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索
2018-05-14许多
摘 要:产出导向法是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理论,其理念重“学”和“用”。本文在该理论基础上,提出高职口语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并探索该理论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许多,硕士,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口译。(重庆 404000)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3-0068-03
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如何让英语教学适应中国国情是国内专家不断探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秋芳教授提出了产出导向法(简称POA),为英语教学模式提供新的启发。这一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国内专家和教师的关注,在该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实践也越来越丰富,但笔者发现这些教学实践大部分只针对本科层次的英语教学,针对高职层次的教学实践有待探讨。因此,面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试图探索如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一、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口语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是直接反映学生英语能力的指标之一。然而,国内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总是倾向于语法和词汇,学生很少有机会开口说英语。这一现象造成国内很多大学生的口语水平差强人意,而高职生的问题更加严重。语音差、词汇量小、语法基础薄弱等因素让他们难以开口。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说英语时也害怕犯错误,口语课上不太愿意主动表达,难以真正地将自己融入英语交际环境中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很多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单一,只注重词汇和句型的教授,没有给学生语言产出环节留下充足的时间,学生缺少语言输出的机会,教师也无法给出有指导意义的反馈。此外,英语口语是交际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科目,可由于种种因素,高职学生很少有机会与英语母语者进行接触和交流。学生缺少练习口语的平台,仅仅靠课堂上“老师提,学生答”的模式,很难让学生真正地将所学化为所用。
笔者从事英语口语教学以来,一直在探索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笔者试图在“产出导向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一些粗浅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思路。
二、产出导向法概述
产出导向法(简称POA),是由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語教学理论”。从2007年至今,经过11年的不断实践和改进,此理论已经趋于完善。不同于“教师中心说”和“学生中心说”,产出导向法提出“学习中心说”这一全新教学理念,提倡“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能学到什么,不能脱离“学习”,为活动而活动。产出导向法还提出“学用一体说”,强调语言输入与输出必须紧密结合,“学”和“用”不容分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能够利用所学进行一定的语言输出。“全人教育说”则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要求教师对教学材料要有所选择,教师可以利用不同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产出导向法的“输出驱动假设”不同于以往的“输入→输出”模式,提出“产出比输入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更能取得好的效果”。也就是说,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出学生相应的输出任务,而非以往单一性的输入性导入,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就教学流程而言,文秋芳教师在理论中提出教学的三大环节,即“驱动,促成,评价”,教师在这三个环节中起到中介的作用。在驱动环节中,教师需要“呈现交际场景”,给出输出任务,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促成环节中,教师需要提供有意义的输入材料,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选择性加工和学习,促成输出任务的完成;在评价环节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产出成果给予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改进。
虽然文秋芳教授提出产出导向法理论针对的是中高水平的英语教学,但笔者认为,这一理论并不只适用于本科层次的英语教学,其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也有一定指导意义。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虽然基础参差不齐,但他们也经历了多年的英语学习,对一些生活交际类的口语并非无法开口,只是其准确性和流畅性较差。因此,对于高职层次的英语口语教学来说,教师在设计输出活动时,要结合学生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针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种种问题,笔者试图以第二版英语口语教程第四单元为例,探讨如何将产出导向法引入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一单元主题为购物,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即学生能够掌握购物时常用的英语词汇及表达,准确描述需要购买的商品,能够在常见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对话。
根据产出导向法,在驱动环节中教师应“呈现交际场景”,学生对任务进行输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输出任务,要注意难易适中,太难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太易又无法达到教学目的。以这一单元主题为例,教师为了给学生呈现购物情景,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两类角色。教师可在课前设计出如图1和图2的卡片(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和小组人数自行设计),其中图1针对顾客,图2针对店员。如图1所示,教师应清楚地在卡片上呈现顾客需要购买商品的信息,并附上一个交际型小任务,要求学生在购物过程中完成。如图2所示,教师应在卡片上告知学生店员的工作地点、所售商品的信息以及其他有助于完成交际性小任务的信息。
[List 1
Here are the things you need to buy
- a pair of sunglasses
- a pair of jeans, small or medium size
You also need to change a 5 yuan note for 5 one yuan coins. List 2
Here are the things you need to buy
- a T shirt, all cotton, black, small size
- two contact lenses
You also need to know where the nearest bank is. ]
[List 1
You are an assistant at an optical store. You have the following in stock:
- sunglasses, different shapes and colors, 10% discount
- contact lenses, only colored ones
You dont know where the nearest bank is. You have change for 5 yuan. List 2
You are an assistant at a clothing store. You have the following in stock:
- T shirts, all-cotton, different colors and sizes
- jeans, only small size
You don't have change for 5 yuan. You know where the nearest bank is. ]
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其中两人扮演顾客,两人扮演店员。分组结束后,教师先让学生做好准备,呈現场景。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虽然场景贴近生活,但想要熟练的表达并非轻而易举。学生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较差,流利度和准确度都不太令人满意。这一过程中,教师营造出较为真实的购物场景,学生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
在促成环节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即能正确流利地呈现不同购物场景,描述所购买的商品,用英语实现简单的交际目的。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和音频将语言知识点呈现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卡片设想自己会用到的词汇和句型,有针对性地对信息进行加工,与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对语言知识点进行操练。教师要发挥“脚手架”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联想,帮助学生对在第一次呈现场景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补救。教师必须围绕“学习中心说”这一理念,细化输入信息,对于学生暴露的问题要详细阐述。完成输入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相互交换卡片,再次根据自己的角色分组呈现购物场景。
评价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评价,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教师也可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在自己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学生评价,每组完成输出任务后邀请其他组的代表提出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最后,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做出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指出共同的不足之处,再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予以改进。
总之,产出导向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强调“学用合作”,特别适合于英语口语这类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陈旧,学生课堂上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等是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产出导向法为笔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局限性,笔者仅能提供一个教学设计的思路,具体实施还存在些许问题。希望在未来能够将这一设计进行课堂实践,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继续探索这一理论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系列教材编写组.英语口语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 欧阳娟.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170-171.
[3] 王艳.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12):94-101.
[4] 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
[5] 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06-114.
责任编辑 陈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