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有多么害怕对孩子说“不”

2018-05-14宫学萍

时尚育儿 2018年5期
关键词:讲道理游乐场大人

宫学萍

某天,群里的一个妈妈很沮丧地说,她刚刚度过了一个非常糟糕的下午。

起因是儿子在游乐场里耍赖皮,到了该回家的时候死活不走,妈妈好说歹说哄出了大门……到家之后,孩子又在该吃饭的时候磨磨唧唧,让一旁着急带他去上课的妈妈忍无可忍,终于动手把孩子打得号啕大哭。

大人气,孩子哭,这样的场面,你们有没有很熟悉?

在我们今天的这个时代,流传着大量无限温柔的慈母传说,也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教育理念尤其强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其中的一些,甚至被简单粗暴地归结为“父母最好什么都不要管”这样的谬论,害苦了很大一批疼爱孩子、关爱孩子的爸爸妈妈。

在这些父母之中,有不少人会把尊重和放纵混为一谈,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所有对孩子的管教、约束、要求、限制,都是爸爸妈妈不够爱孩子的表现。他们特别喜欢跟小孩子讲道理,也常常会因为一个3岁、5岁、7岁的小孩儿不讲道理而无计可施。他们惧怕在孩子的面前呈现出自己的权威和力量,似乎父母的力量只是用来伤害孩子欺负人。

不是这样的。当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特别讲道理,就是在暗中要求他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好沟通,就是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功能还远远不够成熟,还并没有发展出足够的理性来自我管理的事实。

如果我们自己遇上开篇那位妈妈的困境,又该如何处理呢?

让孩子在行动中了解到“在这件事上哭闹是没用的”

就拿离开游乐场为例,到了约定的时间,爸爸妈妈几次温柔提醒之后,如果孩子还是装没听见耍赖皮,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孩子抱起来,或者拉出来,或者不理他(视孩子年龄而言)直接转身离开。

在此之后,孩子一定是会跟过来的——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看似不够体谅孩子的坚持和不退让,从家庭结构的角度上,恰好保护了孩子可以像个孩子一样简单生活,让他不必像个大人一样想着还要几点买菜、几点做饭,也不必背负造成妈妈的失控的罪名。

放弃自身力量的父母,并不能给孩子带来一个完美的童年。很多时候无法对孩子保持温柔,是因为他们在更多应该坚持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了坚持,最终把自己逼得无路可退。

就好像热闹的游乐场门口,我们经常会看到心急火燎的爸爸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催促着孩子“该回家了”,同时又在用自己持续的等待行为,鼓励孩子还可以为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而继续耍赖……直到最后忍无可忍一瞬间爆發,把心中的怒火一股脑发泄出来,对孩子狠狠地打骂一顿,黑着脸拎回家去。

何必呢?我们常常会发现,恰恰是那些原本不愿意对孩子使用力量的父母,最后一步步把自己变成了伤害孩子的那种人。

猜你喜欢

讲道理游乐场大人
别让“讲道理”毁了孩子
大人的快乐
游乐场
讲理的八大戒律
去龄化游乐场
一觉醒来给你大人级卷发
讲道理等
学会讲道理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