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说“我不会”怎么办?
2018-05-14徐娟
徐娟
案例
我的孩子刚满6周岁。在生活中遇到一点有难度的小事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还总是掉着眼泪说“我不会”。前不久,儿子吵着要学游泳,可刚学了两天,就没了兴趣,教他一些动作时,他总说“我学不会”。面对这么脆弱、不自信的孩子,我该
分析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到了5岁以后,往往会特别乐于学习一些带有挑战性的新技能,比如剪纸、画画、弹钢琴或骑自行车等。不过,有很多孩子一旦碰到一点困难,就会不停地抱怨说“我不会”“我不行”,并从此半途而废。
一般来说,5-6岁的孩子在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方面已经基本具备了学习和掌握一些新技能的条件。同时,他们的独立意识也开始逐步发展和形成,他们十分渴望独立完成许多任务。如果能够在这时学会游戏或者骑自行车等比较复杂一些的技能,将极大地提高和增强他们对任务的胜任感和自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会同时持有两种想法,一种是小孩子的想法,即大人会帮他们做许多事;另一种是大孩子的想法,即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因此,尽管一开始他们会很兴奋地要求家长教给他们一些新的本领,但当他们发现要学习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并不太容易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小孩子的特点,不停地抱怨说“太难了”“我不会”或者“我不行”,拒绝继续学习。这种半途而废的结局往往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同时也会使家长失去耐心。
对策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两败俱伤”的情况,在教孩子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我们首先要承认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发展速度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孩子发育得早一些,有的则相对晚一些,但并不等于说后者就比前者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還会后来居上。如果儿童发育稍晚,还没有产生必要的学习动机和获得相应的认知技能,那么他将很难掌握一种新的技能。例如,有的孩子在5岁时怎么也学不会系鞋带,但是到了6岁,他可能只需要2天就学会了。作为家长,千万不能拔苗助长,而要对动机和学习新技能的身心条件两方面都做细心的考察。
多做潜移默化的示范
也许很多人没有留意,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不经意地教给孩子许多东西。比如,当我们倒果汁时,实际上就在不经意地给孩子演示如何拿着杯子才不会把果汁溅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通常会很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从而学会很多必要的生存技能。但是如果我们拼命地去教给他们一些不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可能就会反感或表示抗议,特别是当他们感觉到有某种学习压力时。所以,当你想要教给孩子某种新技能时,千万不要一本正经。不妨故意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让他觉得你不过是在跟他一起玩耍或做游戏,然后再适时地给他提供一些非正规性的指导。
换句话说,就是不要讲太多道理,而要尽量多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和示范。告诉他怎样做是对的,而不要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纠正孩子的错误动作上。与其提醒他“不,别这么做”,不如鼓励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事上,“你这样试试”,因为这样将更有助于他掌握一项新技能。另外,还应尽量采用“小步子学习法”,即每次只教一点儿,不要教太多,最好能够让他自己来设定学习的进度。
给孩子适当的鼓励
当孩子觉得自己对正在学习的新技能不太擅长时,可能会闷闷不乐,并一再地抱怨诸如“我画的小狗没有你画的好看”之类的话。这时,你应当提醒他,你之所以比他做得好,并不是因为你比他更聪明,而是因为你练习的时间比他长,而且他也正在不断地取得进步。在指出孩子所取得的进步时,应尽量及时、明确而具体,比如“这一回你进步很大,一直游到了游泳池中间”,而不要仅仅做一些一般化的归纳,比如“太好了,你真棒”。要知道当孩子尝试着去做那些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敏感,“不错” “你真棒” “好极了”这一类的空话只会让他觉得你有些言不由衷,因为他总觉得实际上你更希望他能够坚持游到对岸。
给孩子找专业的老师
为了增加孩子在学习新技能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我们还需要使用一些合适而有效的设备,比如适合儿童用的安全剪刀、小一点的足球或自行车、游泳圈、浮板等。如果经过多次努力,你发现自己确实无法亲自教会他某种新技能,不如放弃,花点钱送他去训练班好了。因为,5-6岁的孩子对于人们角色的理解已经变得日益复杂化和精细化。在你试图教给他一些新的技能时,他可能会理直气壮地说:“你又不是我的老师,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实际上,教师的确可以教给孩子许多家长教不会的东西,因为他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为简单、正规。另外,班里其他孩子的出色表现也会对他们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训练中碰到困难时,他通常能够保持冷静并且绝不轻言放弃,因为他想让老师和同学对自己有一个好印象。而当他在家长面前受了挫折时,他可能就会乱发脾气,并且很快就会放弃进一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