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组织实施跨域作战行动

2018-05-10袁艺毛翔

军事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跨域特种美韩

袁艺 毛翔

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军种多能化趋势凸显,各军种之间作战手段重合、作战范围交叠,某一军种进入其他军种主导空间领域实施跨域作战行动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跨域作战行动组织实施严密顺畅,就会产生协同增效、合众为一的整体效果,但一旦组织协调不力,就会打乱仗,引发相互冲突和内耗,因而是较为复杂和极具挑战的联合作战行动样式。20世纪90年代末,美军为应对朝鲜特种部队从海上对美韩后方进行渗透破坏的严重威胁,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海军指挥控制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打击航渡渗透阶段朝鲜特种部队的跨域作战概念,并成功解决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一个组织实施跨域作战行动教科书式的典型案例。剖析这一案例,复盘美军作战概念由构思设计、试验检验、改进完善到最终形成实战能力的全过程,总结归纳跨域作战行动组织实施要点,对于加深对联合作战的认识,提升联合作战层次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深入分析作战背景

深入分析战场环境、作战对手等作战背景,准确把握军事威胁的性质、类型和严重程度,是提出针对性作战概念的根本前提。美军通过深入分析半岛地理环境、朝军力量结构和作战特点后认为,朝鲜特种部队的海上渗透破坏,是非常现实和严重的威胁。

韩国三面环海、国土狭长,86%的边境由海岸线组成,海岸和近海环境十分复杂,数以千计的小岛、暗礁散布其间,十分有利于小型舰艇从海上实施隐蔽渗透,且很难被探测和拦截。朝鲜海军拥有大量专门设计用于海上渗透的不同规格和装载能力的舰艇,包括多种型号的潜艇、海岸巡逻艇、橡皮艇、半潜式船艇和气垫船等。如气垫船就有130多艘,时速可达50节,每艘可搭载50名全副武装人员。自停战以来,朝鲜曾多次利用小型潜艇搭载特种作战力量向韩国后方进行渗透。据估计,战时朝鲜全力实施特种渗透,能在短时间内沿海岸线向美韩后方输送大约7000名特战队员。

特种部队是朝军重点建设发展的部队之一,力量规模位居各国军队前列,作战能力、训练和装备水平远超其一般战斗部队。美军判断,朝鲜在发动大规模地面攻势之前,将使用小型舰艇搭载大量特种部队,从海上先行渗透到美韩后方开辟“第二战场”,独立开展游击战,遂行情报收集和破坏、袭扰重要目标等任务,从而对美韩联军后方交通线、基地等军事目标,以及韩国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等构成重大威胁。

基于上述分析,美军认为,要想确保大后方安全,就必须及早发现朝鲜特种部队的大规模海上渗透行动,并在其上陆之前,有效拦截并摧毁其登陆舰艇,避免其大量渗透进入后方从事破坏活动。

提出跨域作战需求

根据军事威胁类型和作战任务特点,选择合适的作战力量遂行相应的作战任务,是联合作战筹划需要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美军对以何种作战力量为主来应对朝鲜特种部队海上渗透进行了反复考虑,并提出了运用陆军攻击直升机反海上特种渗透的跨域作战需求。

按美军职责分工,朝鲜半岛周边蓝水海域的防卫作战任务主要由海军承担,但在距海岸12英里范围内的近海黄水区域,水下环境复杂、岛礁密布,极不适宜海军大型水面舰艇活动。即使有类似濒海战斗舰这种浅水作战舰艇,考虑到来自陆上朝鲜地面炮兵的威胁,也不便于其行动。而恰恰正是这片复杂的海域,是朝鲜实施海上渗透的主要通道。

空军多用途战斗机从理论上讲可以遂行反海上特种渗透任务,但朝鲜在发动大规模海上渗透时,其地面部队也会很快发起进攻,空军有限的多用途战斗机将主要担负制空权争夺,以及后续的空中遮断支援和舰队防空等任务,难以分身与近海可能出现的大量小目标纠缠。美军特种部队的AC-130空中炮艇机,十分适合在近海攻击海上渗透小目标,但这种飞机数量有限,且对地面支援的价值更大,其优先用途仍是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美军最终提出了使用陆军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反海上特种渗透的作战概念。一方面,在战争初期,朝鲜海上渗透的规模和力度将达到顶峰,而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在战争初期尚未完全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直接派遣直升机协助地面防御的风险较高,因而在此作战阶段并无明确的高优先度任务,正好存在抽调部分力量给海军用于反海上特种渗透的时间窗口;另一方面,尽管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并非用于对海作战,但凭借其优良的机动、感知、打击、导航和通信等能力,可做遠距离长时间的低空探测和攻击,其作战特点和攻击方式非常适合于在韩国周边濒海地区遂行反海上特种渗透任务。

适时转换指挥关系

根据作战需要,在特定时段内移交跨域作战力量的指挥控制权,适时转换指挥关系,是保证跨域作战行动顺利实施的关键。在通常情况下,应由上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确定受援军种和支援军种,并把跨域作战力量的指挥控制权临时移交给受援军种。美韩联合司令部下属的海军部队司令部,在日常和战时防卫朝鲜特种部队海上渗透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在完成此项任务接受其他军种支援时,成为受援司令部。地面部队司令部在承担支援反海上特种渗透任务时,成为支援司令部。为适应跨域作战的需要,美军对战时担负联合反海上特种渗透任务的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的指挥关系调整流程作了明确规范。

当海军发现朝鲜实施大规模海上特种渗透征候时,立即使用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向其他军种通报共享实时态势,同时向美韩联合司令部申请抽调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支援反海上特种渗透。经美韩联合司令部批准并赋予陆军跨域支援任务后,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将所属两个攻击直升机营的指挥控制权移交海军部队司令部。这两个攻击直升机营一旦进入海军部队司令部责任区,海军部队司令部就有权对其实施任务规划、部署调整和行动控制。根据战局发展变化,如果迫切需要这两个攻击直升机营回归建制重新执行地面作战任务,美韩联合司令部也可立即终止海军部队司令部对其的指挥控制,重新为其指定新的指挥关系。通过灵活调整这两个攻击直升机营的指挥关系,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就能对海军提出的跨域作战支援需求作出快速响应,由于朝鲜半岛地幅狭长,攻击直升机由中部集结地域出发,可以非常迅速地机动至濒海作战地域。

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受领支援任务后,立即通过C4I网络,使用三军战术通信系统与海军部队司令部建立联系,协调这两个营的指挥控制权移交事宜。在此之前,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会向海军部队司令部(战时通常部署在指挥控制舰上)派驻由情报参谋、作战参谋共同组成的联络小组,协调指挥控制权移交、行动协同等事宜。同时,还要向所在区域海军防空作战司令部派驻联络小组,协调空域管理,防止误击误伤。这两个攻击直升机营配属海军后,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仍担负有对其指导和保障的职责。如攻击直升机营在赴濒海地区执行任务时,沿途需要集结、整备和后勤保障地域,仍由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司令部负责与相关地区的地面部队指挥官协调,由后者提供相应的警戒防卫和后勤补给。

精确组织跨域协同

跨域作战是跨领域、跨军种、跨体系作战,协同复杂,应采取加强敌我识别、空域管理、电磁频谱管理、目标判定与分配、目标毁伤评估等措施,以解决时域、空域、频域、目标等方面可能产生的矛盾冲突,确保跨域作战行动顺利实施。美军对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由地面进攻作战体系转入抗登陆作战体系的跨域协同各项事宜,均进行了细致的考虑和设计。

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受领任务后,攻击直升机编队在前出目标海岸区域的机动过程中,通过陆军空域指挥控制系统,保持与地面防空力量的协调,为攻击直升机编队提供敌我识别信息,防止其由驻地到海岸飞越各地面防空区时发生误击。攻击直升机编队进抵海岸区域后,即通过无线电通知该区域陆军提前派驻在海军防空作战指挥舰上的联络组,由指挥舰为编队指定特定区域的进入点和退出点,或直接指示目标区域。海军部队司令部还会分层划定所负责的空域,避免攻击直升机进入可能被己方攻击的空域高度。通常攻击直升机作战空域设定在200英尺以下高度,海军固定翼战斗机作战空域设定在600英尺以上高度。

当海军侦察监视系统发现海上可疑目标后,在保持对目标持续跟踪监视的同时,立即运用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协调攻击直升机实施支援。攻击直升机根据水面舰只提供的目标指引,利用导航定位系统快速机动至目标所在海域,并迅速利用其机载侦察监视设备探测锁定目标。锁定目标后,攻击直升机必须与目标进行目视接触并确认其敌对性质后,海军部队司令部才会授权其开火。一旦获得授权,攻击直升机立即在尽远距离上对目标实施机炮或导弹攻击。实施攻击后,攻击直升机实时进行现场战斗毁伤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传送至海军部队司令部。如果攻击直升机遭敌攻击被击落,海军部队司令部会指挥附近舰艇立即进行人员救援、己方战损装备摧毁等任务。

反复进行试验训练

依托军事演习开展作战试验,查找和解决作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针对性适应性训练,是作战概念由提出到最终形成实战能力的重要环节。美军提出联合反海上特种渗透作战概念后,多次组织实兵演习开展作战试验,并加大任务部队针对性训练力度,使得这一作战概念从思维创新火花,逐步演進完善为一套系统完整和可行实用的新战法。

1996年10月,美军在年度例行的“鹞鹰”合成野外演习中,首次对联合反海上特种渗透作战概念进行了实兵作战试验。该演习主要聚焦应对朝鲜特种作战对半岛战区后方的渗透袭扰,因而是验证此作战概念的最佳平台。地面部队司令部和海军部队司令部针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联合制定了相关部队训练程序,地面部队司令部还大幅修改了“陆军空域指挥与控制”作战规则,简化了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暂时转隶给海军部队司令部的流程。1997年,美军再次在“鹞鹰”演习中抽组实兵对修改完善后的作战概念进行野战试验。美军还在当年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的“乙支焦点”演习中,对该作战概念进行了试验验证。该演习是以模拟推演为主的战区级演习,因而为这一作战概念提供了在战区层级进行指挥控制演练的机会。通过几次演习的反复试验,验证了该作战概念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美军还加强了任务部队针对跨域作战特点的适应性训练。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与海军联合反海上特种渗透课目的训练时间增加了约3倍。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在每月训练周期内抽出6个飞行小时,专门针对反海上特种渗透进行专项训练,如为适应海上作战恶劣气象条件而进行紧急迫降时需要的陆军攻击直升机着舰训练。

猜你喜欢

跨域特种美韩
为群众办实事,崂山区打出“跨域通办”组合拳
G-SRv6 Policy在跨域端到端组网中的应用
特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特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特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实现跨域的最佳方案CSST
谈崩了
特种养殖: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基于云服务的文件跨域上传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