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茶胜浓酒

2018-05-10李鹏程

新一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写作手法

李鹏程

摘 要:汪曾祺是中国当代文坛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家,本文从散文化的行文风格,独特的述事方式方面对其平淡闲适,自然乐观的风格作一浅析。

关键词:行文风格;述事方式;写作手法

汪曾祺的小说写得散淡而随意,又深具神韵,读起来平淡自然而又乐观向上,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现就这一风格做一浅析:

一、散文化的行文风格

汪曾祺开创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他的小说淡化了主题,淡化了矛盾,淡化了冲突,淡化了高潮。以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散文化的随笔笔调,给读者谈生活,谈人生,娓娓动听。

汪曾祺的这种顺其自然的小说散文化风格打破了小说和散文间分明的界限,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以意境取胜,叙事有抒情情,环境、氛围成为叙事要素。如在《受戒》中,作者以自然随意的笔触描写了没有任何清规戒律的寺庙,杀猪吃肉、赚钱取妻的和尚。着力描绘了宗教环境中世俗化的一面,且肯定了僧侣们对世俗生活的追求,以乐观,积极,入世的态度对待消极的宗教制度,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纯情浪漫的初恋,把佛教净地与世俗生活联系起来,从宗教氛围中解脱出来,发现世俗生活的欢乐。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意趣,让人回味良久,让人感慨于作者的用心良苦。而对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成长的小和尚明海,在取得和尚正式资格后和小英子对美好爱情追求的环境描写更具风味:“……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薄棒,通红的,像一技一技小蜡烛,青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朴鲁鲁鲁飞远了……”[1]动静结合,实景与妙喻,斑斓的色彩感,营造了散文的神韵,诗的意境。

汪曾祺善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来作文本叙写,他认为“散文诗和小说的分界只有一道篱笆,并无墙壁。”“我一直以为短篇小说应该有一点散文诗的成分。”[2]“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3]用诗一般的语言对小英子姐妹外貌进行了描写,作比喻,讲对仗,尤其是对眼睛描写传神的突出了善良清纯的内心世界。

二、独特的述事方式

汪曾祺小说的平淡冲和、闲适乐观风格的形成是和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这种风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叙事角度和写作手法。

(一)回忆性的述事角度

汪曾棋曾说过:“小说是回忆,不是编故事”[4]。汪曾祺的小说是对各个不同时期生活的回忆,他的回忆中充满了温情的味道。

汪曾祺的小说中回忆最多的是与高邮故乡有关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那是他小说的中心。这些都被汪曾祺用回忆的语气叙述出来,如《大淖记事》《讲用》《受戒》《陈小手》《职业》《老鲁》等。读他的小说仿佛是听一位岁月老人讲一个个有意义的故事,清淡,耐品。那些浓烈的,激动的,过于悲伤的东西,在他的娓娓叙述中变得淡而又淡。这种“过去时”的写作手法,将大部分小说置身于回忆笔调之中,使作者能置身于事外,平心静气的以一种审美静观的态度去回顾过去,这样就能更好地写出生活中的美和诗意来。其叙事视角往往是历经苍海桑田之后的人世感慨,温情感怀,他要挖掘与展现的是人性之美,藉以温暖尘世中的芸芸众生。

回忆性的“超然”叙事是汪曾祺的叙事理想,其实也是其生活观的反映。汪曾祺笔下的人物,无论是校役老鲁(《老鲁》),开饭馆的南京人(《落魄》),鸡鸭名家余老五、陈长庚(《鸡鸭名家》),农民五金(《五金》),都经年不变地重复着古老的生活轨迹,汪曾祺把他们的生活一一叙来,那些活的沉重与酸辛都在豁达的微笑中消解掉了,留给我们的是品味不尽的人性人情之美。

(二)留出空自的写作手法

汪曾祺说:“我认为一篇小说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作家写了,读者读了,创作过程才算完成,作者不能什么都知道,都写尽了,要留有余地,让读者去捉摸,去思考,去补充……。这样一篇小说的容量就会更大,传达的信息就更多。以已少少许,胜人多多许”[5]。这即是留有余地留出空白的写作手法。汪曾祺在小说创作中大量的应用了这种写作手法,取得了以少胜多,笔减意不减的艺术效果,增加了读者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如《黄油烙饼》结尾的处理上:“萧胜一边流着一串一串的眼泪,一边吃黄油烙饼。他的眼泪流进了嘴里。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6]萧胜含泪吃烙饼,作者并没有过多点明原因,但给读者留下了无穷回味的空间,这比深入点出原因,内涵要丰富的多。产生耐人寻味的含蓄美,深具沖淡平和的典雅美。

汪曾棋在文学浩劫后“百花齐放”的时代里,独立于各主流创作之外,避居一隅,固守着恬淡幽然的心境。形成了平和冲淡,乐观自然的风格。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别具风情,影响巨大。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小说经典》·人民文学出版汪曾祺·《晚饭花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

[2]汪曾祺·《晚饭花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3]汪曾祺·《受戒》·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1).23.

[4]汪曾祺·《桥边小说二题·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5页.

[5]汪曾祺·《蒲桥集》·作家出版社·1991年3月版·第366第367页.

[6]汪曾祺·《受戒》·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310页.

[7]汪曾祺·《受戒·<徙>》·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74页.

猜你喜欢

写作手法
独在异乡
论《在地铁车站》中的“意象”
《黄雀记》写作手法及当代启示
对《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写作手法的分析
浅谈阅读课如何引导学生侧重学习写作手法
《格列佛游记》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探析
浅谈以教材为依托进行高中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