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2018-05-14徐京西

丝路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探索改革教学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专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从案例教学法到探究式教学法,从开发第二课堂到举办专题讲座,从追踪社会熱点经济问题到引导师范生开展课余试教练习,一年年、一届届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改革;探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二上学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它内容丰富、抽象,逻辑严密、体系完整,与西方经济学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停留于分析经济活动中人与物的关系,而是透过人与物的关系分析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在于揭示经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本质的、内在规律。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很强的逻辑理解能力,才能掌握严谨的经济理论,还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具备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经济理论去理解经济现象背后客观存在的内在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其它课程,想“投机取巧”、通过考前突击记忆“蒙混过关”是非常困难的,它要求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扎扎实实、一章扣一章、一环扣一环,完整系统地掌握经济理论体系的每一个概念和每一个原理,理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内在逻辑关系,才能拿到本课程的学分,因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常常被学生戏称为“文科中的理科”,成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文科学生非常惧怕的一门课,所以,培养学习兴趣、打消畏惧心理,是任课教师必须带领学生闯过的一道难关。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教学改革,2008年,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授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但大学不同于中学,由于课后督促不能很好地跟进,案例教学变成“故事会”,学生记住了案例,往往忽略了案例背后的理论。2013年,为了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又尝试开发第二课堂,组织部分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讨论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然后根据这部分学生的反馈,拟定相关专题给全班同学举办讲座,这次教学改革探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参与课后探讨热点经济问题的学生有限,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没有能很好地调动。2016年我们又成功申报了教改课题“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在承担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从三方面实施改革,一是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尽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要割舍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经济理论;二是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三是利用课余时间,全面开发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几年,我们学院一直使用“马工程”重点配套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做教科书,该教材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但是,由于学院大幅度裁减课堂教学时数,课时严重不足,完成教学任务显得非常局促,调整教材内容,梳理理论逻辑关系,给学生讲授完整的经济理论,成为任课教师的备课重点,其间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在开篇导论时就注意引导学生从人类社会历史演化的进程中去理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内在逻辑,在讲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时,我们从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逻辑出发,让学生认识到:维持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生产,经历了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并将最终向产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让学生从整体的高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研究在技术上如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分配好社会财富,而是要揭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系———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又如,考虑到课时缩减现状,我们对教材顺序进行一定调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的前三章商品、货币、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讲授完劳动价值论三章内容后,以“资源配置有并行的‘两只手”为引出问题的节点,把第十五章“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调整到此,在这里讲解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手段和政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理解到: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机制导致的市场失灵,这对接下来采用案例教学非常有利,如在讲解危机理论时,借助案例分析,可以将危机爆发的根源、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政府宏观调控对危机的治理,形成一个逻辑闭环,可以避免学生理解危机理论出现知识盲点,提高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效果。为克服课时不足,我们还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老师合作,对大一开设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大二下学期即将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对其中交叉重叠的内容进行重新分配,把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分解到这两门课,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堂就不做专章讲解,只是通过运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案例分析来弥补这部分理论的缺失,这样适度地删减与配合分工,既保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内容多、课时不足的矛盾。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课题研究过程中,除了案例教学法,我们还在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上下功夫。注重从学科领域出发选择经济运动中的相关主题,创设类似于问题探讨的情境,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积极开展调查、广泛收集、整理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等探究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寻找答案。其间比较有效的探索是借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举办的契机,组织2015级学生收集、整理峰会相关报道,理解杭州G20峰会倡导的“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峰会主题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了解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力的变迁过程,进而认识G型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特征以及这种以论坛方式建立的国际组织在全球多边舞台上迅速发展的原因。学生展示各自收集的相关资料,积极开展交流、互动,获取到有用的知识,较好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

利用课余时间开发第二课堂,是应对课堂教学时间大幅度缩减的另一良策,由于课时不足,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课堂上对一些知识点分析不透、不深的现象。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更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在2016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考虑到授课班级师范生的特点,我们采取分组合作的办法,要求学生依据人教版高中教材《经济社会》练习试教,并以每个组的教学试教效果为据评定平时成绩。为上好一节课,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练习试教中发现自己在大学课堂上没有明白的概念、原理,也有了压力和动力去钻研教材,弄懂一个个知识点,例如为了完成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教学试教任务,学生们死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商品与商品属性、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如何做一个理性消费者等内容讲解的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这样的教学实践探索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两年的教改课题研究结束了,但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不会停止,我们会继续发扬成绩,进一步克服不足,比如,如何有效监管督促学生的分组合作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进来,避免“搭便车”混“学分”;如何利用智能校园资源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改革的路上还有一个个难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克服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案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徐京西(1964—),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探索改革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