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烟袋里看风俗

2018-05-13侯波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8年12期
关键词:烟袋民族特色毒蛇

侯波

每年的12月3日是滿族的颁金节,即满族人庆祝丰收、奖励种田人的传统节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我对在这片土地上发祥的满金文化十分感兴趣。于是,2018年我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来到节日举办地黑河市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小乌斯力满族村参加了这一活动。

在满族村,我被悠车、雕花枕头柜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所吸引,但让我最感兴趣是一户人家墙上的贴画——一位身穿镶金边大红棉袄、头戴黑色额带子的姑娘,嘴里叼着半米长的大烟袋,盘腿坐在火炕上,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对接绕过大烟袋杆,中指和无名指分上下支着大烟袋杆……烟袋在她手中拿捏自如,一看就是烟龄不短的老手。

见我看得认真,这家的主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走了过来,指着那幅画说:“小伙子,这是‘东北三大怪之一——大姑娘叼个大烟袋。有意思吧?”

说完,老人又给我介绍起了另外“两怪”——“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这“两怪”已是见怪不怪,只是为什么过去女人会把叼烟袋当作潮流来追捧呢?

“现在看来,这都是陋习,但它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老人介绍说。满族人过去靠狩猎为生,夏季,茂密的森林里常常有毒蛇、蚊虫出没,狩猎的满族人发现抽烟吐出的烟雾会使毒蛇、蚊虫惧怕,不敢靠近。另外,烟灰还可以杀菌止血。因此,烟袋就成了人们手中的常备物品。

等到了冬天,滴水成冰,大雪封门,人们无事可做,男女老少便窝在炕上唠嗑。男人抽烟抽惯了,影响着女人也跟着抽,一来二去,形成了男女老少尽抽烟的风俗。

“说白了,就是过去的人没什么好的消遣方式,就把这烟袋当成了宝。但是,现在不管是大姑娘还是老太太,能玩的花样多着呢,早就不兴叼烟袋啦!”老人的声音里透着喜悦。

确实,如今的人们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增多,健康、科学、时髦的休闲方式取代了过去那些落后、不良的消遣。年轻人追求时尚,商场、电影院里到处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小朋友也不会寂寞,淘气堡、动画片是他们的最爱。就连我回到农村老家,也发现喝酒、赌钱的人少了,在家刷新闻、看视频的多了,不仅解闷儿还能涨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走啊,小伙子,我领你看看现在大姑娘们都玩儿些啥。”老人的一句话打破了我的沉思。推开房门朝前走,只见广场上身穿民族特色服装的男女老少正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跳着舞呢。

我被他们的激情所感染,跟着老人融入这份欢乐之中,一起创造着这片土地上的新风俗。

猜你喜欢

烟袋民族特色毒蛇
神探烟袋王
鼓楼旁的斜街
毒蛇自毙的启示
毒蛇自毙的启示
穿着校服去上学
马连良戏中的烟袋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
智断烟袋
毒蛇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