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揭开中国钾肥工业的新序幕(1958-1990)
2018-05-12中国农资吴江黄敏
□《中国农资》记者 吴江 黄敏
“盐湖股份”的开发史就是中国钾肥工业的创业史。经过60年的艰苦创业,中国钾肥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土到洋、从弱到强,每一次提升都凝聚着盐湖建设者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盐湖人用自己的“中国梦”和时代使命感谱写了感人至深的创业之歌,铸就了中国钾肥工业名留千史的“民族榜样”。细数盐湖工业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创业、改革、跨越和创新四个重要阶段。
1986年5月,青钾一期工程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钾肥厂成立,实现中国钾肥零突破
可能很多人阅读过无数对于艰苦创业的描述,但是“盐湖”的创业肩负了太多的使命。创业之初,打破“零钾”的历史使命让“盐湖人”无暇叹息。
1958年初,青海省委向化工部请示筹建察尔汗钾肥厂,得到了化工部领导的同意和大力支持。青海省委决定以省盐务局为基础,抽调干部,招收工人,筹建察尔汗钾肥厂。省盐务局接到命令后,首先成立了察尔汗钾肥厂先遣小组,由省盐务局的4名干部和茶卡盐场的15名捞盐工组成。当时的察尔汗盐湖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脚下无黄土、河里无淡水,条件极为恶劣。几经探索,先遣小组采用“热法熬制”钾肥的方法生产出了氯化钾含量达到50%左右的钾肥样品。青海省委领导见到样品后很快做出决定——察尔汗钾肥厂正式成立。
当生存空间被压缩,当生命延续日益艰难,“盐湖人”在盐砾重压下依然渴望那一丝洁白的盐花。这是共和国钾肥“长子”所必须要经历的磨难和历练,因为百废待兴不仅需要工业的大干快上,中国农业同样亟待快马扬鞭。
一声令下,八方支援,新招收的4789位工人很快到达了察尔汗盐湖,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工人们逐步掌握了有关制取钾肥的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勤俭办厂”的建厂思想指导下,工人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没有淡水,要到几十公里外拉运,并定额分配;没有房子,几十个人睡一顶帐篷;没有生产钾肥的机械,硬是用铁锹、铁耙、铁锅、铁桶等工具,土法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钾肥,就在建厂当年实现了生产950吨钾肥的伟大壮举。
“中国钾”诞生那一刻,“盐湖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热潮中受挫,干部工人苦续钾脉
然而,“中国钾”的成长注定命运多舛。
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暂时的苦难。1961年全厂缩编减员,撤销原有的生产建制,大量裁减干部、工人,一时间,近3000名干部、工人陆续被裁减回乡。1961年12月,青海省察尔汗钾肥厂归属海西州化工局主管,更名为“青海省海西州察尔汗钾肥厂”。到1962年底,全场只剩下356名职工,轰轰烈烈的盐湖开发大业,一时走向了低谷。1963年全厂职工只剩下240人,而当年又意外地在达布逊湖边发现长出的大面积光卤石,全厂干部、工人一起出动,不分昼夜地进行抢矿,保证了全年生产用矿。这一年共生产钾肥1000吨,产品质量由含氯化钾50%一下提高到80%-90%,盐湖人怜惜地将它称之为“精钾”。
1964年,察尔汗钾肥厂引进冷分解洗涤法工艺,开始了半机械化车间的自行设计和制造;1964年,螺旋分解机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生产精钾1000多吨,粗钾2000多吨;1966年盐湖上诞生第一座钾肥生产车间,年产达到2万吨,虽然设备比较落后,盐湖人还继续在建设的道路上探索和追求他们的梦想。
六年时间,盐湖人已然成长为共和国值得的钾肥“长子”。然而,盐湖人进军钾肥事业的脚步从未停歇。
机械化生产,树立中国钾肥工业里程碑
1968年,针对半机械化车间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盐湖人着手进行了设备改造和配套设计。此时,盐湖研究所研究出了浮选工艺制取钾肥技术。同年,厂里将冷分解洗涤车间扩建为年产1万吨的冷分解浮选车间,于1969年正式建成投入生产。我国首次引入浮选法生产氯化钾的工艺,使察尔汗钾肥厂开始向大型生产企业发展,钾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迈进。此后察尔汗钾肥厂引入鸭嘴式采矿机,比人工效率提升了七八倍,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中国钾肥工艺从落后的土法生产,到采用先进工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时间来到1978年,盐湖人又对产品干燥系统进行自主研究,并取得成功,加速了察尔汗钾肥厂工业化和机械化的进程。特别是1982年建成冷分解浮选法四万吨装置,成为当时中国钾肥工业的里程碑,更将“青海盐湖”打造成为我国钾盐产业的“黄埔军校”。不久之后,盐湖人开启了中国钾肥工业大规模生产的序幕,并为后续百万吨级钾肥决策提供坚实基础。
从1958年开始到1990年,历时32年,“盐湖人”却完成了世界钾肥强国上百年的发展磨砺。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察尔汗钾肥逐步实现了从手工操作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的转变,奠定了我国钾肥工业的基础,揭开了中国钾肥工业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