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儿时三月三
2018-05-14颜复林
颜复林
二月二“龙抬头”过后,于我,三月三也是节日。我10岁离开故乡鄂西秭归县“九畹乡”,后来辗转来到黑龙江,发现绝大多数传统节日与我老家相同(节日文明地域分布的普遍性),唯有一个节日是第二故乡所没有的,即“三月三节”,那也是开始踏青的日子。
记得儿时,农历三月三那天,全家十几口人都早早起床,穿上节日才穿的衣服,带上头天准备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色鸡蛋等食品,兴高采烈地到野外踏青去。
时逢季春,日丽风和,草长莺飞,一路上蜂蝶相随,鸟鸣相伴,路旁的“堰沟”(灌溉小渠)流水潺潺,我们小孩子在一字型队伍(山区的路很窄难以并排走)中欢快得像“堰沟”中的流水。
弯弯拐拐地来到一个叫“大沟”(是“九畹溪”一条很平缓的小支流)的旁边,席地而坐,边吃美食边听长者给我们讲有关“三月三节”的故事。爷爷说,这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节日。奶奶说,她娘家也过“三月三节”。务农的大伯说,农人三月正忙,“三月三”没工夫出去踏青,而是在农田里边干农活边互相“对歌”,或打情骂俏,很热闹的。
年长我40岁“满腹经纶”(考取过秀才)的远房堂哥颜复典说,“三月三”最早是纪念黄帝的节日,自古有“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轩辕黄帝的生日,自然得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在农历三月三日那天到郊外踏青、去水边饮宴甚或赋诗。我成年后读“兰亭集序”故事,方知在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有过一次历史上最著名的堂哥所说的“水边饮宴赋诗”的活动,那是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2位文人学士、社会名流,在浙江山阴的兰亭作“修禊”之会。届时,各人分坐于曲水之旁(有的学者认为那是王家豪宅内的人工河),以觞(船型酒杯)盛酒,置于水,流到谁的面前谁就掬觞饮酒并作诗,这就是著名的“曲水流觞”,此当时文坛盛事,亦魏晋之风流也。活动结束后,大家推举王羲之为众人诗作的合集写序,他于是乘着酒兴欣然命笔写成《兰亭集序》,文采斐然,其书法更是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
回头继续说故乡。感谢上苍把我降生到鄂西那样一个民风淳朴、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了每个人(包括我等孩子)的血脉的山村,即如长辈给我们讲解“三月三节”的来历,就是一次文化“灌输”;又如當地的地名“九畹乡”(又名“滋兰乡”),也有深厚文化含义,屈原《离骚》有句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在山村,人人或多或少知道些屈原的故事,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节日比如端午节和“三月三节”的来历和内涵。这并非来自于官方教化,也不完全来自于学校讲授,主要得益于各家各户一代接一代的口耳相传,这是那个闭塞的山村不变的家风。我离开故乡70余年,已届耄耋,儿时所染家风之余韵犹存于心。
我曾回过一次故乡,得知“九畹乡”已“升级”为“九畹溪镇”,我与不认识的故乡的新人攀谈,他们对于上述地名的来历都说得头头是道,谈起“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它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屈原《离骚》中的句子”,询问还过“三月三节”吗?答以:“过呀,大多数人家在那天会出去踏青,机关、学校都会组织专门的活动。”
世事变换,不变的是文化传承的家风在这里一直在继续。此次故乡行,满载而归的不是土特产,而是家乡文化传承的“学而复习之”。
令人鼓舞的是,得知广西于2014年就已将“三月三节”申遗成功,一个名气不很响亮的节日得以天下闻!
而今,我在第二故乡,“三月三”只是我一个人的节日。我设想,今后每逢农历三月三日,携带些酒食,去城市西边的一条河边,寻一人迹罕至处,啖几口美食,喝几口白干,而后斜躺于沙滩,望蓝天白云,听流水潺潺,发思古之幽情,怀家风之传承,或思绪纷飞如天马行空,或情动于中怆然而涕下———是“三月三节”把我的幼年与老年完整地串联了起来,岂能不感慨良多。
“三月三节”这样一个地域性节日或许很难在全国推广,那么踏青呢?阳春三月,何妨相约走出去踏青!踏青成习,顺便“曲水流觞”一下,那样,离“三月三”节的全民化就不远了。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无论何地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