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皮火车上,每一碗泡面都值得认真对待

2018-05-14

记者观察 2018年4期
关键词:王二小乘务员绿皮

每年高铁都以数千公里的速度在全国延伸,打通东西南北的稠密城镇,拉近远方与故乡的体感距离。相比之下,那些速度不足高铁五分之一的绿皮火车,仿佛游离在历史的进程之外,独自穿行于人口稀薄的深山腹地。

不过对于沿途生活的村民、学子及打工者而言,这趟驶自上个世纪的“特慢列车”,依然是他们出行时最优的、甚至唯一的选择。

行驶中的普速列车

4岁的雨欣向隔壁车厢张望,她和妈妈刚离开黄陵县的奶奶家,一起坐火车回蒲城的家

火车上的美食哲学

7005次列车的乘务员形容这是一趟“公交火车”:票价最低1元,12小时的旅程间隔着三十余个站点,近一半都不会在12306订票网上显示。

乘客大多是沿线乡镇的居民,还没养成手机购票的习惯。他们通常掐点来到站台,像等公交车一样等待火车,登车后再从乘务员处买一张没有座位号的车票。那些反复搭乘的旅客,甚至对发车时间改了几回都了如指掌。

上车后,26岁的胡换换从满满一袋零食中挑出几样摆在桌上,奶茶的香甜飘到了三、四个床位之外。这些零嘴将陪她度过将近12个小时的旅程,直到在终点西安站与男友重逢。

临近中午,乘务员推着食品车穿行而过,偶尔得到几位乘客的垂询。在大部分精打细算的旅客眼中,自带的桶装泡面才是火车上不可撼动的头牌。滚烫的热水落下,调料包的香气腾空而起,撩拨着车厢内每一个饥肠辘辘的中华胃。

而在火车老饕的眼中,每一碗泡面都值得认真对待,配花生、配香肠、配啤酒,丰俭由人。不过,只有将叉子利落地固定在碗盖与碗沿之间的,才是生活的行家。

陕西口音的大爷把套着塑料袋的大布包紧紧贴着身体,放在靠窗座位的最内侧,里头装着出门前包好的家乡油糕,软糯滚烫,准备捎给省城的儿女。

拿到钱就给孩子看病

在12306的时刻表上,黄陵站到孙镇站之间是一段两个多小时的空白,这段旅程被一个又一个昏暗的隧道串联。微弱的4G信号逼迫人们寻找古老的娱乐方式,比如分享自带的烙饼和家长里短,在不断变化的面孑L和口音中串起十里八乡的微型历史。

澄城来的党大爷兴致勃勃地列举了南方各省份的开国元勋,又担心年轻的乘客对此不感兴趣。不过在下车前,他特地腾出拎着行李和塑料水杯的手,与邻座小伙郑重告别。

站台上五块钱一根、冒着热气的玉米棒,也是旅途中的抢手货

客车抵达钟家村站,乘客一拥而上

36岁的薛小云与年纪相仿的女乘客在站台就攀谈起来,上车后顺势坐在一起。对方说起意外瘫痪的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她的眼眶也跟着泛红。

薛小云急忙转换话题,没提及自己同样艰难的人生境遇。早年间,她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早早辍学,带着父亲和奶奶从新疆远嫁绥德,近几年生活才有了起色。

这般热络的对话在火车上并不鲜见。相同的起点或终点,相近的口音与年龄,互相搀扶着走过站前的陡坡,城里的见闻,生活的悲喜,都能成为打破沉默的契机。

人们在萍水相逢的车厢里交换短暂的宽慰,下车后再各自奔赴忙碌的人生。

客车停靠在“苹果之乡”洛川,附近乡镇的果农常搭乘火车来此干活

“拿到这次的工钱后就不再去西安”,一直在西安做装修工的王二小,刨去吃喝一年能攒下两万元,全都用在了给6岁女儿治疗脑积水上。前前后后花了十多万,女儿仍不能开口喊一声“爸爸”。王二小再次坐上这趟开往西安的列车,是为了追讨去年被拖欠的一笔工钱,“拿到钱就给孩子看病。”

出门讨薪的王二小

蹲在车厢连接处的杨雷,和快手里的东北主播留着同款发型。屏幕中的男子在10万名粉丝围观下表演站立劈腿失败,杨雷也看得目不转睛。

他自己的直播账号叫“MC阿雷”,粉丝五十来个。早年想尝试做直播,无奈没挣到钱,于是改行做配送。不过山不转水转,这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已月入过万。

喜欢看快手的杨雷

短途出行的刘梦园,只坐一站就能到目的地延安。他特地选了靠车门的座位,对面是一位独行的大爷与他的轮椅。大爷不时凑过来看刘梦园的手机视频,他干脆分出一只耳机。一老一少两个陌生人,安静地凑在一起,共同观看了35分钟的《中国好声音》。

伴着泡面与汗味的回忆

自2013年起,铁路部门逐步开始了普速客车的统型工作,重新刷上綠漆的“绿皮火车”,以更新换代之姿重回大众视野。

硬卧车厢的走道尽头,挂着“请勿喧哗旅客止步”的布帘

整洁簇新的车厢,与大众印象里的绿皮火车大相径庭。只有烧煤的水壶,可以开启的窗户与没有标记的座位,仍若有似无地透露着上世纪90年代的旅途痕迹。

那时候,一代国人在政策的鼓励下走出家门,闯荡四方。正是记忆中那趟并不光鲜,伴着泡面、汗水与脚臭味儿的绿皮火车,庇护了父辈初次离家时的稚气身影。

猜你喜欢

王二小乘务员绿皮
动车与绿皮车
为王二小守墓
放牛娃
向小英雄王二小学习
光影视界
我是人
飞机的型号
远去的绿皮火车
来自天空的笑料
再见,绿皮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