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2018-05-14黎加厚

记者观察 2018年4期
关键词:机器学会人工智能

作者介绍: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教育部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编者按:“人工智能”继去年首次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引起热议后,今年再次成为两会热议的焦点。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教与学?如何影响我们的教育观?未来的孩子要如何与机器相处?于是,我执笔写下了这封给孩子未来的信。

人工智能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

孩子,看到你甜蜜的笑容,我们看到了你美好的未来。我要告诉你,你真幸运,目前和将来,我们国家正在发生许许多多新的变化,将会改变你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我们的教育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也会在这个变化中成长。

最近,国家正式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意味着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史上,中国将有机会实现换道超车,人工智能将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在你成长的每一天,都会看到我们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你未来看到的,我们这一代人根本想象不出来,就像我们的上一代人,根本无法想象现在上街买菜扫码付钱的生活情境。

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一批著名科学家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探索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让机器像人一样认知、思考、学习和工作。没有想到进入21世纪后,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不久前,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发布了《抓住机遇: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报告》,推出了“人工智能影响指数”,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对全球GDP增长的影响:到2030年全球GDP将增长14%,相当于15.7万亿美元,超过了目前中国与印度两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之和。普华永道分析师认为,中国将是人工智能的最大受益者,GDP将增加到7万亿美元,甚至超过美国。

一个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将会导致整个社会结构性变化。牛津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20年后,也就是你读大学的时候,人工智能的普及将导致整个社会制造业、服务业的大量工作被机器人和智能系统替代,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知识技能型转向创造设计型,蓝领和白领劳动者的数量将减少11%~90%,现在许多传统的、热门的职业已经不存在了,你童年在学校学习的许多东西早就没用了,你会面临很多新兴的行业、新的技术和新的机会。

那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习方式与现在也大不相同。那些简单、机械、重复和有规律可循的工作将逐步被人工智能替代。计算机无法替代的,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那些能力,诸如创造力、想象力、共情感、胸怀和远见等。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类劳动从低层次思维到高层次思维将逐步被机器替代:到本世纪20年代,那时你已经上幼儿园,人类的很多智慧型劳动会被人工智能的机器替代。例如,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飞机和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上市;到本世纪40年代,那时你已经大学毕业,许多现在需要人类智慧和想象力的工作已经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替代了,比如同声传译、速记员、银行柜台的出纳和会计等。

教育将发生很大变化

到那时,教育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变化。例如,对人才评价的变化。你会看到,未来的教育评价,特别是高考制度,将会适应社会的进步,向更全面、更综合、更个性化方向改革;甚至有可能融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从童年到终身学习的真实性评价。

教育另一方面的变化,是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变化。大家将会看到,随着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现在的课程教材包括考试评价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人工智能可以胜任的知识技能教育,有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和机器替代。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人生的基本准备,十分重要。未来的教育发展会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改变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机器能够处理的部分将减少学习时间,降低考试难度,要求学生知道、了解即可;更多的时间和教学内容将转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动手实践等只有人类才具有的那些能力。

孩子,面对一个崭新的世界,你们这一代人的学习方式会发生变化。再过几年,你就上幼儿园了,要记住,上幼儿园不是超前学习小学数学、英语、汉语拼音,而是在游戏和玩耍中引发热爱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被那些“不输在起跑线”的招揽生源的广告语“忽悠”。记得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预测,21世纪是“创感时代”,培养下一代的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共情感、娱乐感、意义感十分重要,未来是属于那些具有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的人的。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四大支柱”

亲爱的孩子,在你的人生路上,要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不仅要与人相处,还要学会与机器和人工智能相处。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面对未来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把“教育四大支柱”的顺序倒过来,改编成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四大支柱”,供你参考。

学会做人:在你的一生中,要培养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不仅要重视做人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能力的培养,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和特长,提高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永远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

培养情感和创意要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情做起,从幼儿园、中小学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无论是课程教材还是兴趣特长、专业选择,千万记住:要重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能力的培养。孩子,想一想未来,那时候人们见面会彼此打招呼:你是人还是人工智能?你该如何回答?

学会共处:你的成长是在社会环境中与大家一起学习和生活,要培养与他人一起合作共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要从身边的人开始,对亲人、对同学、对老师、对邻居有爱心、同理心,尊敬他人,热心助人;还要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树立绿色生态科学发展理念;更要重视学会与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协调共处。

未来社会的发展不是简单地用机器替代人的重复性劳动,而是机器和人类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机器更擅长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人类应该做机器无法做的事情,相互补短,共同发展。

学会做事:在学习中你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社会实践,要培养在不同环境中做事的能力。不仅要学会自己动手实践操作,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善于协调人际关系,社会化交往沟通,团队合作,知识管理,提高组织领导力,敢于担当。

特别要强调的是,你一出生就生活在整个世界都信息化的新型时代,需要学习、掌握并能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做事,要学会充分利用计算机、云计算、移动终端和APP软件,特别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你学习和生活,这对你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学会求知:我们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深深体会到,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人生道路很漫长,从学校学习到的东西只是人生路上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在你未來的生活与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掌握越来越多的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新兴技术,这真的需要一个人终身不断学习。我们希望你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高效学习,与人工智能共同学习。

当你进入小学和中学的时候,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能够有效地掌握现行课程教材的知识技能,了解知识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掌握科学方法论,促进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重视人类独有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善于从跨学科整合的STEAM教育(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综合能力,特别要注重艺术与课程整合,提升艺术素养,这是培养想象力和创意思维最重要的方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四大支柱”是应对未来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而提出的全新教育目标,通过从现有知识技能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以适应新兴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亲爱的孩子,未来的几十年,是全国各族人民将中国梦变成现实的时代。我们将陪伴你成长,尽力帮助你,你要努力,按照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四大支柱”的方向努力,并且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在未来拥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获得幸福的生活。

摘自《人民教育》

猜你喜欢

机器学会人工智能
机器狗
机器狗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学会分享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神奇的独眼机器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