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教学方法

2018-05-10阮益芳

新一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篮球教学方法

阮益芳

摘 要:体育教学法是每个体育教师应普通遵循的法规,每一项运动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只有切实掌握各项运动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篮球的特点分析,探讨篮球的教学方法,以求推陈出旧,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篮球;篮球运动特点;教学方法

体育在当今如经济一样,飞速发展着。体育的各项器材在不断的完善,体育场地的质量在不断地提高。另外,高科技的应用也使体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得人类在体育运动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正如奥林匹克的精神口号一样,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展着。

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项目,尤其是在美国,更是发展到了颠峰状态。但任何一样事物都不可能凭空产生,因此,要求得更高的发展,必须从基础做起。以下我就对篮球运动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技术教学中应普遍遵循的总的方法学。不同的运动项目有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因项目,内容,要求等的不同,在教学上也有些区别。因此,作为一名专项教师,就必须掌握本专项的特点。篮球教学特点是依据篮球运动特点而特有的,与其它的项目普遍共性又有与其他项目不同的特性,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体育教学法普通性,掌握各项运动的特点和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运动的篮球,场地,篮架和规则等,我归纳了篮球运动的以下几个特点,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法和要求,才能真正上好篮球专项课。

一、有球性特点

这是与其它球类项目有共性的,但它有命中得分的特点。篮球运动是在严格的规则约束,在标准的场地上,一定高大的篮架下,在限定时间内,以积极争抢控球权为目的的体育运动。他以把球用手投入球篮得分,以得分多少记胜负。基于这一特征,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应视为教学的首要环节只有把篮球当作是手的一部分时,对球的感觉才能提高,所以每天运球,传球,投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如在准备活动中增加熟悉球性的练习,就更能提高学生手指末梢的神经感觉能。练习的方法有:让球在两手间快速不停的回拨;让球绕身体各部位转;运各种不同方式的球;对墙单手快速拍打球;对地快速低运球等。总之,熟悉球性练习,可以提高手对球的感应能力,从而提高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

二、对抗性特点

篮球运动的对抗性与排球运动的隔网对抗不同,是直接对抗,而且每个队员在场地上要尽量避免身体的接触。因此,在教学中更加强脚步移动练习,提高防守滑步,上步,后撤步和交叉步的应变能力;提高起动跑,后退跑和侧身跑的速度;提高急停急起的脚步功夫和突然跳起拼抢篮板球的能力。移动是篮球技术的基础,脚步动作的好环又直接反映到临场上的对抗水平。因此,教学中每天都应安排一定量的脚步移动练习,如:起动与急停,跨步与转身,滑步与交叉步,急停与起跳等练习。通过移动步伐的提高,从而提高反应判断能力。提高对抗能力,应在学习单一基本技术动作的同时,就应要求学生在有防守的情况下完成技术动作,从而提高学生在对抗情况下完成技术动作的水平,并养成保护球,保护身体的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紧张比赛时的激烈对抗。我的做法是,教师本人来防守,效果更加,因为我不但是防者,同时也是技术质量的检验者(如纠正错误,抓突破走步)更是临场经验的传授者。

三、复杂性特点

复杂性特点是篮球运动的又一特点。每一个技术动作都有多个单一技术动作组成,而每一个技术的运用又与临场需要结合。现代篮球比赛在时间,空间和速度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协调多样的技术动作,而且还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如突然改变方向位置、时而疾跑,时而急停,时而起跳,又要求学生不仅要注意到球的轉移,篮球的位置,还要注意到同伴和对方队员的“行动”,并随时做出合理的技术动作与正确的判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单一技术与关联技术结合起来教学。如持球突破与急停跳投、突破与分抢篮板球与快攻发动等。在突破教学时,教师亲身的应变能力,并引导学生判断是该“突”还是该“投”,是防守者左边突破还是从右边突破,突破后是上篮还是分球等,通过反复练习与强化,学生的应变能力普遍提高。

四、准确性特点

准确性是篮球运动的最主要特点,他的篮圈直径不但小而且区别与足球,手球的球门不是垂直而是水平的,其得分也不同与其他球类项目每进一球或胜得一分,同是投中球篮分值又有一分、二分、三分之分,这要取决于投篮时的“情况”与投篮出手时所处的“位置”。投篮是篮球运动的核心,一切技术,战术的运用,都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投篮手法以形成规范的技术动作定型。对不规范的技术动作一定要进行纠正,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打前锋位置的学生,多练习中近距离的跳投与快下接长传球上篮,对于打后卫位置的学生多练习中远距离投篮,而对于中锋位置的学生,多练习近距离跳投、罚球和篮下勾手投篮等。由于投篮技术动作分类多而复杂,故投篮教学首先学习原地投篮,接着学习进行间单手肩上投篮,单手低手投篮,再学习原地跳起和急停跳起投篮。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很关键,使学生头脑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准确性特点,还包括传球准确到位,投篮出手时机把握准确,防守干扰少,投篮信心足,就容易投中。总的说,在进行投篮练习时,一定要把投篮与假动作,传接球、运球、突破与抢篮板等技术结合起来练习,并增加对抗,使学生在有防守的情况下完成投篮动作,同时心理素质也得到培养。因为投篮是“细活”,技术动作正确不等于命中率就高,还有临场发挥,投篮时机等,所以教师在教学应模拟比赛练习学生。

五、基础性特点

这是篮球运动最基本的特点,他的技术动作是有各种的跑跳投等基本技能所组成,所以需要进行速度、耐力、力量、弹跳、灵敏和柔软性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练习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每周的教学课中,除了安排基本技术,战术练习外,还应加强专项身体素质练习。如起动五线模地往返跑(即端线、罚球线、中线、端线)为专项身体素质的一项,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还有半场五点球上篮,(即右零度、右45度、中圈弧、左45度、左零度)要求学生连续运球上篮,自抢篮板运球到下一点,如那一点没中篮。再加跑一次。总之,教师一定要结合专项素质来练基本功,并加强防守步伐等多种移动练习,如接困难球、绕球跑,每月进行一次专项耐力与力量练习,使学生在技术、战术提高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六、集体性特点

这是显而易见的,比赛一方的五名场上队员必须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顽强拼搏才能战胜对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就应在提高个人基本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配合意识,加强二打一,三打二的配合,多练习两三人之间的传切、掩护和突分配合,使学生养成拿球先看同伴,有比“我”位置更好的同伴就应马上传球,不延误战机。如在教学比赛中,发现某学生接球时,看到前场有自己的同伴且没人防守时没有及时传球,而是自己运球上篮,虽也进球,但作为教师(教练)我仍然将比赛停下来,分析这一战例批评不传球的学生,并要求学生以后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打快攻,即传球再跟进,只有平时教学与训练中抓配合,教会学生调动同伴的积极性,发挥全队的作用,才能在比赛中按教师的意图打战术配合,提高比赛成功率。集体性还体现在防守配合上,同伴漏人时“我”要进行补防,传球失误相互不埋怨,一个队只要具有集体广义精神,团结拼搏,一定能在比赛中超水平发挥。

综上所述,篮球运动的六大点,作为一名篮球专项教师,除具备较高的篮球理论知识,精深的基本技术和篮球的最新规则外,还应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从而达到篮球运动水平的普及与提高。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教材编审委员会。篮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8

[2]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篮球控
我爱篮球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