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及创新模式分析
2018-05-14汤小钱
汤小钱
【摘要】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生态效益以及施工之后的效益评价问题非常多, 同时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之后的管理和建设等多方面均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重视度较低,导致建后工程的管理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长期效益。
【关键词】土地整理;工程管理;创新模式
土地整理是土地资源重新配置,提升土地应用价值以及优化土地供应能力的有效措施, 对于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应用有着较为突出的效果。伴随着土地整理事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土地资源的作用以及认知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改进。
一、我国普遍存在土地整理现状
因为我国地域跨度差异较为突出, 所以土地整理与开发项目会涉及南北地域差异、平原丘陵地域差异等。对此,本文主要以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土地平整以及防护林建设四个项目作为案例进行探讨。
(一)土地开发整理现状
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在实践操作中也探索了系列性的土地开发整理模式,许多地区都实现了开发整理管理的创新,土地开发整理的方式不断创新,这也间接形成了一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二)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
按照相关统计发现,当前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项目工程中,后期管理与维护的形式都是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或项目承担的所在政府、居委会为主,并促使其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与维护。但是,工程后期维护的落实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虽然验收方面较为严格,但是在验收之后的后续维护与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并不理想,项目验收之后的后期管护方案、措施的执行与落实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
二、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土地整理建后工程在体系方面都是以国家或集体所有产权为主, 政府的相关部门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工程本身的运行、管理以及维护,但是这一种权能模糊、产权类型过于单一的管理体系,很容易导致新增耕地的工程设施发生缺位、经营权模糊、年久失修等现象,从而无法支撑土地整理项目长远开展。从具体角度来看,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方面具体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工程产权归属不明确
因为我国大多数的农村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体系,所以大多数的集体经济组织弱化显著,甚至是名存实亡。集体经济与财产的所有者普遍存在欠缺问题,乡镇政府与土地管理部门、水利部门、林业部门作为基础的国有资产代理者,实际上也并不能成为资产代表或资产所有人。
(二)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不灵活
一直以来,我国土地整理建后的工程都是通过乡镇政府相应部门与农村集体经济负责进行管理、维护以及运行。在工程管理方面,不仅是管理人员,同时也是维护养护人员。这一种管理模式相对较为专业,也不需要担心国有资产存在流失的问题。
(三)管理体系和市场经济原则冲突明显
当前大多数的土地整理建后工程在管理体系上以专业管理、群体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主,在特殊的历史时代之下,这一种管理方式可以发挥较为突出的作用和价值。但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渐成熟,经济体系建立越发完整,这一种运行模式的基础已经不再存在,这一种管理体系和运行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形式。
(四)投资途径较少,维修养护成本过高
因为土地整理建后工程本身属于公益性的工程, 其在管理与运行、生产等过程中都会产生综合性的效益,其主要成本包含社会效益、受益对象的分类以及收益的多少,但是这些效益都无法采取具体的计算方式以货币展现出来,同时当前也并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投入与产出、消耗与补偿的机制,并且当前我国土地整理建后工程在项目预算当中也没有安排具体的专项经费投入。
三、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及创新模式
下面以耕地、水利、道路、防護林作为案例,探讨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及创新模式。
(一)提升耕地管理重视度
在项目实施之后,所形成的社会效益是明显的,同时生态效益也是突出的,这也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性目标,属于土地整理的基本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提高对耕地管理的重视度,例如新增耕地内容,因为新增的耕地是在原本的土地基础上,所以需要根据权属原则的方式处理。
(二)优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土地整理投资的大多数资金都是由政府提供, 在建设完成之后形成的农田水利工程的资产也必然是由国家所有。因为投资方面的单面性, 所以群众往往认为这一工程与自身无直接关系,只需要使用与管理就行,不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所以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之后的效益无法最大化, 群众不会主动对其进行维护,从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出现各种破损。
(三)道路与防护林的创新管理模式
对于土地整理项目建后所形成的道路以及防护林等工程性的资产,可以借助构建以林护路、以林养路的基本管理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必然会不断提升。只有在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的同时,做好对土地资源的建后工程管理,保障土地整理后折抵指标与用地复垦指标的合理性,才可以缓解建后用地计划指标缺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宪梅.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视界,2013(04).
[2]游国祥.土地整理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及其变化研究[J].中国产业,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