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术教育对儿童心理的修复作用

2018-05-10崔敏

关键词:家庭暴力画画心理

崔敏

摘要:小T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平时不爱说话,特别内向害羞,在班里年龄最小,但是心智各方面跟同龄孩子相差至少三岁的成熟度,有时候表现出轻微的自闭症倾向。由于父母离异,他经常会说:我还是死了吧,否则,爸爸总是对我发脾气,妈妈总会哭,姥姥带我会很累。平时主要由姥姥姥爷帮忙照顾。每次爸爸去妈妈家里接他,他总会大哭一场,好像要经历一场生离死别。上课很容易走神,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经过两年画画辅导,小T的专注力明显提高,开始和同学一起玩耍,和同学交流,融入了班集体。小T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写作能力也不断增强。

关键词:轻微自闭;家庭暴力;画画;心理

大部分的小孩子稍会拿笔的时候,就都喜欢到处涂涂画画,有的虽然毫不成型,用成人的眼光看起来,那根本就不是一幅好的作品,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画的是什么,更谈不上好不好看。但是,那也阻止不了喜欢画画的儿童的兴趣。只要你在家里的任何时间和地点从不阻拦他、你只需要给他一支笔或者他自己不知从家里哪个角落找到的一支笔,甚至类似一支笔的工具,任由他自由发挥释放,那么,你家的墙壁上、地板上、沙发上、甚至连他睡的小床上,都是他随手涂鸦表现出来的他的内心世界。

小T的妈妈告诉我,小T自从生下来,从来没有任何人引导他画过任何东西。但是他家的墙壁上、地垫上、甚至餐桌上都无一幸免,经常在爸妈都察觉不到的时候,就被莫名其妙地“破坏”了。上面或稀稀疏疏或密密麻麻地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图案以及莫名其妙的线条。你如果问他画的是什么,他会滔滔不绝地跟你讲一大堆儿童世界里面你听得懂或者根本听不懂的东西。

由于家庭的缘由,爸爸妈妈在小T三岁的时候就分开了,在三岁之前,他仿佛活在地狱里面一般,整天面对的是爸爸的一言不合就打骂他,天天跟他妈妈无休止地争吵,比如他无意识地在墙面上涂涂画画的时候,就会被爸爸不问青红皂白拽过来就打一顿。妈妈非常反对他爸爸的这种野蛮行为,她的妈妈会说:孩子不懂事,你告诉他,墙上不允许随便乱画就行了,但是,你打他,就是你的不对了。爸爸就会更加愤怒,甚至会把妈妈推倒在一边。一开始,他会尝试着跟爸爸小声哀求:别吵了!或者害怕地躲到哭泣的妈妈的怀中,妈妈会小声地央求爸爸:别说了,别吓着孩子。但是这些根本阻止不了他爸爸更加变本加厉地咆哮。后来,他已经习惯了爸爸在发脾气的时候,妈妈无声地落泪,所以,每次在他爸爸大发雷霆的时候,他已经毫不在乎地自己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自动屏蔽了周围的一切,或者是自己默默地玩玩具,或者是自己趴在阳台上,默默地看着窗外。

直到马上三周岁的某一天,他忽然跟妈妈提出来,妈妈,我们搬出去住吧,我想永远地离开爸爸,再也不想见到爸爸了。这一句话,像针一样扎着妈妈的心,每天小T的妈妈都在纠结和痛苦之中度日如年。想想为了小T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她还想忍耐着丈夫对她的家庭暴力,但是转而一想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小T所受到的伤害和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相比,根本得不偿失,她突然坚定地带着小T,什么都没有要,独自在外面租了一套小房子,搬出了他们那个只能称为房屋的家。

后来,小T在没有了暴力和伤害的情况下,开始了和妈妈的新的生活。姥姥姥爷为了照顾他们,也跟他们搬到了一起,小T才慢慢的在一种安静的状态下开始了他的幼儿园的生活。

搬到新的住址之后,小T的妈妈从来都不限制孩子拿着画笔自由地想象、发挥、绘画,但是,直到上幼儿园大班之前,孩子连一个圆圆的太阳都没有画出来过,除了乱七八糟的线条,就是乌黑一片,画面里面显示出来的画面,都是让人无语的,在大人看来,纯粹是在浪费纸张。

直到五周岁的时候,他上了幼儿园大班,忽然有一天画了一个带有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及由一根向上微笑的弧线表示在微笑的人脸,虽然身子和头之间没有脖子,两个胳膊差不多跟腿一样粗、甚至更粗一点儿,跟身体毫不协调地连接在一起,显得非常怪异、毫无比例可言。但是,这就是他所理解以及能够表达出来的最原始的人物画的雏形。

记得當我第一次给这个孩子上美术课的时候,他特别蔫地坐在椅子上,不吵不闹,但是明显地没在听我讲课,无论同学们怎么跟我做互动、或者怎么欢呼我ppt上面的画面好玩好看,都好像没有把他的思绪给带回来。我记得我当时讲的第一课是《涂涂画画》,教学目标无非就是让孩子们熟悉并学习使用不同工具,体验不同工具进行简单涂色的方法。而所谓的不同工具,也不过就是水彩笔和油画棒。重点在于让孩子在涂涂画画的造型造型过程中,学习使用水彩笔和油画棒,尝试用不同的涂色方法组织画面。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涂色方法,不同效果色彩的表现形式,用自己构想的方法进行表现创作。其中,我还给孩子们示范了平涂法、渐变法、点画法、渲染法以及叠加法等。当我完整地讲解完一节课,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由创作的时候,班里百分之九十多的孩子都很明确老师的要求、并且按照我的要求能够画出一幅画面构图饱满又生动的画面来。而小T则完全一窍不通,完全不懂我在讲什么,或者是说,他压根就没有听我在讲什么。而且最后的作品就是单一黑色的乱七八糟的线条,这与跟她妈妈所描述的在家总爱涂涂画画的场面完全不符。

本以为他那么爱画画,完全能够画出哪怕是个圆形的或者是不规则型的画面来,或者至少使用彩色笔来进行基本涂色,而小T,则完全不会。第二节课,我又给孩子们讲解了《图形变变变》,重点讲解了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基本形来概括,难点和目标就是让孩子们用基本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生活中的物象,如何将基本形运用得巧妙、合适、富有美感。当班里的孩子们纷纷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跑过来跟我汇报各种美好童话世界的时候,小T还在那里坐着,一直在涂一种乱七八糟的线条,仿佛老师讲解的基本形,跟他毫无关系。

针对这个孩子跟同龄孩子如此大的差异,我首先走到他的位置身边,问他,小T,你在画什么呀?他很不好意思又很焦躁地说,他没画好,想重新画一幅。好几个同学都围过来嘲笑他,说他什么都不会画,而且,他平时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还总是丢三落四、动作特别慢,还总是莫名其妙发脾气,有时候老师跟他说话,他好像什么都听不到,气的老师把他放在前面的一个角落里面等等,刹那间,我的一句提问,成了孩子们对小T同学的批斗大会。我迅速让每个孩子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面安静了下来,然后,大声地问全班同学,那你们觉得小T同学有什么优点吗?同学们也纷纷地回答,他特别绅士,从来都不欺负女同学,还不喜欢跟别人抢东西,在班里也不捣乱等等,又说了跟之前好多自相矛盾的优点来。

于是,我开始慢慢引导小T,告诉他什么才是一幅好看的画面,你的心中所有的想法都可以通过画画的形式体现出来,不要害怕画错了,因为绘画没有对错,心里怎么想象的就可以怎么表达出来等等,从一点点开始引导他。终于在我上了两个月的课之后的一次美术课上,小T同学画出了一幅有形状也有色彩、也有平涂的方法、甚至还有叠加画法的作品,体现了一幅爸爸妈妈和他还有姥姥姥爷住在一起的画面。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还给了他一个超赞的小贴画作为奖励,还让他双手举着那副作品,用手机为他记录了那一刻。

后来的小T妈妈告诉我,他最喜欢的就是上美术课,他每次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妈妈允许他画一张画,然后再写作业,否则,他的注意力或者莫名其妙的情绪很难平复下来。只要他画一会儿画,不管是不是一幅完整的画面,他都能再继续安安静静的做作业或者正常的交流和生活。渐渐地,这孩子一天天长大,竟然意外地在一次绘画大赛中得了一个二等奖,这更加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上课的时候也不那么游离状态了,能够积极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班主任老师说他,只要他举手回答问题,回答的一定就是正确的,要不就是不举手,在平时的动作和吃饭方面,也不那么慢吞吞磨磨蹭蹭了。绘画,让这个家庭受害的半自闭状态的儿童,变成了一个完全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孩子,而且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进步。他妈妈说,他再也没有说过,让自己死去的话了,看的小T通过绘画来修复心理创伤的实践经历,他一天比一天的进步,我作为普通的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欣慰。

由此可见,儿童的美术教育是与智慧和心智紧密联系的,儿童学习绘画能够使他们在不能安定情绪的时候,起到快速安抚的作用,对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也有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学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专注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使儿童心理更健康的发展,培养更健全的人格,对学习其他学科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p76-78

猜你喜欢

家庭暴力画画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对于家庭暴力中“以暴制暴”行为的刑法学研究
警务处置中家庭暴力的认定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课程体系建设
心理小测试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