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青年文职人员教学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探讨
2018-05-14魏华男姚恺
魏华男 姚恺
摘要:青年文职人员作为军校今后发展的后备力量,其教学能力培养的成败直接影响军校未来的教学质量。针对目前军校青年文职人员教学能力培养现状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四种教学能力培养对策,分别为:建立导师组辅导机制;完善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机制;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立部队代职锻炼机制。
关键词:青年文职人员;军校教学质量;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3-0028-02
一、前言
200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军文职人员制度正式建立,并于次年招聘了第一批文职人员。文职人员主要被聘用到军队编制岗位工作,履行同类岗位现役军官和文职干部的职责[1]。党的“十八大”以来,军队院校不断引进地方高学历毕业生充实到文职人员队伍中,青年文职人员比例将不断上升,这成为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研究青年文职人员任职培训的现状和不足,探索其入职后提高教学能力的对策,对保证新体制编制下军队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军校青年文职人员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青年文职人员是军校未来发展的主体。近年来,大量青年文职人员加入到军队院校教员队伍中,这些年轻、高学历的青年文职人员成为军校师资队伍变化的一大特征。比如2016年全军聘用的文职人员中,37%的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于“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高校以及爱丁堡大学、杜伦大学等国外名校的占近30%[2]。未来几年,青年文职人员的数量在军校教员结构比例中逐步上升,将成为军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提升新聘青年文职人员的教学能力成为军队院校未来发展的关键。
2.入职前几年是青年文职人员教学能力形成的关键期,青年文职人员入职后的前几年是其专业素质养成以及岗位价值认同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内,青年文职人员对军校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讲课方式、教学习惯以及师德养成等特性,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形成的。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军校需要重点关注和大力培养青年文职人员教学能力的窗口期,这段时间内的经历和经验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名青年文职人员的教学前途。
三、青年文职人员任职培训现状
1.青年文职人员任职培训现状。近年来,全军会统一为新聘青年文职人员组织为期100天的任职培训。培训末期,组织相关课程考试,对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任职培训合格证。任职培训是引导青年文职人员适应专业角色、强化职业规范的过程,但是这种培训方式也存在诸多不足,比如采取“一刀切”的短期培养方式,缺乏针对性,单纯理论教育多,实际操作训练少,所以还无法从根本上满足青年文职人员的岗位能力切实提高的需求。
2.青年文职人员岗位能力面临的挑战。(1)教育理论培训不系统,教育实践不充实。新聘的青年文职人员虽然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但大部分并非师范院校毕业,缺少教育专业的知识背景。他们懂专业知识,但是不懂如何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员。如何科学的上好一节课,不仅需要系统教育理论培训,更需要自己长时间教学实践的沉淀与思考。(2)培养机制不健全,教学资源保障不足。青年文职人员教学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培养规律。建立促进和保护青年文职人员教学能力培养的机制,从院、系、室三级,针对青年文职人员的個体素质差异,对其教学能力进行精细化培养,谋求全方位发展策略。同时,在青年文职人员教学能力提升的初始阶段,是其“教学力量”最单薄的时期,在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等方面缺乏规范性;图书资料、教学专业软件等教学辅助工具缺乏;实践经验、部队常识基本没有。在没有教学资源保障的情况下准备一堂课,结果往往是课堂内容单薄、教法单调,学员也有一种“吃夹生饭”的感觉。(3)军事素质培养不足,军事专业实践缺失。青年文职人员毕业于地方高校,虽然入职前经过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和军事文化培训,但是对部队情况及部队装备等不了解,这使得青年文职人员在专业课教学中难以将专业理论知识和部队实际、部队装备紧密联系起来,导致课堂缺少“军味儿”[3]。这项“天生”的短板严重影响了青年文职人员顺利开展军事专业教学以及科研工作。
四、提升青年文职人员教学能力的对策探讨
1.建立导师组辅导机制。新教员最开始的教学一般是从模仿开始的,选择好的帮助教员十分重要。针对青年文职人员实际承担的教学任务,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名师,组建导师组。导师组负责带教青年文职人员,从各个方面对新教师开展帮助,把教学活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业务技能传授给青年文职人员。在帮助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青年文职人员教学实践训练环节的培养,导师组对其教案编写、课件制作、板书设计、教学互动、语言表达和教姿教态六方面进行专业性的点拨指导。通过导师组辅导机制,使青年文职人员迈出从教学“新手”向教学“老手”转变的第一步。
2.完善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机制。对青年文职人员实行教员授课资格证制度,即入职后的第一个学期,不安排教学任务,指定名师作为其导师并明确导师职责,也要明确青年文职人员的任务。这段“空白”时期内,院系要紧扣教学能力培养这个主题,安排青年文职人员跟随名师听课、指导学生实操、带队实习等任务,练习说课、备课、试讲、板书等教学基本技能。期末,由相关教务部门组织青年文职人员进行试讲,试讲合格后方能取得校内授课资格。青年文职人员授课资格制度,一方面使其接受系统全面的教学能力培训;另一方面,使其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自我完善,促使其从“学员”向“教员”迈进。
3.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旨在通过搭建一个院级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把一些最基本的教案资料、课件模板、专业软件、媒体素材、优秀网课等提供到平台上进行共享。通过学习和运用平台上分享的教学资源,青年文职人员可以尽快登上讲台授课,达到军校的合格标准。同时,机制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青年文职人员的教学能力培养起点,提高了培养效率,帮助他们从“新兵”向“老兵”迈进。
4.建立部队代职锻炼机制。建立部队代职锻炼机制,让青年文职人员像现役文职教员一样了解部队情况,了解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掌握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现状及训练情况,从而使青年文职人员可以更加准确的确立自己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将理论知识与部队需求紧密结合,更好地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让他们姓“文”更姓“军”。
五、结语
青年文职人员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个人与军校共同努力,这是个人进取与军校制度导向共同作用的过程。它不仅是青年文职人员个人的事情,更是军队院校教学质量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随着军队和国防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急需进一步关注和思考青年文职人员教学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Z].
[2]陈丽娜.2016年度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结束[EB/OL].军队人才网,2016-06-23.
[3]徐婷,涂群章,刘斌.军校非现役文职教员专业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