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廉者,政之本也

2018-05-14雨凡

杂文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晏婴俸禄赏赐

雨凡

晏婴,字仲,尊称晏子,春秋后期齐国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其思想、言行、事迹主要记载于《晏子春秋》中。晏婴认为,“廉者,政之本也”。把“廉”当作为政的根本、政治的根本,从而形成了“廉政”一词。

廉之谓公正。史载,齐景公有一次问晏婴:“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意思是:要想做到政治廉洁而长久运行,他的行为应该和什么相似?晏婴回答:“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大意为:廉政要像水一样清。清清的水很美,如果它浑浊了,则不会有好的前程,就会把它经过的地方都污染了;如果它是清清的,那么在它所经过的地方,会把一切污浊的东西都清除掉。这是我国历史上对“廉政”一词最早的理解。

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晏婴进一步提出:“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廉之谓公正,让之谓保德,凡有血气者,皆有争心,怨利生孽,维义可以为长存。且分争者不胜其祸,辞让者不失其福。”意思为,廉洁,是为政的根本;谦让,是美德的主体。廉洁也是公正,谦让是一种美德。凡是血气方刚的人,都有争胜之心,蓄积财货就会生出灾害,只有正义才可以长久保存自己。喜欢纷争的人,他的灾祸就会不断,谦让的人才不会失去福分。

洁身守道。晏婴不仅提出“廉政”的概念,倡导以“廉”治国,还是“廉政”与“廉洁”的实践者。晏婴提出:“故圣人伏匿隐处,不干长上,洁身守道,不与世陷乎邪,是以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大意是:高尚的人隐居,不去为某种(个人)目的去求见君上,洁身以守道,不与世人一同陷于邪恶,所以地位卑微却不失道义,生活困苦却不失廉洁。据记载,晏婴为相三年,齐国政治安定,百姓富足,而晏婴仍然過着朴素的生活。平时,他吃的是普通糙米,很少吃肉食。齐景公听说后亲自去他家查看,当他看到晏婴的饭食时说:“先生的家境如此贫穷,我先前却不知道,这都是寡人的过错。”第二天,齐景公派人给晏婴送去钱和一件很昂贵的狐皮袍子。往返三次,都被晏婴拒绝了。晏婴向齐景公解释道:“您平日给我的赏赐,足够我一家老小吃穿了,并且还有多余的财物帮助亲戚朋友。您要再赏给我大批的钱物,我收下并拿去救济百姓,那是拿您的赏赐为我自己买好名声,廉洁的臣子是不能如此行事的;如果我把您赏赐给我的钱物藏起来,就成了不仁不义的人,明智的臣子也不会做这种愚蠢之事的。因此,我无论如何不敢再接受您的赏赐了。”齐景公见晏婴再三拒绝,只好作罢。

不持利以伤廉。“不苟合以隐衷,可谓不失志;不持利以伤廉,可谓不失行。”意为:不苟合来隐蔽忠诚,可称为不失忠;不贪求私利而妨碍廉洁,可称为不失行。晏婴把“行廉而不为苟得”作为一种高尚品德的内涵而固化。

史书记载,晏婴晚年退休,请求齐景公把自己为相的食邑俸禄交还给国家,齐景公不答应。晏婴说:“我听说古代侍奉君主的人,都是权衡自己的道德然后决定俸禄的。道德淳厚就接受俸禄,道德微薄就归还俸禄。这样做,一方面是彰明了君主的声誉,同时也是为了促进所有官员廉洁。现在,我年老体衰,不能像壮年时那样为国家效力了,却仍然享受原来为相时丰厚的待遇,这就是在掩盖君主的贤明,而纵容下边的官员贪婪啊!”最后,晏婴坚持交出了食邑。

猜你喜欢

晏婴俸禄赏赐
忠直不迂
——晏婴(二)
西夏赏赐制度述略——以律令为中心
晏婴三拒齐王赏赐
北宋赐茶初探
清朝赏赐琉球国王及其来华使节制度初探
俸禄的标准
学识与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