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悔药”是“警示牌”

2018-05-14刘曰建

杂文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后悔药警示牌月刊

刘曰建

世上没有后悔药,人所共知。《世上本有“后悔药”》(《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12·上),反过来说有新意。辞书上说,“后悔”意“事后懊悔”,“吃后悔药”是“指事后懊悔”,有“吃后悔药”的,想必就有“后悔药”,“世上本有‘后悔药”言之成理。文章说事前服用“后悔药”能预防“后悔”,古人、今人、机构都要炼“后悔药”,且要成为制度。原来“后悔药”不是治“后悔”的,就像殺人越货者断头之日吃了“后悔药”,会来一句豪言壮语:“再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后悔药”是提醒人们循规蹈矩,违法的不干,有毒的不吃,“后悔药”就是“警示牌”。

落马的老虎苍蝇,“后悔”都在“事后”,一失足成千古恨,吃不吃“后悔药”意义不大。事前他们为何不吃“后悔药”,《鲁宾孙漂流记》作者福笛的答案是:“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暴君,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不加约束的权力,人人都可能滑向深渊。家里赃款堆成山,能说不知道犯法?是管不住自己疯狂欲望。制度、规定,“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案例,都可称“后悔药”,这药只能预防“未然”不治“已然”。预防效果还要看观者的定力,有人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对“后悔药”,是怜悯、畏惧、欢喜还是效法呢?“后悔药”能否惊醒衮衮诸公的噩梦,真不好说。倒是同期杂文月刊《透视中国古代盛世》说得好:“制度建设,国之根本”。

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在某商业银行总行监察室负责,中纪委、监察部的领导要我调研银行案件多发的规律和预防对策。我沿着案件发生、发展的轨迹,剖析了二十几个案例,无一例外都存在违规操作,换句话说,只要遵守“铁路的规章、银行的制度、佛爷的眼珠:动不得”绝大多数案件可以避免。时下落马的老虎苍蝇,他们的犯罪不是无章可循,而是有章不循。“警示牌”有用,更有用的是,把权力严严实实关进笼子。

猜你喜欢

后悔药警示牌月刊
画与理
后悔药,当然有
剑龙是武士吗
画与理
画与理
冻卵——女性的后悔药
发光无线三角警示牌
新型汽车故障警示牌的设计
后悔药 当然有
后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