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得见的奖励 托起工匠的荣光
2018-05-14闫剑利
闫剑利
人人是巧工,个个有绝活儿。近日,首届“北京大工匠”荣誉称号,花落10位身怀绝技的产业工人。市总工会将给予每人3万元奖励,以及在研修学习、疗休养等方面与市劳模同等的待遇;支持他们设立“工匠创新工作室”,连续3年,每年划拨10万元资金补贴。实实在在的奖励,让许多人眼前一亮。这些以往大多只在学术研究领域出现的嘉奖,如今也进入了工匠们的世界,释放出强烈的信号:职业没有高低之别,能工巧匠和科研尖兵,都能够得到同样的认可和回报。
当我们仔细审视那一项项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技、一帧帧手艺人刻苦钻研的画面,就更会感慨这一切实至名归。掌握“花丝镶嵌”技艺的陈令勇,可纯手工把黄金拉得比头发丝还细,为此他双手老茧密布、常被扎得满是窟窿眼儿;擅长“手工电弧焊”技艺的张海军,用一面小小的镜子就能破解焊接位置的視觉死角,他练习用掉的焊条大约有80吨,用坏的焊钳不少于600多把……没有什么比这些更能直观地说明,那些朴素无华的匠人拥有怎样的能量。他们于方寸之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展现质量至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涵养尊崇技术工人的社会氛围。但也必须承认,一些措施还属于“口惠而实未至”,“重学历轻技能、重学术轻操作”等偏见没有得到有效扭转。在很多人的头脑中,一提起产业工人仍然想到满脸油污、体力劳动,一提起职业教育还认为不过是考不上大学的无奈选择。于是,招聘会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冰火两重天”:大学毕业生“一职难求”,技术工厂却常常闹“工荒”。数据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现有高级技工仅占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5%。然而,这一比例在德国已达50%,在近邻日本也到了40%。当前,“中国制造2025”正在强势发力,培养一支与制造强国相匹配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更为迫切。这个意义上,“北京大工匠”一类奖励举措殊为必要。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涵养大工匠的成长土壤同样非一日之功。“大工匠”描摹的是技术精湛的技工群像,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活跃在各个技术领域的鲜活个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完善顶层设计的同时,还应当拿出更有针对性、更具体的措施,给出更加明确有力的指挥棒。在延续重奖标准的同时,因业而异、私人订制地将工作做得再细致一些,我们才能给予工匠们更有分量的获得感。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技进乎道的人生信念,更有制造为基、实业强国的发展密码。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激励出工匠们的职业荣光,让更多“大国工匠”荷包有钱、脸上有光、心里有底,“中国制造”的基石将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