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半岛无核化再现曙光

2018-05-10左天泽

军事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核武局势半岛

左天泽

自2018年1月1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元旦致辞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开始出现重大改变,朝鲜一改持续数年的强硬态度,开始不断寻求局势的缓和。首先是开展“冬奥外交”,不仅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平昌冬奥会,还派出高级代表团访问韩国。此后,在接待来访的韩国特使时,金正恩直接表明了无核化的意愿,而非仅仅是冻结核计划或核裁军。此外,金正恩还表达了与特朗普尽快实现直接会晤的迫切愿望。

此前国际社会围绕朝鲜弃核问题已展开过多轮次的谈判,半岛局势也出现过多次缓和,但最终的结果是朝鲜在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过程中完成了核试验并掌握了核武器,成为事实上的有核国家。因此,很多西方国家认为朝鲜只是为了缓解国际社会的压力和制裁才参加谈判,并不是真心想要放弃核武器,所以也对本次朝鲜的缓和姿态持怀疑态度。但从很多方面来看,当前的半岛局势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将出现许多不同以往的新变化。

朝鲜弃核已存在现实可能

首先,朝鲜无法承受因拥核而带来的制裁成本。2017年11月,金正恩宣布朝鲜完成“核武大业”,但朝鲜为发展核武器背负沉重经济压力,而外部的经济制裁又使其拥核成本不断提升。特别是自特朗普推行对朝“极限施压”政策以来,朝鲜受到的制裁压力急剧增大。根据最新的联合国制裁决议,朝鲜出口产品种类中的90%都已受限,每年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这让本已十分困难的朝鲜经济雪上加霜。西方有学者本来估计制裁起效可能还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但从朝鲜迫不及待寻求谈判的姿态来看,其国内面临的困难程度可能已经非常严重。尽管韩国积极回应了朝鲜缓和局势的举动,特朗普也表示有可能与金正恩展开直接会谈,但韩美两国也同时表示除非朝鲜采取具体弃核措施,否则不会解除对朝制裁。朝鲜已很难仅凭借重返对话就换取制裁的解除。

在这一背景下,朝鲜的核武能力已面临发展瓶颈。一方面,朝鲜国内的经济状况可能已经不允许对核武器投入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美国在2017年展示的对朝军事打击威胁也表明美国不会允许朝鲜拥有真正可以威胁美国本土的核打击力量。如果朝鲜进一步提升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很可能会遭受美国的“先发制人”打击。事实上核武器从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武器,主要用于发挥威慑作用,在于维护现状而非改变他者行为。特别是面对美国这一超级核大国,朝鲜无法用核武器直接要求美国放弃制裁或改变对朝行为。而在美国不断加强对韩国核保护和延伸核威慑的背景下,朝鲜的核武器在处理对韩关系时甚至也无法发挥任何强制作用。所以,核武器对于朝鲜已经成为了一种只能看而不能用同时持有代价又非常高昂的“奢侈品”,对这一“奢侈品”的持有成本已大大超过了朝鲜的承受能力。

其次,将核武器作为谈判工具是朝鲜发展核武的固有目标。自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即对朝鲜展开持续孤立和遏制。朝鲜一直不甘于这样的地位处境,但由于国力弱小,可以选择的反制手段非常有限,而发展核武器被朝鲜视为是与美国博弈并使美国改变对朝敌视政策的最具“性价比”的武器。1994年10月,朝美签订《框架协议》后,朝鲜一度满足于协议条件而暂停了核计划,但美国出于朝鲜即将崩溃的预期却没有认真履行协议,这导致朝鲜对美国的极度不信任,也让朝鲜认识到,只有将核武器真正制造出来,美国才可能与朝鲜认真谈判。所以,此后朝鲜的参与谈判便开始服务于发展核武器。但这说明,在起初朝鲜是将发展核武器视为一种与美国进行谈判和博弈的工具,而非仅是一种维护自身安全的终极目的。现在朝鲜已经事实上拥有核武器,那么核武器也将转而开始服务于谈判。从这点可以看出,朝鲜继续提升核武能力的意义已经不大,其需要的只是核武国家地位,而不是真的用核武器去攻击美國。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朝鲜总是迫不及待地宣布核试验的成功,并且在核武能力还存在诸多问题的时候提前宣布完成“核武大业”。能够尽快以(事实上的)有核国家身份与美国谈判,彻底改变自身不利地位,对朝鲜来说可能是期待已久的一种愿景。

再次,弃核并不意味着朝鲜核武能力的完全消失。从朝鲜多次核试验的结果来看,朝鲜应该已经较为成熟地掌握了核武器的制造技术,并且储备了大量掌握核武器制造技术的专业人才和建设了大量核武器工厂及实验室。所以,即使未来朝鲜通过谈判放弃核武器,也只是对已经生产出来的核弹头加以销毁,而制造核武器的技术、人力和物力资源则将得到保留。也就是说,如果未来情况有变,朝鲜将可以在短时间内再次突破“核门槛”成为核武国家。这种拥有短时间内制造出核武器技术又不实际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通常被称为“核潜力”国家。随着社会技术的整体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掌握了制造核武器的技术,其中日本就因其先进的技术能力被认为可以在短则数月、长则1年的时间内制造出核武器。但即使是日本,也没有真正制造过核武器,更没有进行过核试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弃核后的朝鲜仍将拥有比绝大多数核潜力国家更强的核武器技术以及更短的“核门槛”突破时间。而这也将成为朝鲜未来与美国继续展开博弈的有力工具和筹码。

朝鲜半岛将迎来“谈判季”

当然,如果朝鲜以放弃历尽千辛万苦才制造出来的核武器为筹码参加谈判,那么其谈判目标将绝不仅仅只是要求解除现有的制裁,而应该是彻底改变自身的安全处境。正如朝鲜方面对韩国特使郑义溶表示的:“如果对朝鲜的军事威胁不存在了,如果朝鲜的国家安全得到保证,朝鲜没有理由继续保留核武器。”其潜在含义是,要想让朝鲜放弃核武器,朝鲜的国家安全必须得到保证。根据上文所述,这也是朝鲜一以贯之的战略目标。至于这一要求将以什么样的具体形式和谈判价码得以体现,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从历史上看,朝鲜很可能要求美国与其签订互不侵犯、互不敌视等类型的双边安全保证协定或条约。

从美国方面来看,在不使用武力的情况下使朝鲜弃核是非常理想的一种战略结果,而特朗普出于中期选举和竞选连任方面的考虑,也希望与朝进行谈判并将此作为自己的一大政绩。但是,要让美国彻底改变对朝敌视态度,朝鲜仅凭弃核的筹码可能还是不够的,因为美国对朝敌视还有保卫韩国和防备朝鲜常规军事威胁的需要。所以,朝鲜对外战略还需要作出许多重大改变,或者说需要对美国和韩国进行安全上的“再保证”。这些问题都十分敏感、复杂、重要而急迫,需要双方最高领导人直接会谈加以商定。这也是金正恩急于与特朗普进行直接会晤的可能原因。但即使美朝领导人举行了直接会谈,朝鲜核问题和半岛局势也不可能马上得到解决,因为仍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双方进行商讨和博弈。所以,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半岛爆发军事冲突的风险将大大降低,可能转而进入一个漫长的“谈判季”。

半岛局势缓和符合中国战略利益

当前,半岛局势的变化总体上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中国在半岛政策上的核心目标就是两个:稳定与无核。为实现这两个目标,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責任,通过组织六方会谈、提出“双暂停”“双轨并行”等倡议和认真履行联合国涉朝决议等方式做出了大量努力。中国也一直认为半岛问题的核心是朝美矛盾问题。美朝当前的缓和与对话趋势既有利于半岛稳定和无核化,又有利于美朝关系的改善,这符合中国的一贯预期和长期利益。2018年3月9日,特朗普在与习近平主席通电话时表示:“事实证明,习主席坚持美国应该同朝鲜开展对话的主张是正确的。美方十分感谢并高度重视中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重要作用,愿继续密切同中方的沟通协调。”

有评论认为,朝鲜展开对美谈判可能会以牺牲中国为代价,这种观点可能是多虑了。当前的中美关系完全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美国并不存在对中国孤立遏制的急切需求,所以即使朝鲜背弃中国也不会得到美国太多奖赏。而以朝鲜当前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迅速转向美国则会面临诸多的不确定风险。无论怎样,朝鲜现在及未来的发展仍离不开中国的帮助和支持,朝鲜的最佳选择是同时发展与中国和美国的友好关系。此外,决定中美朝三边关系的关键不在朝美关系,而在中美关系。只要中国牢牢把握中美关系发展大局,构筑基础扎实的对美战略稳定和战略互惠关系,那么无论朝美关系如何改变,都不会对中国战略利益构成根本影响和损害。中朝关系之前遭遇的一些困难和矛盾也完全是因为核问题引起的,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不会损害中朝关系,反而会促进未来中朝关系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当前的朝核问题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面临着不同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从长期来看,弃核将成为朝鲜的最终选择,朝鲜对外战略、美朝关系和半岛局势可能发生十分重大的改变。从总体上看,这些改变是符合中国战略利益的,但这一过程注定将充满曲折和不确定性,其具体的演进过程仍需要保持密切观察。

猜你喜欢

核武局势半岛
九龙坡:一江绕半岛 艺术焕新生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蛇口半岛
公元前500年前后意大利半岛的居民
My Home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