理念思维,掌握科学的手段,切实提高科研项目的管理服务水平。

(二)培训提高管理者水平

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没有人天生就能够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应该组织专业人士,实施系统的长期的间断性培训,只有经过培训学习,才能让科研管理人员熟悉科研政策,了解科研管理的运作流程,才能引导科研管理人员走向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

(三)构建规范高效项目信息管理平台

高校科研项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管理起来颇有难度,应该学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一个规范高效的项目信息管理平台。老师们一次录入信息,长期受益,科研管理人员可以直接从系统中提出数据,方便快捷,使项目信息的反馈速度得到很大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利于高校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四)建立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管理就没有约束。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一是指导性和约束性。制度对相关人员做些什么工作、如何开展工作都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导,同时也明确相关人员不得做些什么,以及违背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因此,制度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的特点。二是鞭策性和激励性。制度有时就张贴或悬挂在工作现场,随时鞭策和激励着人员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三是规范性和程序性。制度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有关政策、法律、法令为依据。制度本身要有程序性,为人们的工作和活动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规范管理体系的原则和要求建立相关的管理办法,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科研人员根据制订的规章开展科研活动,而科研管理人员则根据制订的规章制度对科研活动进行约束、管理,保证科研进度按计划进行,纠正科研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协调各方面的因素,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规范、标准、稳定的工作环境。

(五)建立规范的项目监控评价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结题,更加需要公开、透明、公平,需要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之上,引入科学专业的科研项目监控评价体系,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控、评估。项目监控体系要严格规范合同签订、进度评价、结题验收等各环节工作,明确项目实施规程;制定项目监控管理办法,加大对执行项目的监控力度。

三、结论

在对高校的评价分析比较中,科研水平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高校对于科研管理越来越重视,在目前的形势之下,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解放思想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魄力,构建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的规范管理体系,这是科技管理标准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势所趋。在规范化的基础之上,对于部分重要项目和关键环节上,追求精细化管理,从而切实提高科研项目的管理质量,服务学校发展,推动科技进步,造福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李京.国内外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5(07).

[2]田荣斌.对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研究的初步思考与若干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6(07).

[3]刘辉.基于IS0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4]李学斌,孔斌,陈晓芳.高校科研课题申报及管理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3(01).

[5]唐雨薇.教育科研信息資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6]柯进.科研评价以量称重难掩隐忧[N].中国教育报,2013-5-13(003).

[7]邓毅.高校文科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管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4).

作者简介:李恒帅(1980.10—),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山东大学,博士后,聊城大学科学技术处,研究方向: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管理。

猜你喜欢

规范管理科研项目规范化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医院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探讨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浅析高校食堂的管理与发展
医院医用高值耗材规范管理探讨
增殖放流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加强和规范水利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探讨
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