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抱歉,我生病了!

2018-05-14

家教世界·V家长 2018年2期
关键词:平衡点黏人规矩

退行就是退回到早期依赖的那个阶段的行为方式,并再次建立依赖。

——温尼科

孩子生病了,我跟着废寝忘食了好几天。先是盼着他们赶快好起来,真等这帮小崽子满血复活,我又后悔了:生病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规矩,怎么病好后又开始耍赖了呢?不要刷牙,缠着大人不让出门,以前讲道理能听进去,病好了反倒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真是辛辛苦苦大半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后来,我发现,有同样疑惑的妈妈不止我一个。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这是一种“退行”行为。

舉个例子,我们常发现“老二”到来后,“老大”却退步了,一定要用奶瓶喝水、让妈妈抱着睡觉。老大的这种行为就是“退行”行为,是他焦虑时的自我保护。

孩子生病前,爸妈的主要任务更多的是教育,孩子们在家庭中处于被管制的角色。一旦生病,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成了照顾,先让身体好起来再说,这时孩子处于家庭地位的顶层,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需求,这种感觉让他们倍感幸福,仿佛又回到了婴儿时期享受全家的独宠。

但是,病好后,爸妈对自己的关心少了,要求多了;温柔少了,规矩多了。为了回到之前被独家宠爱的阶段,孩子就出现了耍赖、黏人、哭闹、不讲理的行为。

为什么会发生“退行”行为?

天真的孩子们会认为是自己一哭二闹三打滚的小把戏战胜了爸妈,病好后,小家伙们不甘心自己的“特权”被没收,天真地还想沿用此招,让爸妈继续妥协。

病好后爸妈不再围着身边转,需求也不会马上被响应,这让他们很失落。为了吸引爸妈的注意力,黏人、耍赖、撒娇,故意制造麻烦,让爸妈继续关注自己。你看这些人小鬼大的机灵鬼,说话、动作可都藏着小心思呢。

病好后回到幼儿园,发现老师教了新歌曲,小朋友们学了新的舞蹈动作,自己什么都跟不上了,原来熟悉的环境都变了,于是产生了精神压力,这时分离焦虑的现象就再次发生。

怎么应对孩子的“退步”?

生病时,关爱也得有度

要说每天和小朋友斗智斗勇一点都不为过。比如制定好规则后,孩子就开始不断挑战爸妈的底线在哪儿,你进我退,直到在对峙中达到一个平衡点。

可是孩子一生病,父母一着急,一步就把平衡点撤回到自己的下限,定好的规矩轻而易举就被打破了。这就让聪明的宝贝们抓到了爸妈的底线,原来不用刷牙也能睡觉。

孩子身体不舒服,易烦、易怒、脆弱,咱们给予孩子特别的照顾和关爱没有错,但不是无条件的后撤,有原则的疼爱,有分寸的满足才能减少孩子的退步。

无理要求,温柔而坚定地拒绝

有时我们会看到小朋友上演拙劣的装病小把戏,其实是因为他们觉得只有生病时妈妈才爱我。

猜你喜欢

平衡点黏人规矩
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嘴贱
嘿!吓到你了吗?
我爱妈妈
Lotka—Volterra竞争扩散系统连接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行波解的存在性
每逢佳节少不了的糯米美食,究竟是“黏人”还是“养人” ?
环境保护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建筑业营改增下适用税率的选择
女佣的规矩
你懂不懂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