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脚步,静心思索
2018-05-14李伟明
李伟明
5月的一天下午,应刘爱平校长之邀,在赣州四中参观校园文化建设。一路上,不断有学生向校长问好。走到操场边,一个手提塑料袋的小伙子拦住刘校长,自我介绍是市区另一所中学毕业的学生,如今已经读完大学。小伙子说早就从媒体上熟悉了刘校长,然后从塑料袋中取出两本书,说本来是想请作者、赣州四中黄瑛老师签名的,但刚刚打听到黄老师已退休,希望刘校长能告知联系方式。
小伙子翻开书,我注意到,他在书上做了不少记号,可见读得很认真。这两本书,一本是我此前读过并写过书评的《行吟》,另一本则是黄老师的新著《不再匆匆》。
很快,用了若干个夜晚,把这本“偶遇”中发现的散文集《不再匆匆》读完了。
从作者的自序以及每篇文章后面的写作时间得知,《不再匆匆》是作者第一部作品集《行吟》出版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内写成的新作,也是赣州四中支持教师出版的又一部作品。全书共48篇文章,大致按题材分为四辑。作为一部作品集,涉及内容是多方面的,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也可以說笔墨聚焦最多的,是作者关于教育的反思。
黄瑛老师不是个仅仅满足于“教书”的老师。从这些随笔中可以看出,她对“教育”的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正是基于这些视角,她的反思便有了颇具现实意义的价值。
她写了不少生动甚至离奇的故事,当然离不开生动活泼的人物(尤其是第一辑)。这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故事,真实可感,在作者的叙述中,让人对所谓的“差生”以及考试分数之类重新思量并有了全新的认识。敢于在雪中独自攀登峰山的芸儿(《“热血积极向上”》),学习成绩也许不是特别好但很阳光很热忱很能干的庆儿(《放学路上》),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分数”之外,让人看到了作者更大的关注点,也体现了作者对各类学生的真切关爱。
作者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反思教育,使多篇文章因此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谁帮我打电话?》一文,从路遇一个小女孩求路人打电话这样的小事入手,告诉学生碰到困难时该如何求助,角度新颖,既是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对“不和陌生人说话”之类的流行观点的当头棒喝。《无法远离尘嚣》由一个读书多、爱插话的学生引发“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思考,并由此想到“如果一味鼓励孩子们阅读,老师和家长不跟上脚步也是不行的”。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没有过多的说教,平静从容地讲完了一件事,自己所持的观点也就水落石出了。
作者对教育的拷问,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特质。关于“吃苦”,作者的观点别出心裁———在《“吃苦”不是万能法宝》一文中,作者通过几个故事给出不希望传递“苦难崇拜”的观点,而且认为:过分单一的“吃苦理论”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而我们希望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而快乐的民族。读至此处,不禁感叹:一个优秀的教师,正是需要不断地把思维触角深入到那些被人们“习惯”得近乎麻木的角落,这样才能把“教书”和“育人”完美结合起来。
思索教育问题,俨然成了作者的惯性思维。《暑假,蝉声中》本来是一篇写得很“散”的随笔,然而在“东拉西扯”中,作者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想到教育,而且从“大地”出发,打出了精妙的比方:“大地如此,教育也是如此,学校和家长把学生所有的时间都占用掉,用来灌输各种应试知识,往往会造成知识的洪灾、旱灾,会造成精神荒漠。”“对学习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一定要留有大量的毛孔———空闲时间,让他们阅读和进行各种生活体验。这样他们的土地才能滋润富饶。”
黄瑛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硕果累累,在“功成名就”即将退休之际,主动“放慢脚步,不再匆匆”,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这些闪光的心得体会成了她的另一个重大收获,也让读者再次看到了一个资深教师对教育的特殊情怀。本来,我觉得集子里的个别篇章叙述平淡,充斥了较多的生活琐事,欲就此批评一二,但想想书中已饱含了诸多精华,即使偶有平淡处,也不宜苛求,那就略过不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