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粗鄙的利己主义者

2018-05-14吴非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推荐信硕士生利己主义

吴非

我至今仍然顽固地认为,读书人,就是要温良恭俭让,就是要斯文,否则为什么来读书?

教授某公,年近八旬,说起近日滑稽事,百般无奈,徒自叹息。有个外地的硕士生来电话求访,说有问题咨询。某公想,也许就是见个面,要几本书,就应允了。哪知硕士生不知书也不知礼,问题没完没了,一直问了五小时,整个谈话过程中,硕士没有表情,只知抬头问,低头记,就像“讯问”或“配合调查”。某公疲惫不堪,但碩士视而未见,不知告辞,继续问。某公遂请硕士去饭馆用餐,硕士不客气,同去;吃完,抹过嘴,不道谢,径自走了。事情就这么完了吗?没有。某公正疑惑那个“有问题咨询”为何,过几日,硕士又打来电话,说,大事忘了办,想请先生写封推荐信,要去某校考博士。硕士电邮传来拟好的“推荐信”,嘱某公“打印后签名,寄快件”。

我闻此事,捧腹大笑。某公宅心仁厚,只要听到“农村孩子”“家庭贫困”,心就特别软,类似遭遇不是第一回(也肯定不是最后一回)。我此前质疑他的“来者不拒”,曾建议他对学生应当有规劝和教育,不能纵容学生无礼。这样的学生缺乏自尊,走上社会,害人害己;走出国门,还不知要丢多大的丑,牵累同胞名誉。这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过是“粗鄙的利己主义”,他还要好多年才会想到虚伪或稍加伪装的好处。

“利己”不是罪恶,个人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只是一个人生命中只有“我”,完全不顾他人与社会,一切都得围绕“我”的个人意志,服务于“我”,丧失人的基本教养,不管“精致”还是“粗鄙”,都会成为“非人”。

受过大学和硕士教育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粗鄙?谁之过?社会不推给教育,还能推给谁?只是改变一个人的,不仅仅是学校,也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不能过于夸大教育的作用。但是,在社会性的反思中,教育要做更为深刻的反思。

反人道的教育不如没有教育。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不一定没有人性。很多文盲有真善美的良好品质,富有悲悯与同情心,言辞行止有度,喜怒哀乐有节;而有些接受了教育的人却自私冷漠,“活得不像个人”。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曾写到一个博士生不会微笑,也不能对视别人的微笑,那样的人,生活中会有什么样的境遇?他怎样读书?很难想象。人性不饱满,在文明社会很难找到“同类”———“人类”毕竟是个“类”,读书人,总得有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吧,总得具备与人沟通的基本能力吧。我私心一直不主张随随便便地称人为“书呆子”,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了书,就得有教养,否则就是本质有问题;读了书却不能与他人文明相处,不值得称道。我特别不同意把没礼貌的人称为“书呆子”,为什么一遇到有名有利的事,他们就眼睛发光,呆气全消?

现在,一些媒体的教育新闻仍然在谈“状元”“总分第一”“均分第一”“考上‘北清人数”……似乎测量教育品质的绝对指标就是“考分”,是“含金量”,而非“人”和“人性”。我认为教育要更多地关注“含人量”,而非“含金量”,才有资格去谈“教育品质”。“高分低能”已经是一种病,而“高分非人”正在逼近这个时代。

很多粗鄙的种子是从小种下的。从童年起,学生就很难得到基本的尊重。在家庭,他受到特别的呵护,因为他成为家庭或家族用以与他人攀比的筹码;在学校,他接受的规训也缺少基本的伦理和情感。不仅思想情感,甚至他的自由权利和人格也得不到尊重,他也因此不尊重他人,不尊重生命,不尊重法则。他时而感到自己举足轻重,时而认为自己无足轻重,也因此对自己不负责。在没有“尊重”的环境中长大,长大后也不知“尊重”,自然也就没有自尊。

现时“成功人士”对青少年影响太大了。有的富豪装模作样地告诫青年可以把“一亿元”作为个人奋斗“小目标”,在他们看来,人生就是这样一场“拼搏”,只要能达到目的,何必在意手段,何必在意个人形象?那个大模大样到教授家“咨询”的硕士,从小所受的教育,未始不是这样,久而久之,成为习惯,成为本能,他可能从来没想过有什么不妥,而只知道“利用”。他离开了他的文化环境,走出去,就现了形,被认为是粗鄙。

猜你喜欢

推荐信硕士生利己主义
世界上不是只有利己主义一条路可以走
李德辉写生作品选
哲理漫画
不容忽视的推荐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蔡元培的气度
新加坡硕士生人数持续上升 高校提供更多科目选择
罗尔斯原初状态中立约人特性
浅析李箱小说《翅膀》中映射的社会现象
Younger and Older learners’Advantage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Different Learning Set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