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尚礼,娃娃抓起
2018-05-14吴惠芳
吴惠芳
近日,在高一年级某班听课,无意中看到教室的后门贴了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不关门就打死”,另一张写着“别TM跟我说没看见”。且不说贴纸条的同学是出于什么心态说这个话的,在教室里公然贴着这样的字条就足以让人大跌眼镜了,更为讽刺的是旁边的墙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由此联想到,平时走在校园主干道上、在巡查教室或宿舍时,时常能不经意间听到学生在不避讳老师时随口爆出粗言俗语甚至污言秽语,至于进办公室不喊报告、见到老师不问好、对老师直呼其名、跟老师借打手机不道谢等等现象更是司空见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文明礼貌的习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养成,缺乏文明礼貌的现象不仅普遍,还因它的司空见惯已经不大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说,一个连文明礼仪都没有的人,无论成绩如何都称不上一个合格的公民。正因为文明礼仪教育的缺失,再放眼看社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引起纷争,搞得互不相让,大打出手,这样的新闻只要打开网络、报纸,几乎每天都有报道。2015年春节前夕,行驶在武汉市汉阳大道的一辆公交车上,26岁小伙阮某因抢占座位让给父亲坐,与一名刚上车的中年男子及同行者打架斗殴,最终因头部重伤急送汉阳医院抢救无効死亡,警方刑拘两名嫌犯。又如,今年年初发生在海南海口的一幕,让我们对于富起来的国人的素质跌破了眼镜:由于浓雾袭击海口,渡口紧急封港,数万辆车滞停海口,海南政府、海口政府紧急动员,公安、武装、市民、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数千人的援助队伍送来了免费的方便面,开水、包子、馒头等,遗憾的是,数万辆豪车里的乘客,理所当然接受捐赠,用完餐后,从车窗里直接抛出了快餐盒,纸屑和垃圾,整个海口数十公里的干净城市,瞬间淹没在垃圾场中,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长时间坐在车里的人暴怒了,有下来咒骂的,有辱打志愿者的,几万辆车彻夜同时鸣笛,巨大的噪音把海口觉沸腾了。富起来的中国人甚至把脸丢到了国外,大声喧哗,乱涂乱画、无理取闹,最终被外国人鄙视,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群。
我们都明白这样的道理: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但是,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在文化教育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自私缺德、粗俗野蛮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大行其道,而谦恭礼让、优雅文明却严重缺位。常常是自我打败了公心、私欲取代了公德,于是不拘礼、不讲礼、不懂礼成为现实当中司空见惯的行为。这些不良现象日益常见,必有滋生这种现象的土壤。当今社会很多人颠覆了传统价值观,而又缺失远大理想,道德海拔一再降低,做人的底线也一再被突破。传承文化文明的教育,也在不断地沦陷。学校教育由知识化、应试化主导,德育、美育、体育都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中小学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也是不争的事实。培养的孩子多成了考试的巨人、做人的侏儒;家庭教育更不容乐观,很多家长忙于生计,根本无暇对孩子进行良知和常识的培育,更有的家长自己不能以身作则,自身世故功利自私冷漠,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和最亲近的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果将更为可怕。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曾说:任何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高,任何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前提都是从小的家庭教育。很多规矩、规范,涉及信仰的某种行为,最关键的是从小的灌输,习惯成自然。到了高中甚至是大学就来不及了,或者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了。
崇尚文明,讲究礼仪,还是要从孩子抓起,中小学德育务必先行,不能再出现以前人们说的“小学生共产主义、中学生社会主义、大学生文明礼仪的倒挂现象。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要形成规范,要从深度和细节上加以要求。我们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表述,在修订版第四条有“明礼守法讲美德”,第五条“孝亲尊师善待人”,比以前的叙述详细了些,但还是显得比较模糊笼统,概念化,也没有专门的教材、课时去贯彻和深化,到了中学阶段更是成了墙上的规定,知行严重的脱离。而在临邦的日本,儿童进入幼儿园、小学后就要接受正规的礼仪教育。有专门的礼仪教材、规定的课时、专用的教室、摆设、服装等,教师示范,儿童领会。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要求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养成基本的生活習惯,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强调学生的体验活动,学校会安排学生到养老院、残疾医院等地接触并照顾弱势群体,学会友好相处。幼儿园、小学如此,初高中直到大学,到最后走向社会亦如此,而且还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完善规范自己的行为,一切以“不给人添麻烦”为前提,凡事都优先考虑他人的立场,从而使自己的为人处事尽量达到尽善尽美。
在学校教育中,也有一些主题活动,也会看到一些标语如“文明礼仪伴我行”“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但是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由于之前说到的缺乏文明礼仪教育的规范,相应着也不去重视关于文明礼仪教育的评价,可能在小学里有“文明之星”什么的评比,但到了中学阶段,学校在评先评优时,文明礼仪这些都被看作细枝末节,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试想,如果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文明礼仪的评价能贯彻始终,那么就能逐渐养成规范的文明礼仪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达到知行合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接非常崇尚礼仪的,号称“礼仪之邦”。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礼貌、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表现为礼节,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礼仪教育可以作为动力和导向,在青少年学生个体的发展上有着重要作用。在学校德育计划中,一定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制定培养细则,通过专门的课程,结合各种活动和考核的要求,结合家庭教育,齐抓共管,让我们的孩子在真真切切的体验中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感动自己,持之以恒,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成为一个文明高尚的现代人。
文明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它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发芽、开花、结果,指导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让我们把文明之花播撒到校园中、生活中;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我们呼吁今天的成年人从我做起,成为一个有素养、有担当的大国公民——给今日的孩子做一个良好的表率,别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呼吁我们的教育更多一些人文关怀,关爱生命、关注精神,为生命奠基。要提高我们国民的文明素养,势必从小抓起,从家庭教育做起,养成习惯,形成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