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繁荣”的背后
2018-05-14张桂辉
张桂辉
近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电视剧生产大国。可是,表象看似骄人的业绩,掩盖不住此起彼伏的“观众吐槽”。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郑晓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年拍1.5万多集电视剧,能播出的只有8000多集。
将近50%的剧目“难见天日”,如此“繁荣”的背后,是巨大的浪费。郑晓龙坦言,按照电视剧每集80万至100万元制作费用计算,七八千集未能播出,等于浪费七八十亿元。而能与观众见面的,同样是“惨不忍睹”者居多:2015年播出的剧目里,80%收视率达不到0.5%的及格线;2014年与2015年播出的电视剧中,收视率超过1%的只有26部和22部,超过2%的只有5部和2部。而到了2016年,收视率超2%的,只有1部。
如此这般,还有一个严重浪费———浪费了观众的时间和情感。本人步入老年阶段后,晚上时间不是读书看报,便是收看电视。久而久之,发现许多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质量上乘的,不说凤毛麟角,也是少之又少。在我看来,当今电视剧市场,不是“繁荣”,而是“虚荣”。对此,有人认为,影视行业,不缺资本,不缺内容,但缺乏冷静的头脑。我认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当今中国影视行业,最缺的是———敬畏观众的创作理念、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
浓缩的是精华,稀释的是糟粕。这个道理,孩子都知道。可是,随着电视剧产业化运行机制的变革,以及市场化的加速,为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刻意拉长篇幅、极力稀释情节,自鸣得意、自欺欺人的电视剧,不但与日俱增,且已成为影视业界的“潜规则”。
二三十年前,大部分国产电视剧都在20集左右,能否够得上精品,暂且不论,至少剧情比较紧凑,情节比较流畅。如,1983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20集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其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更是唱响了大江南北。又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四大名著老版电视剧,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座丰碑,给观众留下了经典的荧幕形象。其中,1982年开拍的《西游记》,1986年春节在央视首播前11集,轰动全国,创造了89.4%的收视率神话。三十年来,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观众依然百看不厌。再如,《三国演义》,拍摄周期整整4年,所有演职人员拿的都是最低片酬。新加坡有位著名导演,当年考察过《三国演义》剧组后,曾感慨万千地说:“你们真正是在为中华民族拍戏!”
现如今,不知是受韩剧影响,还是受金钱驱使,不顾故事分量,动辄大几十集的电视剧,俯拾皆是。早在2011年,广电总局就明确要求:压缩电视剧集数的长度。可是,时至今日,每部剧目的集数,不是尽量压缩,而是拼命拉长。直观的表现是———增加无关主线的人物、设置毫无意义的台词,重复再现同一镜头等方式“注水”,情节松松散散,内容稀稀拉拉的电视剧,鸠占鹊巢,充斥荧屏,挑战着观众耐心的底线。与集数越拉越长相反,拍摄时间却越来越短。一部五六十集的电视剧,三五个月就搞定了。何谈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过去,看过一部电视剧,可能会记很久;如今,许多电视剧,昨天刚刚看过,明天忘得光光。其所以然,主要原因是“为谁而拍,对谁负责”问题没有搞清楚。具体一点讲,就是缺少对观众负责的理念,缺乏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正是因为缺少这种观念、缺乏这种态度,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近似“裹脚布”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不说,犯有这样那样知识性、常识性错误的,也屡见不鲜。
电视剧除了娱乐属性,还有导向属性。从这个角度讲,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更不能忽视社会效益。既不要低估了观众的鉴赏能力,更不要亵渎了观众的审美情趣。因此,除了保持冷静头脑,更应该培育严谨的创作态度。即便不能做到浓缩精华,也要切忌注水稀释。须知,只有保持谦虚、向善、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才有望拍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反之,難以拍出好评如潮的经典剧目不说,广大电视观众也是要说“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