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历史文化滋养当下

2018-05-14张梓轩

科学导报 2018年22期
关键词:框架创作精神

张梓轩

今年元旦,一部系统展现中国文物体系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开播,牵引观众目光跨越华夏大地八千年历史;正月初一,一部演绎中国历史传统诗词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火爆荧屏,以富有创意的形式带领观众传唱中国的历史精神;3月2日,一部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和成就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上映,记录下了过去五年来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

这些与历史有关的文艺创作,都遵循了真实的历史框架,发掘了真实的文化精神,用影视作品对过往优秀事物进行了梳理与传扬,以此激起了人们对待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进一步增进了人们面向未来的共识与期待,作品本身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创作者们在艺术追求中,承担起了对民族历史与国家命运所应负的责任。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如果令观众在看完之后,愿意更进一步地去了解它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那个时代的作品、那个时代的伟大的人民,它才真正拍出了历史的意象,也才真正实现了对观众的引领,从而成就创作者所期待的美好价值。

人类历史的每个发展时代,都必然自过往的岁月行进而来。先人的创造与发明,前人的经历与精神,会以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当下的选择。在历史给予的力量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在与历史的对望中看清来路、认清自己,在对历史的推动中完善进步、创造未来,是历史的意义,也是当下的担当。遵循真实的历史框架,为创作获得丰富的素材空间与扎实的受众认同,应成为艺术创作者在选择历史题材时首要看重的原则。真实的历史框架总是能给艺术带来丰厚的创作土壤,为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与认真思考,与人们对真实历史的认知产生掷地有声的心灵回应。

了解真实的历史源流,不忘真实的历史伤痛,反思真实的历史问题,展现真实的历史华章,传承并弘扬优秀的文化脉络,为中华民族带来身份认同的增强,为中国民众带来凝聚力的提升,应成为艺术创作者在涉及历史题材创作时的重要共识。透过历史在艺术中的这一重重倒影,当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同一片土地上耕种千年、生生不息,我们愿继续演奏他们的生命乐章;当我们看到了有一些人为了我们这一群人可以幸福安宁地生活而义无反顾地流泪流血、付出生命,我们不能令他们失望;当我们看到了我们民族性格苦难而坚强的形塑历程、我们文化血液多彩而坚韧的脉络走向,我们会增进对彼此的包容与理解;当我们看到了我们拥有同样的自强信念、怀抱着同样的复兴梦想,我们會更加知道我们是谁,也会更加确信未来的方向。

猜你喜欢

框架创作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框架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Jazz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拿出精神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