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白求恩:哈励逊医生
2018-05-14
哈励逊先生之所以被称为“第二个白求恩”,除了他和白求恩都是加拿大人、同为医生外,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与白求恩相似的壮举:来到中国,完全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联合国救济总署在中国进行的战后救助工作,最终在往解放区押送药品的途中染病殉职——
哈励逊,1881年1月5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铁尔森堡镇,与白求恩是同省人,但比白求恩年长9岁。1946年1月,他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联总在中国的战后救济工作。
1946年4月,哈励逊受联总之命赴北平筹备医药物资,并结识了在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工作的中共领导人叶剑英、黄华等人。1946年12月4日,哈励逊再次受联总和中国福利基金会等单位的委托,开始了第二次往解放区押送药品的行程,这次押送40吨医药器械和20吨纺织品,共3个车皮,从上海运抵邯郸。但这次路途却异常艰难,原因是国共内战在即,哈励逊途经的地区包括南京、徐州,多是国民党军队控制的战区,在各种阻挠、刁难之下,本来只有3天的行程,一直拖延了14天,直到1月19日才抵达开封。在这次押送途中,哈励逊不幸身染重病,1947年1月10日病逝于山东张秋镇。
1947年2月15日的《密勒氏报》刊登了哈励逊生前对这一押送历程的记载:“在南京郊区的货车站的侧线上,莫名其妙地停留了四天。”“我们于10日早晨3时赶到徐州,在离车站一英里的侧线上又等了四天。”“我们于凌晨l点离开徐州,开出后在第一个车站停下,停在侧线上。”“被火车头抛弃了。”整个路途上,哈励逊除了不停地发電报、协调车站等工作之外,还要照看所押送的物资不被沿途饥民、流民偷窃。隆冬时节,中国北方野外的严寒以及路途延长后食品缺乏带来的饥饿,使哈励逊不幸身染重病。哈励逊在笔记中写道:“偷窃日日夜夜都在发生。我的一床毯子、鞋子、衬衣在睡觉时被偷了,最后帆布网球鞋也被偷了。我们的脸和手都冻肿了,裂了……有一只大脚趾已经变黑了,几乎不能走路,非常疼。”“这儿根本没有饮用水,只能煮沟里的水喝。这里的水又臭又脏,因为这条沟同时也是公共厕所……”
1947年2月7日,联总、解总和中国福利基金会共同在上海举行了哈励逊逝世纪念仪式,宋庆龄出席纪念大会。解放区救济总会驻沪代表在会上宣布,为了纪念哈励逊医生,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邯郸国际和平医院更名为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迄今为止,哈励逊医生的事迹一直被河北、河南和上海等地的人民传颂着。坐落在衡水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还保存着70年前哈励逊费尽千辛万苦送来的折叠式手术台、盲肠镜等医疗器械。它凝聚着哈励逊医生用生命的代价所践行的人道主义精神,它超越了民族、政治、国别的界限。正如联总驻中国负责人在纪念哈励逊医生的追悼会上所谈到的,“联总有机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以证明世界各国为人类的福利事业和建造一个和平世界,能够共同有效地工作”。
2015年博鳌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了“迈向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这是基于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对各种挑战而提出的新的世界秩序观。而联总医生哈励逊的事迹,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在70年前的最好实践。在你死我活的战争年代,人类尚且可以携起手来,超越种族、文化、制度的不同,互相理解,形成共识,那么历经半个多世纪和平发展的世界各国人民,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团结起来,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安宁的21世纪。
(作者何明星,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7月14日,有删节)
读后一思
1.结合全文,对哈励逊医生第二次往解放区押送药品时的“异常艰难”的情况进行概括。
2.本文多处采用侧面描写来体现哈励逊医生的可贵精神,请举例说明。(举出一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