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性新胜利

2018-05-14谭焰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交通改革

谭焰

摘 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峨边通过全面提速“六件大事”,加快构建大通道大循环交通大格局;全面实施“十大工程”,加快构建绿色效益型产业体系;全面攻坚“五大短板”,加快构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全面推进“五大融合”,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有力支撑;全面推进“五大改革”,加快构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六大建设”,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有效措施,在披荆斩棘中奋起直追,在闯关夺隘中全面突破,在突围赶超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性新胜利。

关键词:绿色崛起;交通;全域旅游;改革;共治共享

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3.003

文章编号:1009-6922(2018)03-13-06

峨边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共四川省委治蜀兴川新战略和中共乐山市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新要求,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始终紧扣致力绿色崛起、建设美丽峨边主题,坚定不移地贯彻“14475”发展战略,把2018年作为加速突破之年,强力攻坚“1234”新目标:夺取一个阶段性胜利(脱贫攻坚阶段性胜利)、实现两个显著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显著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致力三个重大突破(旅游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乡统筹取得重大突破)、推进四个加力加速(加力加速产业绿色转型、加力加速移风易俗推进、加力加速教育事业发展、加力加速健康峨边建设),在披荆斩棘中奋起直追,在闯关夺隘中全面突破,在突围赶超中夺取绿色崛起阶段性胜利。

一、始终坚持大干快上,全面提速“六件大事”,加快构建大通道大循环交通大格局

(一)加快一高一铁建设,打通东西大通道

成昆复线隧道成洞13千米,桥梁成桥230米,峨边枢纽站开工建设;峨汉高速峨边互通、黑竹沟互通完成工程量的50%,隧道双线完成5公里,完成投资18.8亿元。

(二)加快峨美路升级改造,畅通南北大动脉

峨美路一期全面建成通车,二期完成路基加宽、巴溪一号桥、巴溪二号桥控制性工程,建成投运黑竹沟旅游客运站,完成投资5亿元。

(三)加快峨马路建设,攻克县际交通壁垒

加快建设新林至大堡段,完成投资2亿元。

(四)加快G245绕城线和马嘶溪大桥建设,拓展县城大环线

开工建设马嘶溪大桥,G245绕城线完成形象进度40%以上,完成投资5000万元。

(五)加快省道309峨轸段改造,升级东部旅游大通道

峨轸路及骑游道同步实施,完成投资2.8亿元。

(六)加快县、乡、村道建设,构建城乡大循环

全面完成峨美路复线、峨沐公路、新红路等3条通乡公路改建;全面开工建设五平路、宜坪路、毛杨路等3条通乡公路。完成通村公路加宽58.9公里,完成投资2.46亿元。

二、始终坚持项目支撑,全面实施“十大工程”,加快构建绿色效益型产业体系

(一)狠抓工业绿色转型“三大工程”

一是实施电力产业做优做强工程。以大电公司改革为抓手,推进电力资源整合,加快组建售电公司,壮大县网装机容量,6月底前新增转网装机2万千瓦。加快输变电线路技改升级,4月前完成沙坪至五渡110千伏输变电线路和峨边变电站技改升级,黑竹沟、万坪、平等、杨村等4个35千伏输变电站建设。着力招大引强,加快“高载能、高科技、高效益”产业发展。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植入“互联网+工业”理念和流程,改造提升现有装备水平,实现管理数据化、精细化,推动产品升级;强化环保刚性约束,坚决依法关停并转,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清洁能源发展,推进电冶产业绿色转型。二是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工程。推进稀土新材料、玄武岩纤维、大数据等产业加快发展,打造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抓好科百瑞公司3000吨稀土金属、有研新材料500吨镝铁合金、帕沃可玄武岩纤维和荣成气体8万吨液氧技改等项目落地。支持传统工业企业采用节能节水、清洁生产、余热余压循環利用等新型技术对传统生产方式实施升级改造。三是实施“要素保障提升工程”。加强土地保障,加快工业园区规划修编和布局调整,论证并适时启动五渡、龙眼坝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力保障,积极对接争取扩大直购电、消纳丰水期富余电量覆盖面,争取大网趸售和扶贫电价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加强金融保障,建立常态化的银政企对接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重点推进大电公司上市融资。加强运输保障,重点解决交通建设对企业货运的影响,最大限度确保畅通。加强政务服务,充实工业发展主管部门工作力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完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县级领导联系制度,切实为企业生产经营排忧解难,积极搭建政企互动平台,着力构建和维护亲清政商关系。

(二)狠抓山区现代农业增收“五大工程”

一是做大做强一个龙头。树立“五大新理念”,坚持生态有机立本、三区多园布局、农旅深度融合、利益两头联结、公用品牌支撑,培育生态有机效益型主导产业。发挥好市场推动作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要求,规范化运行惠康农业投资公司,引导资金、技术、人才要素不断流向农村。牢牢把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业基础升级,发展小型农机生产、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山区农业现代化步伐。依托龙头带动,强化资金项目整合,推动北部构建种养循环区、打造休闲养生地,东部构建山水体验区、打造天香富贵地,南部构建林药种植区、打造彝乡神往地。二是做实做活一个中心。开辟“五大新通道”,始终扭住农民增收目标,科学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量身定制农业扶持政策、全力搞活产业龙头、培育运营区域公用品牌。加快电商扶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涵盖培训孵化、电商运营服务、“峨岭云边”品牌产品展示等功能,打造峨边微商·电商产业园;建立和完善电商物流、农产品上行、人才培养、平台服务四大体系,依托“互联网+”让农产品销售插翅上网。三是建好用好两个协会。充分认识“抓生产是今天的农业,抓品牌是明天的农业”,建好用好公用品牌运营协会,整合县内“三品一标”资源,壮大“峨岭云边”公用品牌,加大政策扶持和推广营销力度,完善生产全程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着力解决生态农产品“高质低价”的问题。建好用好农村电商协会,把农村电商作为推动绿色崛起的第二条“高速公路”,打通农产品上市、农需品进村的快捷通道。四是培育壮大一批新型经营主体。组合运用股份、订单、劳务、租赁等多种联结纽带,完善“龙头+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联结形式,确保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贫困户。五是孵化发展一批经纪人。把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作为重点人群,把农产品流通和生产要素流动作为重点环节,把种养殖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知识技能作为重点内容,积极开展培训、加强指导帮扶,构建“市场+经纪人+农民”模式,打造一支活跃在山区和城市生态农业市场的高素质经纪人队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狠抓现代商业繁荣“两大工程”

一是实施新型业态培育发展工程。扶持发展康养产业,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产业,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级养老服务体系,推进“生态+康养”“旅游+康养”“地产+康养”相融合,打造“康养福地、健康峨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紧扣交通大格局,前瞻规划并适时启动物流园区建设。改革发展金融服务业,增强支持地方发展的能力,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信息应用系统,推动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发展。二是实施“传统商业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突出功能定位,引导传统商业由商品销售为主向“商品+服务+体验”并重转变,加快完善业态布局,构建商业综合体,全面提升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不断丰富消费体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运用“互联网+”商业模式,鼓励发展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在线支付等融合发展模式。

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攻坚“五大短板”,加快构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一)全面攻坚以“建好路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44.8公里通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完成148.5公里通组公路新建(硬化)任务,建成140.1公里硬化连户路,完成100公里产业路建设,加快推进人畜饮水、农网改造和通讯工程建设。

(二)全面攻坚以“修好房子”为重点的生活条件改善

完成19个村902户彝家新寨、1027人易地扶贫搬迁、40户地灾避险搬迁,727户2495移民避险搬迁解困住房建设。全面实施19村党群服务中心、14个卫生室达标建设。同步推进14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7个乡镇卫生院、30个乡镇中小学校建设,确保提前完成县摘帽“一低三有”目标。

(三)全面攻坚以“挣好票子”为重点的产业发展

用好用活203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和5331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实施脱贫奖励增收计划,扶持小农生产经营,致力当期增收。继续实施“三个门口”培训,全覆盖培训贫困户劳动力,全年组织招聘会20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次以上,推动“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实现稳定增收。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实施主导产业培育“23456”工程,确保群众增收长期可持续。

(四)全面攻坚以“补好脑子”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

持续巩固移风易俗成果,坚持“三纲”引领,持续优化“三法”,抓细抓实“三载体”,重点在固化习惯、养成风气上下功夫,持续开展百姓宣讲团、“感恩奋进·我的脱贫路”宣讲、“感动峨边”人物评选和“五星家庭”推荐评选等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细落小,让感恩奋进和脱贫光荣厚植人心。

(五)全面攻坚以“答好卷子”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工作

组织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巩固脱贫退出成果,确保45个已退出贫困村、5247户18907人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同步抓好已脱贫户和2018年预脱贫户的基础资料,确保成效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检验。强化大数据平台运用,推进行政记录数据共享,加快开发贫困户数据终端APP,切实删繁就简,减轻帮扶干部工作负担。

四、始终坚持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五大融合”,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有力支撑

(一)打造一个核心引擎,推进黑竹沟景区突破发展

一是坚持绘在“独”处。用一流的规划引领景区开发,在加快完善概规、总规修编基础上,全面完成景区控规修编。二是坚持建在“精”处。用一流的项目支撑景区建设,加大黑竹沟PPP项目招商推介力度,力争引进国内500强企业合作参与开发,继续与川铁投、中青旅等沟通协调和对接洽谈,确保实质性突破。坚持合理保护、有序开发,推进沟口片区建设,重点抓好60公里环线公路、温泉中心、国宇酒店、旅游车站建设,力争完成投资3亿元。三是坚持管在“智”处,用一流的管理提升旅游品质。坚持以游客为本、网络支撑、感知互动和高效智慧服务为核心,建成覆盖景区的基础网络,构建以移动终端应用和信息主动推送为特色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提供多角度、个性化旅游信息服务。

(二)做优一个承接枢纽,推进县城重大发展

一是着力优化功能布局。完成县城总规和局部控规修编,引领推进古今寺片区商业综合体开发,打通古今寺断头路,畅通大渡河县城段内循环。完成新集贸中心建设,启动旧集贸中心综合改造,疏解新街临时集贸市场功能,加快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和繁荣的“商业圈”。二是着力拓展城市空间。启动东风新城四期、五期建设,加快背峰山、乾池山地公园建设,启动铜河路、滨河路景观改造提升和城区周边步游健身通道建设,同步推进滨水岸线服务配套优化提升,提升城市休闲休憩功能。精心包装茶场康养地产建设项目和高铁新城综合体(火车小镇)建设项目,积极面向市场招大引强,力争开工建设。全面推进沙坪镇松林坡村、新林镇茗新村彝家新寨建设,加快县城与火车小镇、乐汉高速互通、国道245线、省道309线的交通连接,不断拓展城市新空间。三是着力提升服务配套。探索PPP、BOT、EPC建设模式,整合项目打捆招商,推进县城停车场、第二水厂、公共厕所等市政基础建设。持续强力整治城乡环境“六大秩序”,改善市容市貌,不断提升县城美誉度。

(三)做靓活力点缀,推进特色小镇加快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优先。完成17个乡镇规划编制,重点挖掘大堡镇历史遗存和人文积淀,打造“甘嫫阿妞”旅游文化古镇;突出黑竹沟镇民族特色和生态优势,打造彝族风情生态小镇。二是坚持建设一流。着力提高设计水平,强力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格控制集镇建设强度,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推行生态绿化方式,有效恢复自然生态,全面推进垃圾污水治理,依法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产业业态,打造彝漢融合、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小镇。三是坚持管理有序。创新小镇治理方式,着力提升依法治理水平,严厉惩处规划建设管理违法行为,强化法律责任追究,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组建城镇管理中队,明确管理职责和范围,加快推进管理智慧化,不断提升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

(四)串联明珠镶嵌,推进乡村旅游有序发展

一是坚持高起点布局。完成72个村庄村落规划编制,重点布局南北贯通、东西互补、风格各异的村寨和院落,推动彝家风情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成为镶嵌在黑竹沟周边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成为通往大凉山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二是坚持高标准建设。围绕东西南北重点打造8个特色旅游示范村,力争建成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2个,星级农家乐8家,民宿达标50户。三是坚持高质量运营。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运营,提升管理服务质量;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甘嫫阿妞”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民俗文化吸引力。开展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开发峨边特色食品、土特产品、文化创意纪念品三大系列乡村旅游商品,增加参与体验式销售,推动特色优势旅游产品综合利用。

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五大改革”,加快构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长效机制

(一)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以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为突破口,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着力补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短板”,确保通过省级验收。全面完成民族中学、峨边中学、沙坪茶场小学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世界银行贷款支持项目落地。全面完成“一村一幼”升级改造,全力加快职教二期工程、五渡中学、宜坪中心校教学楼项目建设,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和培训力度,提升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精准实施教育扶贫,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强化控辍保学措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把发展卫计事业作为防止贫困群众致贫返贫的重要举措

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管理体制、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努力实现就医费用稳定、服务质量提升、公共卫生安全等目标。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卫生人才发展资金作用,大力引进紧缺型、专业型人才,整合利用台州市椒江区、乐山市市中区、乐山市人民医院、武警总队医院援建扶持,着力建设儿科、骨科等重点专科,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医疗人才培训,打造一支愿担当、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大力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进度,完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达标建设。深入开展健康扶贫,严格落实“十免四补助”政策,用好用活“医疗爱心扶贫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让“贫病交加”退出峨边人民的生活词典。

(三)把发展文化广播体育事业作为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纽带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全县文化资源合力配置,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快构建文化、体育、旅游互动融合的大文化发展格局。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加快地面数字无线覆盖工程,实现本地电视节目下乡入户。推进甘嫫阿妞文化繁荣发展,加快“甘嫫阿妞”文艺创作基地建设,举办“全国知名女作家甘嫫阿妞故乡行”等系列活动,鼓励支持“甘嫫阿妞”影视、影像等文艺创作,展现峨边文化底蕴。大力发展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积极争取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加大文化广电扶贫力度,推进40个村级文化室和“户户通、村村响”建设,持续开展文化大篷车巡演,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把就业创业作为民生之本

以就业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努力拓宽多元就业渠道,着力解决民生根本问题。突出抓好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年培训贫困劳动力3500人以上;大力开展脱贫攻坚专场招聘会和送岗下乡入村活动,提供岗位2万个以上;抓好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重点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40个预脱贫村累计不少于200个。用好用活省市就业扶贫政策措施,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鼓励贫困大学生和贫困返乡农民工创业。落实相关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合作社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继续加大“东西劳务协作”和援彝扶贫协作对接力度,采取专班培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向协作地转移输出贫困劳动力,力争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幸福一生。

(五)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绿色崛起、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

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统筹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改革,全面打好水、空气、土壤、固废污染防治“四大战役”,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监管工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力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确保县城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0%以上,大渡河出境断面水质量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投资1.2亿元实施官料河流域系统治理工程;投资5195万元实施白沙河防洪治理和大渡河五渡堤防新建工程。加快推进国有林区改革,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实施“绿绣嘉州、多彩峨边”造林工程,改造提升多功能通道景观林2000亩。推进乌蒙山连片区域土地整理项目。加强地质灾害治理,积极争取背峰山和峨轸路沿线地灾治理项目,着力打造地灾治理示范亮点工程。

六、始终坚持德法兼治,全面推进“六大建设”,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

全面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治理主体责任,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放公共服务市场,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运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促进和谐。

(二)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手段,努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重大决策事项,将风险评估列为必经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推动德古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整体效力。

(三)加强平安峨边建设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严格“一票否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动建立行业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化解和管控制度,切实加大投入,不断提升社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建设,完成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强化社会面治安管控力度,改革和加强城乡警务运行机制,提高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禁毒防艾工作,健全完善公共场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滚动排查和常态整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完善惩恶扬善机制,培育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加强教育、心理等手段的綜合运用,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六)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社会治理格局向基层延伸,重心向基层下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秦利民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交通改革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