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承载力理论的区域产业发展研究

2018-05-10宋宸刚陈建业

商洛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承载力区域资源

宋宸刚,陈建业

(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875;2.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济南 250002)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高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长期以来,我国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特别是在经历了新一轮的重工业化与快速城镇化阶段,经济发展的需求已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部分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亟需新的方案。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保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必须将经济发展的需求控制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以内,通盘考虑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做好科学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

1.1 空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大问题,特别是2011年12月以来,雾霾开始在我国上空出现,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长期以来国家及各省市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空气污染治理,但部分区域空气质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环保部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338个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重为75.6%,较去年同期下降2.6%;重度以上污染天数比重为3.0%,较去年同期上升0.7%;邯郸、徐州、保定等城市空气质量较差,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重不足 50%。 京津冀地区 PM2.5、PM10、NO2平均浓度仍然高企,分别达到 72、129、50 μg·m-3;珠三角地区 PM2.5、PM10、NO2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分别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6.7、15.2和11.8个百分点。

1.2 水资源形势仍然严峻

一方面,我国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2014年我国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为2062 m3,同期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分别为8846、3378、2244、29982、80181、27721、20971 m3, 分别是我国 的 4.29、1.64、1.09、14.54、38.89、13.44、10.17倍;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典型的区域性结构问题,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农村多城市少,且季节性强,水资源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之间存在错配;此外我国水体区域污染严重,2016年黄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等存在轻度污染,海河流域存在重度污染,太湖、巢湖、滇池等重要湖泊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等显著偏高。

1.3 土地资源总体存在短板

截至2015年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9 hm2,同期美国为 0.47 hm2,俄罗斯为 0.85 hm2,加拿大为1.22hm2,法国为0.28hm2,阿根廷为0.90hm2。我国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仅为12.68%,同期美国为16.65%,德国为33.97%,法国为33.75%,英国为24.85%。我国森林覆盖率仅达到22.19%,分别比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加拿大 、 巴 西 低 11.71、46.27、10.54、27.57、15.98、36.86个百分点。我国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土地侵蚀面积达295万平方千米,超过全国水利普查面积的30%。

1.4 区域环境事件时有发生

2016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304起,超过20起的省市有湖北、广东、四川和陕西,仅天津、内蒙古、西藏3个省市全年没有发生任何环境事件。发生重大环境事件3起,其中江西有2起,陕西有1起。较大环境事件5起,其中山西1起,湖北1起,四川2起,新疆1起[2]。中央环保督察组自2015年12月在河北试点,2016年5月开始第一批进驻督查以来,前后4批实现对全国31个省市的全覆盖,共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8448人,立案侦查1518件,问责18199人,拘留1527人,出重拳、花大力解决区域环境污染问题。

严峻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等问题,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改变现有经济增长与生态、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生态承载力理论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案。

2 生态承载力理论及产业发展分析

生态承载力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Park和Burgess提出,其从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两个角度进行了阐释。从经济社会的角度来看,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限定了一个生态资源边界,要求所有的经济社会活动都必须在这个边界之内,否则就会出现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生态承载力的研究,现有文献大都从空间格局、安全预警、生态足迹、环保评估等角度开展,如熊建新[3]、王维[4]基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洞庭湖区、长江经济带城市等的空间格局研究,朱玉林[5]基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西藏、长株潭城市群等的安全预警研究,金悦[6]、范小杉[7]基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唐山、厦门环保评估研究。但产业的发展,如产业的培育、生产、销售、研发等,与生态、资源、环境息息相关,与生态承载力息息相关,将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产业发展、区域产业规划相结合的文献目前为数不多,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进行拓展。

生态承载力本质上体现的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区域生态承载力将广义的生态承载力限定在区域的范围,体现区域生态环境对区域发展的支持能力。通过专家打分法,可将区域生态承载力分解为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抵御力、环境治理力四个部分,见表1。

表1 区域生态承载力指标

根据表1,增强区域生态承载力可通过提高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抵御力和环境治理力实现,这四个组成部分反映出的内涵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具体到区域产业发展方面,产业生产所需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与能源资源,需要资源承载力予以支撑;产业日常经营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需要环境承载力和环境治理力予以保障;产业对生态、资源、环境所造成的伤害,需要生态抵御力予以恢复与抵抗;产业创新、招商引资等所需的技术进步、市场环境、生态环境等,都离不开生态、资源、环境对产业发展的承载和保障。借鉴韩传峰等[8]的研究,结合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可建立基于区域生态承载力的产业发展因果反馈模型,见图1。

图1 基于区域生态承载力的产业发展因果反馈模型

根据图1,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绿色环保产业,将有利于降低区域资源消耗,减少区域污染排放;打造优良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的居住环境,将有利于改善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加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将有利于提高耕地的效力,减少对农业的环境污染;引进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减少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将有利于降低人口膨胀对资源的压力,提升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通过构建区域产业的系统发展策略,稳步有序地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将大大拓展区域生态承载力现有的边界,削弱生态承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寻求到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三者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解。

3 生态承载力理论的区域产业发展建议

区域产业发展因果反馈模型反应了由生态、资源、环境和产业组成的一个复杂巨系统,具有多循环、多联动、多反馈的多维度网络复杂关系。根据上述模型,要实现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站在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科学发展的高度,建立高效互动、全面灵敏的运行机制,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区域产业体系。

3.1 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体现出区域产业特色发展路径

区域产业发展应坚持规划先行,区域规划应建立在尊重和遵循自然生态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之上,培养注重生态保护的人文意识和生态有偿使用的消费观念[9]。以生态承载力为支持层的区域产业规划,应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生态安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消耗方式,改善现有脆性生态系统,体现区域发展的时序性和有效性,呈现区域规划独具风格的地方特色,形成差异化的区域产业发展竞争力。

3.2 强化生态补偿理念,形成区域一体化调控机制

充分体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完善生态补偿价格机制和收费机制,深化“区域治理”的意识和方法创新,摒弃短期利益、注重长远利益,摒弃局部利益、注重整体利益,突破行政区划和部门利益的桎梏,以跨行政区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理念为导向,健全区域协调机构,通过区域协作与规划、区域自治与立法等政策调整因子,强化区域产业政策的执行力,力求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产业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协防共治、要素流动市场配置等治理目标[10]。

3.3 跟进金融配套服务,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重视国家开发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用市场化方式推动的先进作用和引领作用,强化政府与市场的纽带,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强化区域经济共同体,加深区域发展的经济依存和互动效应。加强金融服务引导,明确地留足发展空间、留足生态余量,建立其满足生态承载力的区域、产业、社会和市场发展在内的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把握好生态环境的蓝线和红线,形成一个全面的、立体的、原汁原味地、适度超前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

3.4 立足区域本地特色,注重培育新旧动能转换动态产业体系

“一带一路”是“十三五”规划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要内容,“五通三同”促进区域发展协作共赢。区域产业发展借助全球产业格局,深耕细作本地特色产业,避免简单重复和照搬硬套,培育满足自身生态承载力、富有活力与竞争力和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不断深化培育区域产业内生动力,借助信息产业技术革命性和颠覆性作用,促进区域产业新旧动能动态更新转换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3]熊建新,陈端吕,彭保发,等.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J].地理科学,2014(9):1108-1116.

[4]王维,张涛,王晓伟,等.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12):1963-1971.

[5]朱玉林,李明杰,顾荣华.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安全预警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12):2057-2064.

[6]金悦,陆兆华,檀菲菲,等.典型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以唐山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5(14):4852-4859.

[7]范小杉,何萍,贾娇,等.基于生境保护的厦门湾海岸线开发建港生态承载力评价[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7(3):374-381.

[8]韩传峰,陈建业,刘惠敏.增强生态承载力的崇明岛建设模式[J].自然灾害学报,2005,8(4):103-106.

[9]张雁.基于生态足迹的商洛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6,30(4):56-59.

[10]陈耀,皮亚彬“.十三五”区域政策思考[J].中国经济报告,2015(10):45-47.

猜你喜欢

承载力区域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分割区域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CFRP-PC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耐火钢圆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和承载力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潜艇极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对受压加劲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