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还能韬光养晦吗(纵横)

2018-05-11阮宗泽

环球时报 2018-05-11

阮宗泽

4月中旬笔者访问美国,有机会与官方、学术界以及媒体交流。因正值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美国向中国挥舞关税大棒,中国发誓将以“同等规模、同等力度”作出回应,双方关系剑拔弩张。此行给我留下的较深印象与感受是,美国国内对华政策辩论激烈,怨气不少,涉华舆论酝酿重要变化。当前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过去几十年美国对华政策都没成功,没能改变中国,因此失败了,现在亟需尝试以新的更强硬政策对中国说“不”。

面对日益趋紧的中美经贸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外交已经由韬光养晦变为有所作为,因不再低调,才会被美国盯上,最终招致美国的攻击;反之,如果中国继续保持韬光养晦,就会掩护中国的崛起,降低中国崛起的成本。无独有偶,在美国也有一种看法,认为当前中美关系出现问题,主要是中国引起的。有人称很怀念“过去的好时光”,那时的中国低调寡言,埋头发展;但现在的中国变了,变得咄咄逼人。这些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事实?中国又当如何抉择?

历史是面镜子

首先,美国曾在上世纪出现过两次被对手赶超的隐忧,但每次都有惊无险。一次是苏联的GDP一度超过美国的60%。美国对苏联加大遏制,同时苏联也犯了致命错误,最后苏联解体,一败涂地。美国自诩“不战而胜”,赢得了“历史的终结”。第二次是日本GDP一度超过美国的60%,引起美国警觉,不惜对日本死缠烂打,“广场协议”一剑封喉,让日本失去了20年,从此一蹶不振。可见,只要其他国家GDP超过美国GDP的60%,就是一个坎,美国会毫不留情地对挑战者痛下杀手。这与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或对手是否韬光养晦无关。

2017年中国GDP已经超过美国GDP的60%,跨越了美国能容忍的限度。这在美国看来,中国已经是一个“威胁”,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潜力均远大于历史上的苏联与日本。美国承认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对手,中国的经济实力很可能在可见的将来超过美国,并且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工业能力,创新科技水平正快速追赶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充满吸引力。于是自去年底以来,美国政府发表的几个报告中均为中国贴上“修正主义国家”、竞争对手等标签,华盛顿对中国的排斥乃至压制并不意外。

由是观之,美国此番妄图发动贸易战,漫天要价,并不仅仅试图在经贸上一举压服中国,而是被美国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安全内涵,以压缩中国的发展空间,甚至打断中国崛起的进程。可以想象,今后美国挑起冲突、进行战略敲诈的可能性更大,甚至会愈演愈烈。美国剑指“中国制造2025”,恰恰证明中国政府为国家长期发展所作的未雨绸缪的规划是正确的、有远见的。美国对中兴的制裁给中国也敲响了警钟,痛定思痛,该事件反过来将加速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只有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不会受制于人。此次贸易争端开始以来,中国的一系列强烈反击让美国措手不及。对中国而言,是被逼上梁山,没有退路,只好背水一战。

中国并未告别韬光养晦

换个角度看,今天的中国时刻处于国际聚光灯下,就如同一头大象不可能隐身于小树之后。中国现在所处的国际环境、政策目标以及行为方式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中国即便想继续韬光养晦,恐怕也有相当难度。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意味着告别韬光养晦。

从国际层面看,国际社会对国力不断跃升的中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希望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有人甚至指责中国“搭便车”。因此,中国需要在承担国际责任上有所作为。近年来中国提出一系列的倡议,其核心都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比如“一带一路”、创建亚投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中国愿意承担更大责任的国际告白。

从中国自身发展进程看,中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阶段,现在正走在强起来的大路上。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国日益全球化的利益,缓减外界对中国意图的猜疑与不安,中国有必要增强内外政策目标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即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全体中国人民意志的集体体现,是为之奋斗的目标,任何人也休想阻挡。

中国的成功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不是威胁,而是贡献。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其他大国都打过仗或仍在打仗,中国却一直在集中精力搞建设,是最和平的国家。中国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一,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要看到,中国提出与美国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是新形势下韬光养晦的体现。新型大国关系指的是与美国营造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历史上有哪个崛起大国对守成大国,提出过如此以合作共赢来界定双方关系的倡议?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但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上述两个不变,难道不是韬光养晦吗?

综上所述,中国的崛起没有彩排,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变中把握不变,在不变中运筹变,既顺应大势,又站稳脚跟,是中国面临的尖锐挑战。未来中国要继续保持冷静,既要做好正确的事,又要避免犯错,防范重大风险。唯有如此,方能确保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