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北部闪电频次分布特征分析
2018-05-11杨淑香包兴华
杨淑香,包兴华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雷电是发生在自然界中常见的放电现象,伴随着强大的电流和电磁辐射,对人类、地面建筑物、输电线及通信设备等具有极大的危害。目前,国内的学者已对闪电定位资料展开了系统的研究[1-14]。李家启等[15]分析了重庆市闪电频次的极性、幅值、雷电流波头陡度和时间分布特征;钟幼军等[16]发现雷电活动基本可以揭示黑龙江省天气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冯真祯等[17]利用地闪强度的中位数法分析福建省地闪的时空分布特征。闪电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易引发森林火灾,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是雷击火发生的重灾区,约占呼伦贝尔市森林火灾总次数的50%。通过分析闪电的特征可以划分雷击火的易发区域,从而达到预防森林火灾的目的。
1 资料来源
本文采用ADTD闪电定位系统监测云地闪,包括正地闪和负地闪[18],ADTD闪电定位系统由位于满归、金河、莫尔道嘎、陈旗、满洲里、东旗、图里河、博客图、小二沟、扎兰屯的10部闪电定位仪组成,探测范围覆盖呼伦贝尔市整个地区。闪电定位仪具体分布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呼伦贝尔市闪电定位站分布
本文选用2009-2016年闪电定位监测资料,每个闪电资料包括闪电发生的经纬度、雷电流幅值、性质、波头陡度、时间等参数。为分析云地闪的性质和特征,分别计算正闪和负闪的发生比例,按年、月、日统计各时间段发生频次等。海拔资料是利用ARCGIS读取林业服务平台的高程地图获得的。为分析闪电密度,我们把地图划分成1 km×1 km的网格,然后统计每个格点的闪电次数。
2 闪电频次的时间分布特征
2009-2016年呼伦贝尔地区共发生地闪574 079次,其中负地闪539 634次,正地闪34 445次,正地闪年均比例为6%。据研究,正地闪比例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除此之外,正地闪的多少还与地形、地貌和局地小气候有关[19]。
2.1 闪电频次月分布
从2009-2016年呼伦贝尔市闪电频次的分布特征来看(图2),雷电活动遍布全年12个月,多发生在6-8月,占全年的91.51%,其中6月占15.6%,7月占37.8%,8月占36.3%。绝大多数雷电发生在夏季,这与该季节对流旺盛有关。全年每月发生闪电的负闪数均大于正闪数,其中4、5、9、10月正负闪之比大于1∶4,闪电较为频繁的6-8月正负闪比例分别为1∶10,1∶9和1∶32。
图2 呼伦贝尔地闪频次月变化
2.2 闪电频次日分布
闪电频次的日分布特征明显(图3),总体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17:00时,为5 805次,高值区在14:00-19:00时,极小值为322次,出现在05:00时。由此可见,高值区出现在午后傍晚,低值区出现在清晨上午。这与局地对流强弱有关,午后对流开始发展,傍晚达到最强,清晨热量不足,不利于对流的形成和稳定[20,21]。
图3 呼伦贝尔地闪频次日变化
2.3 闪电频次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分析2009-2016年地闪资料(图4、图5),得出呼伦贝尔地区正地闪的平均雷电流幅值为74.76 kA,最大值387.6 kA;在20~60 kA强度等级发生最为频繁,占正地闪总数的61.1%,最大频次为152次/年。闪电强度在40 kA以下时,正地闪的发生频次随雷电流幅值的增大而增加;闪电强度大于40 kA时,正地闪的发生频次随雷电流幅值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与正地闪相比,负地闪的平均雷电流幅值为43.5 kA,最大值318.7 kA;在18~42 kA强度等级发生最频繁,最大频次为3 350次/年。很明显,负地闪的强度不及正地闪,但负地闪发生频次较大,且分布更为集中。
图4 呼伦贝尔正地闪雷电流幅值分布
图5 呼伦贝尔负地闪雷电流幅值分布
2.4 闪电频次的雷电流波头陡度分布
在2009-2016年的闪电中(图6、图7),正闪平均陡度为14.08 kA/μs,最大陡度为274.22 kA/μs;主要分布范围为1~20 kA/μs,占全部正闪频次的98.6%,其中陡度为6 kA/μs的正闪频次最多。负闪平均陡度为13.15 kA/μs,最大陡度为108.41 kA/μs,主要分布范围为1~20 kA/μs,占负闪频次的96.4%,其中陡度为9 kA/μs的负闪频次最多。与正闪相比,负闪陡度频次大且集中。
图6 呼伦贝尔正地闪雷电流陡度分布
图7 呼伦贝尔负地闪雷电流陡度分布
3 闪电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闪电频次与海拔的关系
对地闪的地理信息定位,提取出各个地闪的海拔,结果绘于图8和图9。可以看出,呼伦贝尔地闪发生频次最高区域为海拔600~700 m的地区,次高区域为海拔300~400 m的地区。其中海拔在300~400 m,地闪频次随着正负地闪之比下降而下降;海拔在400~600 m,地闪频次随着正负地闪之比下降而增加;海拔在600~1 200 m,闪电频次随着正负地闪之比上升而下降。海拔在1 200 m以上基本不发生地闪。
图8 呼伦贝尔地闪与海拔的关系
3.2 闪电频次的经纬度分布
闪电频次的经纬度分布特征相似,呈双峰型分布(图10)。纬度高值区分布在49.1°~49.6°N,次高值区分布在47.8°~48.2°N。经度高值区分布在121.8°~122.4°E,次高值区分布在120.4°~121.0°E。随着经纬度的增加,正负闪之比呈递增趋势。
图10 呼伦贝尔地闪的经纬度分布
3.3 闪电频次的区域分布特征
呼伦贝尔市境内11个旗(市、区)2009-2016年的雷电发生情况表明:闪电频次最高的是鄂伦春自治旗,达18 822次/a,其次是牙克石市、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闪电频次均大于1×104次/a。以闪电密度分布来看,扎兰屯市最高,每100 km2达82次/a;其次是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牙克石市,每100 km2都超过60次/a;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新巴尔虎右旗、额尔古纳市的闪电密度居中,每100 km2为20~30次/a之间;闪电密度最小的地区为根河市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每100 km2分别是17次/a和16次/a。
以1 km×1 km统计分析雷电密度(图11),闪电密度超过10次/(a·km2)的区域有扎兰屯市东北部、牙克石市中部、鄂伦春自治旗西南部及其他部分地区。闪电密度小于2次/(a·km2)的区域包括:额尔古纳市中北部、根河市、新巴尔虎右旗中南部、鄂伦春族自治旗东北部;其余地区闪电密度在2~10次/(a·km2)之间。
图11 呼伦贝尔地闪的密度区域分布/(次/(a·km2))
4 小结
1)呼伦贝尔市地闪中负地闪频次远远大于正地闪,90%以上的地闪发生在夏季,高值区在 14:00-19:00;在春夏连旱的年份,极易发生雷击火。
2)呼伦贝尔地区正地闪雷电流幅值在20~60 kA 发生最为频繁,占正地闪总数的61%;负地闪雷电流幅值在18~42 kA发生最为频繁。
3)正负地闪雷电流波头陡度主要分布范围为1~20 kA/μs,占全部地闪频次的95%以上,与正闪相比,负闪陡度频次大且集中。
4)呼伦贝尔地闪发生频次最高区域为海拔600~700 m的地区,次高区域为海拔300~400 m的地区。纬度高值区分布在49.1°~49.6°N,次高值区分布在 47.8°~48.2°N;经度高值区分布在121.8°~122.4°E,次高值区分布在120.4°~121.0°E。
5)呼伦贝尔市闪电频次较高的区域呈西北-东南带状分布,雷电密度超过10次/(a·km2)的区域有扎兰屯市东北部、牙克石市中部、鄂伦春自治旗西南部地区。
[1]刘晓东,张其林,冯煦宇,等.内蒙古地区雷暴活动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0,19(2):119-124.
[2]崔逊,庄燕洵,王洪生.基于组合评价法的江苏省雷电风险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15,24(6):187-194.
[3]高燚,周方聪,劳小青.1999-2011年海南岛雷电灾害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4,23(5):253-262.
[4]谢建,娄伟平,孙科.浙江省雷电灾害脆弱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7):267-271.
[5]朱传林,王学良,贺姗,等.基于权重模型分析的湖北省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8):206-211.
[6]骆方,谭彬全,余沛,等.重庆地区雷电日雷暴日关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291-296.
[7]张红卫,陈怀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河南省雷暴分布[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1):110-114.
[8]徐瑞利,朱秀红.基于GIS的鲁东南山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5):292-296.
[9]陈妮娜,张玉书,张硕等.2004-2013年辽宁省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及预警服务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7,26(3):176-184.
[10]冯鹤.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PB因子选取方法的分析及改进[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3):189-193.
[11]王学良,张科杰,余田野,等.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征及累积概率分段修订[J].气象科技,2016,44(6):1037-1042.
[12]曾金全,冯真祯,张烨方,等.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与应用[J].气象科技,2017,45(1):179-183.
[13]张烨方,冯真祯,王颖波,等.基于GIS的网格化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及其应用[J].气象科技,2016,44(1):142-147.
[14]赵海江,周彦丽,张楠,等.张家口市闪电活动与大气湿度响应关系[J].气象科技,2015,43(4):715-721.
[15]李家启,申双和,夏佰成,等.基于ADTD系统的闪电频次分布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1,27(5):710-716.
[16]钟幼军,曹铁英,宫延平,等.黑龙江省雷电活动气候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5):79-83.
[17]冯真祯,曾金全,张烨方,等.福建省地闪时空分布特征[J].自然灾害学报,2013,22(4):213-221.
[18]Martin A.Uman.防雷技术与科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19]宋培国,李宁,杨慧娟.基于GIS技术的雷电监测系统[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6):72-76.
[20]唐巧玲.山东省雷电活动特征及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21]程萌,陈楠.菏泽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7):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