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CT开路保护装置设计

2018-05-14王萍张俊张兴鹏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单片机

王萍 张俊 张兴鹏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高灵敏度多功能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保护装置,阐述了系统硬件设计方案,提高了电流互感器开路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开路保护装置;单片机

中图分类号:TM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8)02-0011-02

1 引言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作为一种测量和保护器件被大量使用,保证CT的正常运行尤其重要。在实际中,CT二次侧开路会引起过电压,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等,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1]。大多数专用的CT二次侧开路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存在误动作隐患,影响CT二次侧回路其他装置的正常运行[2]。本文结合现场经验,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CT保护装置设计,希望进一步提高现有CT的性能。

2 系统设计方案

目前,CT的开路保护装置大多选用光耦作为故障判断器件,输入到保护动作触发电路的信号为高低电平信号,在CT开路时无法记录故障时刻电压和故障电压波形,从而不能判断故障是否可能对与CT相关器件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坏,不利于装有CT整套设备的故障排查[3]。本文设计一种多功能CT开路保护装置,选用AT89C51单片机,硬件电路包括信号采样、执行保护、液晶显示和故障复位电路,如图1所示。

2.1 信号采样电路

如图2所示,输入电压经分压电阻R1与R2,与二阶RC滤波器相连;分压电阻R2上并联一个TVS管,保护采样电路;二阶RC滤波器与信号输入放大器相连,通过信号放大器电路中接入的抬高电压VRef,将采样输入电压抬高,实现对交流信号的采样;信号输入放大器输出经二极管保护电路与单片机AD采样引脚相连。

副边绕组输入电压经R1与R2分压后,R2上的电压经二阶RC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再经信号输入放大器电压被整体抬高,抬高电压幅值为VRef,信号输入放大器输出经二极管钳位保护电路,输入到单片机AD采样口,通过单片机编程计算出副边绕组实际输入电压。

计算原理如下:保护器的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VRef将输入的交流电压抬升至零伏以上,保证了在为负电压值时单片机仍可以正常进行AD转换工作;输入到单片机AD采样口的电压值为。由此推导出CT二次侧实际电压与单片机AD口电压的关系为。

2.2 执行保护电路

如图3所示,VCC为驱动电源,经电阻2R与光耦输入正端连接;单片机输出口接光耦的输入负端;光耦输出一端经电阻1R接双向可控硅的门级,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门级以外的两个引脚分别接输入端和公共端。CT正常工作时,副边绕组输入电压较低,单片机采样得到副边绕组输入电压值低于启动值,驱动电路中的单片机输出高电平,光耦中的三端双向可控硅无法导通,CT短路作用的双向可控硅门级无驱动信号,不进行保护动作。当CT开路,副边绕组输入电压很大,单片机采样计算得到副边绕组输入电压值高于启动值,驱动电路中的单片机输出为低电平,光耦中的三端双向可控硅导通,驱动CT短路作用的双向可控硅門级信号,双向可控硅进行保护动作。

2.3 液晶显示电路

显示部分采用LCD液晶显示屏,显示内容有:故障相、故障时刻电压值、故障时刻前20ms电压波形(包括故障时刻)及总故障次数。当单片机检测到CT开路,记录故障相、故障时刻电压、及故障时刻前20ms波形(包括故障时刻)。

2.4 故障复位电路

如图4所示,图中VCC、GND与VCC1、GNDA两组电源直接通过共模电感连接。VCC1与电容正极连接,GND与电容负极连接;电容正极经电阻SW_R1与复位按键SW的1、3脚及外部复位接口的1脚连接;复位按键SW的2、4脚及外部复位接口的2脚与光耦输入端的正极连接;电容的负极与光耦输入端的负极连接;光耦输出端集电极接单片机的输入口,同时经上拉电阻SW_R2接电源VCC;光耦输出端发射极接GND。外部复位接口处于断开状态并且未按下复位按键时,光耦输入端正极悬空,光耦不工作,其输出端相当于断路,单片机输入口输入高电平;当外部复位接口处于短接状态或按下复位按键时,光耦器件工作,输出端相当于通路,单片机输入口输入低电平。单片机判断该引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复位内部各状态量的状态至初始化状态,故障指示等被清除。

3 结语

本文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CT保护装置,对整个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分块设计,含有信号采样电路,执行保护电路以及液晶显示、故障复位电路,并对各模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经过调试证明,该CT保护装置能够实现记录故障时刻电压和故障电压波形,当CT开路时,能瞬时将CT二次侧接口短接,避免产生过高压对仪器设备造成破坏及对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影响,灵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汤耀景,徐惜琼等.对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预防方法的研究[J].电工技术,2017,10(A):14-15.

[2]梁康.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缺陷的危害及预防探究[J].电子制作,2017,12:95-96.

[3]周启明,陈铁等.基于STM32智能CT二次侧开路保护装置的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2,49(8):75-88.

猜你喜欢

电流互感器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小议PLC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及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平衡控制系统设计
Microchip推出两个全新PIC单片机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