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供版图书”随想
2018-05-14张桂辉
张桂辉
很多人都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图书的载体形式也在发展与变化。时至今日,除了纸质图书,电子图书也应运而生了。但不少人未必知道,曾经有过专供部队的“军供版图书”。实话实说,我也是最近读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图书进入战争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才“首开眼界”的。
1940年10月,大约有1650万美国青年陆续应征入伍。由于美军物资、装备的极度短缺,大大影响了士气。为了化解这个不利因素,美国不仅组织了“胜利图书运动”,以抗议纳粹焚书事件,而且美国图书协会与美军还展开了一个非比寻常的“军供版图书”项目———给参战美军提供小巧、轻便的特制平装书,为战场上的士兵们带去精神食粮与慰藉。截至二战结束,该项目共出版了1200种不同主题、共计1.2亿册的军供版图书。可谓品种丰富、数量巨大。这些图书,不单成为士兵珍贵的精神食粮,而且成了鼓舞士气的战略举措。
当年,《纽约时报书评》曾经刊载过一篇关于军供版图书的特写。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堆成山一样的书———都是好书,包括经典著作、当前畅销书、历史、传记、科学以及诗歌———正在分发给我们驻扎在海外的部队,这是在美国图书出版商和陆军部、海军部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安排……”
这些精心“安排”的“精神食粮”,成为军人的最爱。不论前线后方,无论何时何地,士兵们一旦有空,就会埋头读书。整个战争期间,军供版图书为精疲力竭、疲乏困顿的官兵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几年后,1944年5月下旬,在进军诺曼底之前,“战士们把一包包雪茄捡起揣进衣兜里,手里抓满了糖块,但是,所有这些东西中,最受欢迎的是‘军供版图书。”据当年“特殊服務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忆,在气氛极度紧张的集结地,“对许多人而言,图书是唯一能够缓解他们紧张情绪的东西”。实践证明,“‘军供版图书成为军人可以携带的重量最轻的武器”。
战胜自己,才能战胜敌人。如果说,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图书是军人战胜自己的“轻武器”,那么,在风和日丽的生活中,图书无疑是人们提升自己的“推进器”。只可惜,直到今天,这个道理似乎并非人人都懂。直观的表现是,读书的“内动力”不大、“紧迫感”不强。以犹太人为例,其推崇的一个理念是:“祈祷的时间要短,读书的时间要长。”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犹太人每年的书籍阅读量排名世界第一———人均64本。比较起来,我国年人均读书量,却要少得多。2017年4月18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仅增加0.02本。
朱熹有几句与“家”和“本”有关的名言———“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在他的出生地———福建省尤溪县博物馆里,至今存有这“四本”的朱熹手迹板联。“本”者,根本、资本是也。朱熹把“读书”摆在四者之首,是有理由和讲究的。古往今来,任何个人,热爱读书,未必能够“起家”;不爱读书,定然很难“起家”。即便勉强“起家”了,也难以持久,更难以发达。
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我理解,善于读书,如同点燃火炬;勤于读书,好比积累能量。如今,时代不同了,科技进步了,随着信息数字化和互联网传播媒介的日渐成熟,人们既可随心所欲翻开图书阅览,也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浏览。只是,浏览如同“快餐”,“充饥”或许可以,“营养”则谈不上。
香港电台知名主持人梁继璋在《与儿书》中写道:“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读书也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当年,“军供版图书”提升了美国军人的精气神,使他们获得了润物无声的滋养,赢得了来之不易的二战胜利。今天,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唯有重视读书、善于读书,才能在奋斗打拼过程中,不断扩充正能量,有效提升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