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由技击到养生的历史演变与特征
2018-05-12汪文忠
文/汪文忠
太极拳作为近两百年来的一种新生拳种,在历史发展中也有着它自身的规律。太极拳的技术发展延续了由长拳到炮捶、由炮捶到太极拳(即十三势)的名称和技术风格上的演变,晚清开始走向成熟,民国时期盛极一时。可以说,太极拳源于长拳,传于炮捶,成于十三势。笔者以为,太极拳的创始并不能局限于某一个人的身上,它应该是在继承和发展民间及军队中各种拳法的基础上,结合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并汲取了阴阳、五行及中医的经络学说,发展而成的一种内外兼修的新型拳种。如顾留馨所说,太极拳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步法的协调动作同“导引”、“吐纳”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整体的、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而在太极拳传播及演变中,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根源,是各派太极拳的母体。关于陈家沟何时开始练太极拳的问题,说法不一,但据史料明确记载的是从第十四代陈长兴(公元1771—1853年)开始的。他在祖传老架套路的基础上,将太极拳套路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成为现在的一路、二路(又名炮捶)。所以,现在盛行的太极拳应是在陈长兴、杨露禅、武禹襄及其众多传人的辛勤耕耘下,最终成为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名闻中外的优秀拳种。
一、陈氏太极拳发展及拳法特征
1.陈长兴时代的社会背景
陈长兴(公元1771—1853年)生于乾隆末年,经历了嘉庆、道光之年,卒于咸丰初年。经过康乾盛世的清王朝,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已开始逐渐走向衰落,“清朝吏治腐败、军备废弛,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农民反抗斗争此伏彼起”。而此时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就是白莲教起义,白莲教是一种民间秘密结社,尤以湖北、四川、陕西起义最为激烈。在平定白莲教之后不满十年,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又爆发了天理教起义,使极为动荡的清王朝更是雪上加霜,从而也加快了清朝的衰亡。而这些教门结社的农民起义,都把武术作为斗争的重要手段,这也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在鸦片战争前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社会更加动荡不安,社会秩序紊乱,盗贼蜂起,于是北方出现了保镖护院之风,以武术为护商手段等”,因而,也使武术防身自卫、保家护院之功能得以在民间发展。
陈长兴作为陈氏家族一员,为了防身御敌、保家护院,从而使他所习练拳术更加趋于克敌制胜之目的。再者,在这官逼民反、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为了能够得以生存,他也把武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长兴公以保镖为业,走镖山东,在武术界享有盛名;子耕耘拳艺精奥,继续走镖山东,历时十余年,所遇匪盗敛迹,鲁人立碑叙其事以为纪念。”
身为陈氏拳法的继承及传承者,陈长兴活跃在盗贼群起、农民起义不断的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这样的时代背景无疑会给他所习练的武术带来一定的影响。
2.从“用武要言”看陈氏拳法的特征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大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同则会影响事物的发展趋向。陈长兴生活在教门起义不断、盗贼狂飙、民团反抗的时代环境中,他的武术的练习就不可避免地成为防身自卫的首先要务,而他对陈氏拳法的继承与推广也是以实战性武术进行练习和传播的。陈氏拳法发展到了陈长兴时代,进行了一次革新。
陈长兴作为陈氏拳法的中兴者,对太极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陈派太极拳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两方面的发展和完善。陈长兴拳技高超,著有《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在《太极拳用武要言》中记有:“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出身先占巧地,是为战斗要诀;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手把要灵,不灵则生变;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打手要狠,不狠则不济;脚手要活,不活则担险;足来提膝,拳来肘发,顺来横击,横来棒压,左来右接,右来左迎,远便上手,近便用肘,远便足踢,近便加膝;一而运乎二气,行乎三节,现乎四梢,统乎五行……”从“用武要言”可以看出,陈长兴在以拳制敌上,对出拳时机、出拳力度、速度以及出拳方法都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同时,他也论述了通过“气”的运行来进行对力的调节。通过对陈长兴“用武要言”的分析可以见得,在战乱时代,他们所习练的武术是以实战性为主,而健身养生的价值还处在较为次要的地位。
3.陈鑫时代的拳法特点
经过鸦片战争,西方先进武器、文化及思想也都伴随而入,这给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由于受到火器及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这时期的武术包括太极拳在内也都不得不一改以往攻防格斗之用而去寻找另一发展之径。陈鑫正是生活于这种动荡不安之中,因而这种时代的变换也促使了他对陈氏太极拳的改良和发展,也使得他在陈氏太极拳从攻防到健身养生的转变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陈鑫在全面整理“陈氏小架”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多年练拳经验和心得,以易理对陈氏太极拳中气机和缠丝劲进行解说,并引用经络学说,将人体中“气”和形体螺旋缠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气沉丹田、以意行气、快慢相兼、螺旋缠绕等特点的陈氏太极拳技术风格。在陈鑫对陈氏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中,缠丝劲可以说是重要特点之一,而这种缠丝运动主要是通过螺旋缠绕的圆弧运动形式以带动全身经络及各关节的连贯运动,不仅有助于舒筋活络、气血流畅,而且还有利于增加肌肉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所以说,陈氏太极拳在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理论指导和推动下,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得陈氏太极拳养生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也为后来陈氏太极拳的养生之路奠定了基础。
二、杨氏太极拳对陈氏拳法的继承与修订
1.杨氏拳法第一代的创始
杨氏太极拳最早的技术体系是杨露禅在陈家沟向陈长兴所学的陈氏拳法,后经过杨露禅及子孙几代人对陈氏拳法的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杨氏太极拳。现在关于杨露禅到陈家沟学拳的说法众多,但杨露禅在太极拳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及影响力毋庸置疑。据《永年县志》记载:“杨露禅(公元1799—1872年),永年县广府南关人,约20岁时,经太和堂陈德瑚介绍,到温县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太极拳,专心致志,十年有余,倍极精巧。”在《徐震佚文集》中也写到:“露禅名福魁,十岁左右到陈家沟谋生,经过三十多年才回永年,后由武汝清介绍到北京教拳,名声渐大。”而据顾留馨所考:“杨露禅约十岁左右去陈家沟,约有三十多年始遣归永年,返故里约在1839年左右。”现在有关杨露禅返回永年以及进京授拳的时间说法不一,但是他是在返回永年后,再由武汝清举荐到北京教拳,这点应该是可信的。根据杨露禅次子杨班侯生年(1837年)及武汝清(1840年进士)可以推断,“杨露禅返回永年的时间不晚于道光十二、十三年,进京教拳的时间当在道光二十年后的一段时间里”。从杨露禅陈家沟学拳到回到永年教拳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进程中,这时无论是对于武术家还是普通民众来说,习武防身自卫则成为他们的首要任务,在这样的环境中习练出来的武术自然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杨露禅作为习武之人,不管是对自身还是教拳,其目的都是防身自卫。杨露禅在进京以后,社会环境相对于村落环境比较安宁,再加上授拳对象都是一些贵族人士,他就开始对拳法进行修整,进而使拳法的实战性减弱,健身养生性逐渐凸显。“逐渐抛弃了纵跳、发劲、震足等高难度动作和忽快忽慢的练法,改造成为动作均匀、柔和、连贯、圆活、不纵不跳的拳套”,“将技击和健身融为一体,把拳式改为不猛不硬、顺遂圆活的太极拳‘小架子’,以便于更好地普及推广”,使有着较强实战性的民间武术逐渐转向注重健身养生的都市武术。杨露禅进京后,根据当时社会环境及授拳对象的不同,对陈氏拳法进行第一次改造,从而使它更加适应当时的习练人群。经杨露禅改造后的拳法实战性减弱,健身养生性开始逐渐呈现并被人们所接受,这也是后人所称的杨氏太极拳“老架”。如杨振基所说:“我曾祖父练拳之初,其目的无非是制敌保身,中年亦以此为子训。到北京传拳后,看到不少跟他学拳的人,瘦弱的变强壮了,有病的变健康了,他逐渐体会到太极拳具有‘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功能,便把太极拳作为强民身、救弱国之术。这时他对太极拳的认识有了社会化的变化,他的思想对第二、三代传人有很大的影响。”
2.杨氏太极拳的传承及定型
杨露禅膝下有三子,即杨凤侯、杨班侯和杨健侯。杨凤侯逝世较早,对他的记载较少,生卒年代也不详。所以,杨氏太极拳在第二代的传承中主要靠杨班侯和杨健侯传播。杨班侯(公元1837—1892年)少时跟武禹襄读书,按武禹襄的话说,班侯“读书不敏,练拳颇悟”,性格比较刚烈,所练拳架大都是以技击为主,因而在京城也有“杨无敌”之称。相反,杨健侯(公元1839—1917年)性格比较温和,待人比较宽厚,先随其父在王府授拳,后逐渐有很多达官贵人、文人儒士跟他学拳。他在继承其父拳艺的基础上,针对所学人群的身体条件,着眼于太极拳健身养生功能,对“老架”进行动作的修改,使太极拳既保留了技击特点,又能够适应各类人群的健身需要。杨健侯在“老架(小架)”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的修定即“中架”。正是这次的改革使得太极拳养生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给太极拳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杨澄甫(公元1883—1936年)这一代,由于现代化军事战争的更新,武术作为击杀之术已经处于没落的边缘,昔日的“侠士救国”梦想也被“习武强身”的现实所代替。杨澄甫在祖父“小架”和父亲修改后的“中架”基础上,以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及大众健身需要,完成对太极拳架的定型,使它的健身养生价值更加突出。而此时,太极拳正是借助于它独特的健身养生优势,成为各界人士特别是政客和文人的所爱。如吴文瀚所说:“杨氏父子高于同时代其他武术家之处,不光是武技出众,而且能够掌握时代脉搏,适应客观需要,将技击和健身融为一体,根据清末贵胄富室体质和生活习惯的特点,把拳势改为不猛不硬、顺遂圆活,老幼强弱以及不同身份的人都可练习。”
三、各派太极拳在陈氏、杨氏拳法基础上的改进
太极拳发展到清末民国初期时,逐渐形成了陈、杨、武、吴、孙五大派别,而各派太极拳在技术和理论上都已走向成熟,从而开创了太极拳发展历史之最。
在陈氏太极拳基础上,杨氏太极拳在民国时期杨澄甫时代得以定型,使杨氏太极拳从技术体系到理论研究都基本成熟。
而清末民国时期的陈鑫在习拳经验上开始著书立说,以易理说拳理,融合中医经络学说而成的《陈氏太极拳图说》,成为陈氏太极拳理论体系中重要一页。
武派太极拳的创始者武禹襄(公元1832—1892年),在陈氏太极拳的技术基础上,结合传统拳理和自身实践体会,创立了一种动作轻柔、架势端庄的太极拳流派,即后人所称的武派太极拳。如孙莱绪记载:“初道光年间,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有精斯术(太极拳)者,急欲往学,维时设帐京师,往返不便,使里人杨福先往学焉。嗣先王父因事赴豫,便道过陈家沟,又访赵堡镇陈清萍。青萍亦精是术者,研究月余,奥妙尽得。”后来武禹襄又传授给李亦畲,李亦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著有《五字诀》《撤放秘诀》等太极拳理论著作。李亦畲再传郝为真,其子郝月如继承父业,为武派太极拳在民国时期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拜学于郝为真,并通过多年的深修研悟,将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三门拳术从理论到技术提纯升华合三为一,创立了柔和、缓慢、轻灵的孙氏太极拳,并撰有《太极拳学》重要论著,也对后来太极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氏太极拳则是由满人全佑在杨派太极拳小架技术风格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修润后形成的动作小巧灵活、轻松自然、以柔化见长的太极拳流派。民国初期全佑之子吴鉴泉,又在其父拳架的基础上逐步修改,并确立了轻松自然、缓慢连绵、不纵不跳、长于柔化的技术风格,从而使得吴氏太极拳在民国时期得到极大的发展。
在太极拳的发展及转型上,陈长兴和杨露禅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清末民国时期的陈鑫和杨澄甫从健身养生角度对太极拳进一步改进,从而使太极拳在理论及技术上都出现了关键性的转变,使以技击为主的太极拳逐渐走向健身养生发展之路。而在陈派、杨派太极拳技术、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武、吴、孙派也都相继形成,并且各派太极拳的技术和理论都逐渐发展成熟。在社会环境的变迁下,太极拳及太极拳流派的形成,是客观历史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之所需,它顺应时代潮流,迎合大众口味,并以其独特的健身养生价值在清末民国时期得以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