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18-05-14叶跃琪

丝路视野 2018年7期
关键词:绿色节能技术应用

叶跃琪

【摘要】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节能技术应用至关重要,对于提高建筑应用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投资方的施工成本,对于建筑的后期维护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因此在进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的工作开展中需严格遵循规范制度,落实绿色节能技术,同时配合好控制策略,规避电气设计中潜在的风险,以此来发挥绿色节能技术的特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绿色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节能技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用

一、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技术应用意义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国对于节能技术的越来越重视,节能、低碳环保是现阶段国际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而我国作为一个能源大国,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资源,但是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的增加,资源过度消耗问题逐渐凸显,虽然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实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建筑行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问题却不容小觑,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加强对建筑节能的重视,要加强对电气设计中节能设计的重视。而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之下,要想真正地节省能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对电气设计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地应用建筑技术手段,进而实现建筑技能的效果,真正地推动生态、经济的效益。基于此种状况,必须要与时俱进,加强对电气技能技术的重视,在建筑设计中强化对建筑技能技术的重视,合理应用各种电气设计节能技术与手段。

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降耗设计的原则分析

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设计需要遵循适宜性、现实性以及节能性原则,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节约能源。

(一)适宜性原则

适用性是建筑结构在相关功能正常应用的情况下,适当应用节能减排对策。比如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设备正常应用的需求,全面分析用电设备所要求的电能品质、负荷量等基础上,科学设计适宜的建筑电气节能设备。

(二)现实性原则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需要基于实际需求加以分析,科学选择适当的电气设备与材料等,在减少经济投入的基础上,降低建筑工程建设的成本,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将相关理论与实践融合,能够在遵循以实际为基础上原则同时,不断实现建筑电气设计节能减耗方式的降低。

(三)节能性原则

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源消耗速度较快,节能性设计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能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节能性原则为建筑功能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输电导线和建筑设备自身电能损耗的控制,达到减少节能消耗的目的。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降耗设计,需要兼顾应用型原则,将各类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式融入其中。

三、绿色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一)变压器

变压器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属于重要的设备,在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下,需注重变压器的合理选择,控制电气系统中的电能消耗。我国电能费有明显的增加现象,变压器的損耗会直接增加民用建筑的费用。所以,变压器的绿色节能方面,首先要选择经济效益高的变压器设备,降低变压器运行中的有功功率损耗,初期阶段还要明确变压器的空载损耗,结合变压器运行的实际状态,科学地分配变压器的负荷,注重数量上的匹配性;然后是变压器的容量。不仅要计算变压器的负荷率,还要考察变压器内部的负荷,利用最佳的运行条件,选择变压器的容量,细化计算出变压器设计中所需的数据,在根本上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最后是负荷分析的实施,变压器设备自身,也要优先选用消耗低的设备,而且要选用低噪声的变压器,避免对民用建筑的环境造成污染。

(二)照明部分的节能设计

照明设计是建筑电气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建筑功能性发挥具有直接影响。在电气节能设计中照明部分也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照明设计中应该全面关注供配电系统与电气线路的设计工作,根据建筑实际使用需求,结合经济性、节能性、实用性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设计,合理选择照明设备及输电线路类型,有效降低电能损耗。建筑电气照明设计具有面积达、分布广等特点,作为建筑电气能耗的主要因素,加强这方面的节能降耗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建筑照明设备在电气能耗中占据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合理选择照明设备,积极应用自然光能够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传统的白炽灯光纤质量差、发光效率低,但是电能损耗较高,很难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因此对于的灯源设备的选择应尽量考虑节能灯或者LED灯,其既能满足光线质量要求,有具有经济适用降损降耗的特点。科学选择用电设备及供电方式都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搭配合理的照明线路设计,能够将输电线路损耗降到最低。建筑照明设计中经常采取三相四线的方式达到全面降损效果。

(三)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在进行节能设计的实际操作中,应以减低电能在电路中的运输损耗,提升电能的使用率,合理分配电能,配置安全送电器等要求为首要设计前提,保证供电系统的最优化。具体的节能设计措施如下:一是对用电负荷的具体位置分布与电能容量进行细致分析后,将配电所设置在距负荷中心最为接近的位置,减少点能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在根本上减少电能的浪费。二是提升系统的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其复杂性,以便于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保障系统设备的可操作性,三是根据实际建筑节能设计需求选择恰当的电压进行供电。

(四)线路电能损耗的节能设计

建筑工程中输电线路分布具有复杂性、广泛性特点,需要减少线路上的电能损耗,其节能效果也会相对比较显著。影响导线电能损耗为导线自身的电阻,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和电阻率成正比,与导线截面积成反比。

由于受到经济成本的影响,导线的截面积不能过大,实际设计中需要基于线路所要求的机械强度、线路发热条件、电压损失等予以综合分析,计算得出导线截面积。科学、合理的电路设计方式下,能够避免建筑工程中输电线路过长、过短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应用铜芯导线等电阻率较小的金属材质,将其作为输电线路的导线,则能够有效降低线路导线自身总电阻,减少电能在线路中的损耗。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限制连接电网中电动机与电焊机的空载运转,科学选择设计变流装置,应用功率因数相对较大、容量相对较高的同步电机。在保证电能输出需求的基础上,减少线路中的电能损耗。

(五)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在现代设计中,由于不能合理运用自动化控制,使得暖通空调的能源浪费现象尤为严重,其在能源消耗中占据的比例非常高。因此,控制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对电气节能有重要意义。在暖通空调节设计中,暖通空调设计师要和弱电工程师进行交流,优化暖通空调的接口处,以达到电气节能的目的。除此之外,在空调接口处要导入弱电传感器,便于检测暖通空调的风速和温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时要借助智能化的接口对空调进行控制,从而节省电能。暖通空调的接口可以设计独立的通信控制口按季节对暖风空调实行调节,对变风量和变流量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控制暖通空调的风量,并对机电设备采取汽艇的措施,从而节约能源。

(六)可再生能源及自动化技术的利用

根据地区条件情况,当所在建筑地区有充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时,应该充分发挥这一方面的优势,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目的。另外,合理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系虚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优势,提高对建筑物中央空调、供暖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通过自动化调节降低使用过程中的损耗问题,确保设备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实现电气节能降耗、节约能源的目的。

总之,绿色节能技术改善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方法,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电气设计的需求,规划好绿色节能技术,体现出电气节能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的优势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电.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J].建设科技,2014(23):78.

[2]李俊辰,衣建全.关于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门窗,2014(11):241.

猜你喜欢

绿色节能技术应用
房屋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方案之研究
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浅论暖通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