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绵延的“果”
2018-05-14梁晴
梁晴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颇具影响力的文学刊物《青春》当小说编辑。编辑们当时分管不同的片区,虽有“分区司令”的戏称,却每天埋首于堆积如山的稿件中,并无他顾的余暇。一日,主编决定“走出去”,我便有幸成为第一个亲临自己辖区的“司令”。
我负责的是西南地区。我和副主编从广西到贵州再到四川,最后抵达了我最为神往的云南。我没想到云南的文学氛围最浓,负责接待的兄弟刊物最热情,作者群最成气候。副主编的侧重点是让对方了解《青春》,我的侧重点是约稿。
大约过了两年,有一天,一个电话打到编辑部找我。对方用西南口音的普通话报了自己的名字,问我还记不记得他。我马上说:“记得,那次你和昆明的几位诗歌作者自费请我们喝茶来着。”他用几乎要涕零的声音说:“总算找着自己人了!”
原来他去北京会诗友,返程时羁留南京,不幸丢了钱包。他向几位诗界的同仁及编辑求助,皆因虽有诗作交往却素未谋面,对方都谨慎地表达了拒绝。
我马上想起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刻,立即找到他带他去吃饭,為他买了前往昆明的火车票,送他上车前又给他50元以防不测(当时我的工资大约是70元)。
他回到昆明来信报平安,又悉数寄回了借的钱,之后大家相忘于江湖。
又过了一两年,江苏举办一个大型的文学活动,从北京来了不少客人。其中一名儒雅的青年特地来我家,自称是昆明那位诗人的朋友,然后我才知道他是《十月》杂志的编辑骆一禾。骆一禾话少,寒暄几句即告辞,走时却向我约小说稿,且不容我推辞。我当时刚开始写小说,也不认为能够在《十月》这样的杂志上发表,但因他的这番厚意,之后也还是试着给了他一篇。
结果这篇《忍冬》发表后受到不少好评,获得当年的金陵文学奖后,又荣获了《十月》荣誉奖。之后北京各大刊物都有编辑向我约稿,我发的小说或转载,或获奖,或改编成电影,或翻译成英文推荐至海外。这一切使我较早地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并使我在20年前就获得了一级作家职称。
骆一禾与我保持了多年的友谊。1989年盛夏,他因脑溢血英年早逝,留给我诸多信札和诗作手迹。之后,他年轻的妻子代替他来南京看我,继续称我为“晴姐”;他后继的年轻编辑继续与我来往,向我约稿并为我编稿。我没有想到我无意中种下的一个“因”,得来了如此绵延的“果”。
常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的这个“余香”愧受太多。(摘自《扬子晚报》 图/海洛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