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不是自我降维的工具
2018-05-14孙奕
孙奕
又到暑假,暑假看经典电视剧已经成为很多人保留下来的习惯。随着弹幕网站的发展,观剧平台的选择从电视走向弹幕网站。然而最近不少网友在刷剧时发现,自己童年时候的“白月光”电视剧居然成为了弹幕“抬杠”的高发地。
笔者在浏览网络时发现,《家有儿女》的弹幕里有人说夏雪在剧情前期的表现不符合乖乖女的人设,刘星的表演太过浮夸,不够真实。在其他的经典电视剧中,尤其是在涉及有关爱情的情节上,弹幕呈现出强烈的争端,针对一个剧中人物到底是不是应该追求自己的爱情展开激烈讨论,置剧情于不顾,把自己长篇大论的见解用弹幕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瞬间把屏幕覆盖起来,导致后来打开视频的观众不关掉弹幕就不知道电视剧在讲什么。很多网友表示,开弹幕给自己带来的负面体验太强烈,远远超过其带来的正面感受,看着屏幕上出现的乱七八糟、各种引战的弹幕,只想一关了之。
2008年以来,以弹幕网站为载体,弹幕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即时的、自由的吐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弹幕的作用本来应是更多用于点评、交流,且这种交流是基于自由、平等和尊重的秩序共识之上的。随着弹幕文化越来越走向大众,受众范围越来越广,弹幕的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本,大家喜欢弹幕可能是为了分享和感受大家一起看视频时热热闹闹的感觉,或者在弹幕中获得一些共鸣,而现在的趋势是,对求同的诉求远远小于对于存异的忍耐,芝麻绿豆般的小事常常变成争吵的导火索,一点便烧遍整个屏幕。自由被用心不良者放大,平等和尊重被越来越弱化,和谐交流的初衷被打破。自然,弹幕运用者不可能一直是早些时候那些对弹幕礼仪有极高认同感的核心用户,优质弹幕的比例也必然会因此有所下降,弹幕的“沦陷”也不难理解。
这几乎是所有小众社群走向大众必经的过程,弹幕视频网站也不能免俗。其实,在网络互动逐渐兴起的初始阶段,由平台或趣味汇聚的网络社群,比如早期的BBS社区或论坛社群,吐槽和灌水常常是最草根的、最普遍的互动状态。虽然网络平台的语汇背景已逐渐从文字、图片向视频转移,但也不难看出,弹幕互动在文化脉络上跟早期的网络互动形式几乎一脉相承。
有学者指出,弹幕更多是将屏幕传播与文字传播相结合,通过文字传播方式的加工实现了对屏幕传播方式的加工,弹幕让视频的二次加工变得简单,只需要在评论框中打几个汉字,就可以完成一次对视频的二次加工。这种低门槛的简单加工对于视频的本体不会造成任何破坏,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加工方式也很可能带来视频观看流畅性的恶化,引起观众的不良感受,尤其是当某个视频中充斥了大量无意义的弹幕时。弹幕释放了人的自由天性,但绝不能同时成为自我降维的工具。
在2017年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中,特别强调了加强跟帖评论管理,要求“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很顯然,弹幕治理并不是一个可以迅速解决的课题,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弹幕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治理的过程中,相关监管部门毋庸置疑要加强监管和文化引导。同时,平台也要承担起责任,制定有关弹幕管理的标准化管理方法,建立较为完善的举报机制,善用群众的眼睛,通过处理网友的反馈对弹幕进行净化;运用敏感词拦截、词库过滤、规则引擎等技术手段对弹幕进行过滤;平台本身也要明确和提高个体品牌站位,加强对弹幕礼仪的规范,对用户的弹幕内容多加提示和引导。而我们每个人在运用弹幕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时,也要提醒自己注意弹幕礼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