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京都乘公共汽车

2018-05-14商子雍

杂文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投币公共汽车京都

商子雍

在日本呆了半个月,大半时间是在京都。住在一家民宿里,安全、安静、干净、舒适;当然,最让人开心的是,比住星级酒店便宜许多。每天早晚两餐自己料理,吃得可口,且少花了不少日元,节约;白天则非常随意地逛景点、逛卖场。这种没有什么具体目标的休闲,真是逍遥自在。

不过,要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有一种元素必不可少,这就是交通。景点、还有卖场,距离那个临时的“家”,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路程,怎么去?走路,当然可以,只是70大几的人了,再加上时值盛夏,走得气喘吁吁、满身臭汗,可就既不逍遥、也不自在了。包上一辆小轿车东奔西走,那无疑再好不过,但休闲成本超过了预算,浪费,也不可取。思来想去,最实惠的办法,还是乘公共汽车,和在西安的日常出行方式一样。

说一样,其实也有些不一样。一样的仅仅是出行方式,再加上京都的公共交通和西安几乎一样的四通八达、乘坐方便。而不一样的呢,则是乘坐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内容。

首先是乘坐以前的准备工作有简有繁。在西安,偶尔也需要去当地某个不曾去过的地方,这时就须上网查一查,看应该坐几路车,在哪个站上、哪个站下。在京都呢,头一天晚上一定要调出相关地图,把第二天要去的地方在哪一路公共汽车的沿线,是不是还须中途转乘另一路车,以及要上车、下车的站,全都搞得一清二楚,第二天照着这个路线图把车上对,就万事大吉。或有人问:万事大吉?你不通日语,难道不怕坐过站、下错车?这个嘛,不是问题。京都公共汽车报站的电子屏幕,都有汉字显示;主要线路的语音报站,也有汉语服务。

其次,京都公共汽车的车况,要好过西安,不但车新,而且车先进。最突出的一点,是车门打开后,非但没有台阶,而且车身微微向一侧倾斜,方便乘客直接走上车来,轮椅也可以顺利上车。车的减震功能相当可以,偶有颠簸,并不会让乘客有不适之感。至于冷气开放,祛除炎热,就更是不在话下了。

还有,在西安乘公共汽车,是前门投币(或刷卡)上车、中门下车,京都则是中门上车、前门投币(或验卡)下车。后者的好处是,乘客上车后向左右两个方向分流,比较科学合理。再者,京都的公共汽车,车厢前半部的10个座席,有8个都是老弱孕残的优先席和轮椅乘坐者的席位,所以,中、青年乘客上车后基本上都是自觉向车厢后部移动,而行动相对不便的乘客集中在车厢前部,下车比较容易。附带多说一句,我不曾目睹轮椅登上公共汽车的情况,但受制于车厢里的有限空间,估计可以上车的轮椅恐怕必须是折叠型的吧!

第四,西安乘有空调的公共汽车,投币2元,刷卡1元;京都乘车,投币230日元,折合人民币十好几元,太贵了,特别是我在西安享受老人免费乘车的福利,已有好多年,这一次在京都,每一次把230日元硬币投进收款箱,都感到心痛。当然,比照日本国民的收入,这个票价也许并不算贵,况且,对本地居民、对外来游客,京都的公共汽车也有诸多优惠,像我们,就曾经购买过一日乘车卡,600日元一张,在一天时间里可以无限次乘车。

在京都乘公共汽車,最让我感慨良多的,是车厢里的文明氛围。前边我曾经写道:“车厢前半部的10个座席,有8个都是老弱孕残的优先席和轮椅乘坐者的席位,所以,中、青年乘客上车后基本上都是自觉向车厢后部移动。”并且,这些为弱势者专设的席位,就是空着,常常也不会有人去坐;就是坐上了,也是一见有老弱孕残者上车,便立马起身并迅速远离座位,让该坐这个座位的人安然就座。我曾经见到一位小姑娘(好像是中国大陆游客)给日本老太太让座,老人接受了礼让,但却非常谦恭地反复道谢,显得很有些局促不安。事后听在京都生活多年的一位哈尔滨人说,日本老人自立精神比较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所以在接受帮助和礼让以后,反倒会产生不自在之感———原来如此!

在京都、大阪的半个月里,也时不时上网,了解一下西安的新闻。得知就在这一段时间里,有两位老年西安女性,在公共汽车上撒泼骂街,语言肮脏、行为乖戾,原因是没有人给她们及时让座。骂人骂得如此劲头十足,身体不错啊,不会连在公共汽车上站上几站路的能力也没有吧!为了一个座位,至于如此为老不尊吗?看来,尽管西安的公共交通,已经几乎和京都一样四通八达、乘坐方便了。但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在形而上层面变得更加文明,却依然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投币公共汽车京都
京都湾处
投币畅饮(图片故事)
跌跌撞撞的公共汽车
京都好咖啡
不一样的公共汽车站
坐公共汽车不在车上玩耍或跑跳
放飞诚信的白鸽
京都访古记
“微”生活 发现·秋韵京都
奇妙投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