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煤化工:用煤“淬炼”价值
2018-05-14耿倩
耿倩
2017年12月29日,阳煤集团传出喜讯,集团化工系统全年预计完成营业收入600亿元,实现利润3亿元以上,同比减亏17亿元。这意味着,阳煤化工产业结束连续三年亏损的经营态势,实现整体扭亏为盈。
我国是公认的煤化工大国,但长期以来,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且存在高能耗、高污染、附加值低等问题,发展举步维艰。加之近年来受低油价与严环保的双重挤压,全国各大煤化工企业的发展之路走得更为不易。阳煤集团董事长翟红坦言,单纯卖煤已没有经济性,要拓展延伸煤炭价值链,积极发展基于清洁转化的现代煤化工,让煤炭产生更高的价值才是煤炭企业发展之王道。
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走势,作为阳煤集团最大的非煤板块——山西阳煤化工集团坚持“127”发展战略,全面突破传统煤化工项目,大举转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型煤化工等中高端领域,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阳煤化工集团资产总额987亿元,拥有25家分、子公司,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北、新疆四省十三市,拥有156套装置、1580万吨产能,可生产80余种化工产品,煤化工产业规模山西最大,位列中国煤化工行业第三位。自2008成立以来,阳煤化工坚持国际化视野,加快煤化工产业蓬勃发展,以科技创新这一“子”,激活企业转型发展满盘“棋”,逐渐走出一条差异化、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煤化工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新产品、新市场的创造者,往往在市场规则的制定上占据主动,从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与较高的利润水平。山西阳煤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化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志武介绍,“我们围绕气化、催化、智能化,与国内外顶尖技术研发团队合作,加大和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强化各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从国际先进、消化革新、转型升级、替代进口四个方面努力,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从而实现科技创效。”
项目引领
大项目、好项目,是推进转型的“发动机”、拉动发展的“硬载体”。一个个成功运营的新项目,成为化工系统新的利润增长极,更让化工产业实现着整体的结构升级、产品换代。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乙二醇生产消费国,布局乙二醇项目对于一个煤炭生产企业来说可谓是高瞻远瞩。
2017年,集团公司布局建设的百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深州化工、寿阳化工的乙二醇项目实现高负荷稳定运行,平定化工产出乙二醇合格产品,生产负荷逐步提升。其中,深州化工在三个项目中投资最少、管理费用最低、效益最好,全年预计实现利润1.5亿元,成为化工系统利润贡献率最高的新建项目。寿阳化工采用行业先进技术,从项目建设到全流程打通只用了两年时间,装置第一年开车运行开工率就达到85%,远高于全国煤制乙二醇项目64%的平均开工率,2017年9至11月份月产更是稳定在了2万吨以上,并创出日产740吨的全国同规模装置最好水平,成为国内达产最快、高负荷运行最稳定的乙二醇项目,全年预计实现利润9500万元。
长期以来,国内高端树脂依赖进口,而昔阳化工产出合格特种树脂,打破了这一困境;太化新材料产出合格产品;国泰新华产出BDO;与中触媒集团合作开展环己酮肟化、MTO等催化剂、HPPO法环氧丙烷技术开发……
创新驱动
驱动增长的是消耗,而驱动进步的却是创新。创新成就现在,创新更定义未来。一系列着眼长远、结合实际的创新,如源头活水,培育着阳煤化工的发展新动能。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盘点刚刚阔别的2017,阳煤化工“新”意盎然。
小试及工艺技术研发斩获新业绩——与南京工业大学成功开发合成氨驰放气或焦炉煤气制备甘氨酸小试技术,千吨级示范装置前期筹备启动;丁二烯直接氰化法制备己二腈技术开发项目成功开发甲醇氨氧化催化剂,甲醇氨氧化制取氰化氢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环己酮制环己酮肟催化剂项目成功开发;与美国加州能源环境研究院合作开发煤层气制烯烃小试技术,初获成果;与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新型低浓煤层气吸附材料制备技术和快速循环吸附分离工艺,实现低浓度煤层气的高效利用。
中试装置建设实现新突破——与美国GTI公司签约,实质推进R-GAS气化炉示范装置建设,项目入选国家工信部“2017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获得一期支持经费870万元;甲醇苯烷基化技术开展催化剂成型实验,产品强度、催化性能均达到预期指标;与天津大学、惠生工程合作,建成1000吨/年甲醇制乙醇中试装置,即将进行单机调试、联动试车;化工研究院联合昔阳化工开展PVC特种树脂中试,开发氯化专用PVC和CPVC特种树脂技术;依托化工新材料园区公用工程,加快中试基地建设,搭建示范项目产业化平台。
智能化发展站上新平台——与百度、浙江中控合作,积极推进寿阳化工智能工厂试点和示范基地建設,项目可研已通过专家论证。
“挖煤人”更懂得煤炭的价值,阳煤人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们对煤炭产业的深情厚谊。
科学管理
在集团公司“板块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差异化监控、集团化运作”的管控格局下,阳煤化工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管理支点,让采购、生产、销售等各项工作更加整体化、制度化、系统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管理出效益。
化工产业是市场充分竞争性行业,销售和采购两头在外,中间的生产环节在内,企业利润来源于投入和产出的加工差价。只有主动对接市场,积极适应市场,才能谋求更大利润!阳煤化工尊重企业经营客观规律,利用其板块化、专业化的广阔平台,选择“抓两头带中间”的管理方式,让聚合性成为竞争力。
“抓两头”。采购和销售位于产业两头,是企业利润流失最直接的方面。阳煤化工发挥集中管理优势,变“单打独斗”为“集体作战”,组织各企业多次召开统购统销专题会议,形成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通过大体量、大份额来提高市场议价权。各企业根据各自特点,制定科学的产品定价机制和管理模式,向先进的兄弟单位学习,将网上价格与区域价格结合,最大限度地公开透明,减少效益流失。在生产上,根据市场行情,有条件的企业及时调节各种产品产量,排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带中间”。生产环节的科学管控,省下的就是赚下的。怎样降成本?阳煤化工依据企业实际状况,结合市场因素,按国内同行业装置最好水平、历史最好水平、新建装置的消耗定额确定考核指标,推动各企业在节能降耗、增产增效和改进管理上下功夫。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如何保安全?全面推行“166”安全管理新体系,逐级分解安全目标,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提级管理,有的放矢,强化监督。环保是刚性的约束。怎么抓环保?2017年,阳煤化工投资6.8亿元,开工建设61项环保工程,各类污染物排放均大幅低于许可排放量,实现了达标排放,完成了环保减排任务。不久前,阳煤集团还与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在太原揭牌成立山西阳泰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旨在积极开展环保治理工作。
压实考核
考核的标尺“抬”起来,体现要求;考核的标准“严”起来,树立导向;考核的结果“用”起来,形成合力。新政策的激励带动下,提质增效成为一种自觉。
2016年,阳煤集团对化工产业实施管理体制变革。新成立的化工集团变管家为东家,按照“五个一”管理模式,担负起了经营主体责任。既然是主体责任,就要聚焦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那么,发挥好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是重要途径。
为切实压实经营责任,阳煤化工于2017年3月底制定下发了2017年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和各企业经营指标。新的考核指标体系从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到消耗定额、管理费用,实施“一企一策”管理模式和考核办法,坚持奖优罚劣,各企业生产经营指标、工期节点等总体指标与工资总额挂钩,挂钩比例为上下30%。领导班子实行100%绩效薪酬考核,班子成员绩效薪酬除与企业总体指标挂钩外,还与党建工作、“13710”、技改、融资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挂钩,按月考核兑现,年终全面汇算。由此,阳煤化工集团层面由原来的“只管结果”向“过程结果双管控”过渡和转变,企业内部管控水平进一步提高。
考核“指挥棒”的作用立竿见影——丰喜集团在管好、开好存量的前提下,加大技改升级力度,着力发展下游新兴产品,全年三聚氰胺产量5.5万吨,增加效益1.2亿元以上;电石化工2017年的生产负荷为建厂以来最高,各项生产指标创投產以来最好水平,电石产量同比增幅153%,营业收入同比增幅156%;和顺化工由平原化工托管后,基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生产装置持续稳定运行,2017年1至11月同比减亏16673万元;恒通化工坚持推进管理创新,主要装置生产负荷平均保持在95%以上,全年预计实现利润2.7亿元,连续两年成为化工产业综合效益最好的企业……
化工产业,承载着阳煤推动煤炭消费革命的一份重任,担负着阳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份责任。这场漂亮的翻身仗,宣告着阳煤化工不再仅仅有规模之大,更昂首阔步在做强、做优的征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