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风貌导控探析
——以浦城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为例
2018-05-10沈细春
沈细春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0 引言
随着全球化日益加深,城市的地方性和传统性特征正在逐渐弱化,城市之间的差异与个性特征正在减小,千城一面成为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对城市单纯的物质性、功能性的要求,进而提高了对城市美观、空间环境、场所气氛等精神方面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城市特色及品质的提升。以城市风貌为抓手,塑造特色城市,展现特色资源,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乡风貌,在城市从经济竞争力向文化竞争力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是塑造特色城市风貌,指导城市景观建设的有效手段。
本文拟基于对城市景观的认知,以浦城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为例,探析新时期城市景观风貌导控。
1 城市景观基本概念
城市景观是人们通过视觉所能看到的城市各构成要素的外部形态特征,是由街道、广场、建筑群、小区、桥梁等物体所共同构成的视觉图像[1]。城市风貌中的“风”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软件系统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貌”则是城市总体环境硬件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的有形形体和无形空间,是“风”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城市风貌[2]。特色的城市风貌是城市的灵性,使城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得以延续、发展并发挥其传播文化的基本功能。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是将城市中的各种景观要素协调配合,致力于创造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景观,形成安全优雅而有序的城市空间环境,体现人工与自然,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民族性和现代化共存、共兴的城市特色[3]。
目前,城市风貌规划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规划研究、总体规划专题和专项规划。规划研究偏向学术性,以城市风貌规划的对象、框架、重点等为主要内容,探讨城市风貌规划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做法。总体规划专题,即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将城市风貌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题进行研究。这类专题研究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一般仅提出城市风貌的总体思路,并不深入详细展开风貌的实施和具体操作。专项规划参照专项规划的编制办法、内容深度等要求来开展[4]。此类规划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规划深度,自身的系统性和独立性较强,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路线框架
本文介绍的浦城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属于专项规划,即独立编制的城市总体景观风貌规划。
2 浦城城市景观风貌现状分析
2.1 浦城县基本概况
浦城县地处闽、浙、赣三省七县(市)结合部,被称为“福建的北大门”, 是福建省最早置县的五县之一,中原文化入闽的重要走廊、古闽越的文化发源地。其具有碧水丹山、奇峰异石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古入闽通道遗址遗物,特色的丹桂产业景观,以及包括剪纸、古琴、木偶戏等丰富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浦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自然人文景观。
规划基地处于浦城县城区,呈山环水抱的山水格局。其北、东、西三面环山,中、南部低平宽广,总体地势呈北高南低;南浦溪、马莲河一东一西自北向南绕城而过,在城区西南交汇,丹桂河自东向西汇入马莲河。三水交汇,三面环山,特质突出,利于城市山水特色景观的塑造,同时由河流、自然山体延伸基本形成的5条绿色廊道,如图2所示。
图2 山水格局图
2.2 景观风貌现状问题分析
(1)浦城山水格局特色明显,但现状滨河自然景观开发利用不足,岸线单一、南浦溪和马莲河两岸未得到有效利用;南浦溪下游、马莲河水质较差,污染问题突出;梦笔山、南浦生态公园等山体开敞空间建设有待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数量较少。
(2)浦城文化底蕴深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历史遗存保护不到位。和平路、师公弄一带历史街区建筑年久失修、风貌环境不佳。城市已经出现剪纸、名人雕塑等城市街道家具,但有待系统化、特色化梳理与展现。
(3)浦城城市建筑风貌有待提升。其现代建筑闽北地域性与传统文化性特征不突出;部分交叉口节点区域建筑立面杂乱无序,影响城市门户风貌景观;城市建设忽视建筑第五立面,顶楼搭建蓝色铁皮屋顶混乱,影响城市整体风貌。同时,城市色彩多样混杂无序,缺乏统一规划引导。
3 规划目标及策略
3.1 规划目标
规划结合浦城特色自然文化资源,将浦城风貌塑造成为以生态绿色为基础,以河流水系为纽带,以山水文化、人文历史为底蕴,以剪纸、丹桂等为特色的闽北城市。以“两水穿城览众山,多元文化汇桂乡”进行形象定位,并提出“梦笔浦城、丹桂飘香”作为城市口号。
3.2 规划策略
(1)保护山水
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延续传统山水景观格局和风貌特征。增强城市生态景观功能,提升人居环境。
(2)传承文化
营造传统历史景观风貌环境,搭建非物质文化展示平台,重塑浦城历史八景,突出多元景观风貌特色。
(3)突出特色
系统梳理各景观要素,挖掘浦城风貌深层次特色之源,结合城市景观风貌要素,发展演绎,塑造景观风貌特色。
(4)分区指引
强化城市功能结构,体现功能布局,根据不同的特色功能,塑造不同的景观风貌区,并进行相应景观风貌指引。
4 浦城城市风貌导控
4.1 景观风貌格局
综合考虑现状,依据上位规划同时结合城市性质定位,确定浦城县城市景观风貌总体结构为 “一带三轴三廊三区多节点”。包括重点打造以南浦溪-马莲河构成的城市滨水景观带,强化沿五一三路-正大路、梦笔大道-兴浦路、兴华路-原205国道三条轴线,打造城市景观主轴。 根据职能特点形成旧城风貌区、现代城市风貌区、现代产业风貌区等3大风貌分区。 同时结合城市门户、商业中心和公园广场等主要公共活动中心,形成多处城市风貌景观节点,包括城市中心节点、城市交通节点及市民活动节点3种类型,如图3所示。
图3 景观风貌格局图
4.2 景观风貌导控
规划从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眺望系统、建筑高度、城市色彩、建筑风貌、城市游憩线路规划等方面对浦城城市景观风貌进行引导控制。
(1)开敞空间导控
结合公园绿地、滨水绿地、广场等打造绿色开敞空间,包括保留提升丹桂城市广场、仙楼山公园等多个公园广场,加强南浦溪、丹桂河、马莲河沿岸绿带景观设计。规划远期对西岩山、马鞍山、横山岗等山体进行绿化植被改造,增加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如图4所示。
图4 开敞空间规划图
(2)眺望系统控制
规划结合浦城大山水环境,构建“山-城” 眺望、“山-水” 眺望、“城-山” 眺望、“山-山” 眺望等多个观景廊道,凸显浦城山环水抱的山水格局,如图5所示。
图5 瞭望系统规划图
(3) 建筑高度导控
为了保护浦城“两水穿城览众山”的山水城风水格局,塑造富有特色的生态山水城市,规划将浦城县中心城区分为低层建筑高度严控区、开敞界面高度严控区、高度发展严控区、中高层建筑控制区、高层建筑集中区等5个级别进行高度控制。
(4) 城市色彩导控
通过选取浦城不同区域的多种类型建筑进行主题色提取,从而得出现状基调色和辅助色。 城市色彩按照基调色、辅助色和点缀色3类进行引导。同时,将浦城城市色彩分为现代城市风貌区、现代产业风貌区、旧城风貌区3类区域进行引导控制。
(5)建筑风貌导控
建筑风貌是城市风貌的核心内容,规划提取传统民居中细部装饰特征元素,进行演绎并运用到新建或改造建筑细部中。闽北民居主要受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响,建筑色彩以白墙、灰砖、黑瓦为基调,新建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可以采用穿斗、窗花、坡屋顶、灰砖、挑檐等建筑立面材料和构件等元素进行点缀。规划将浦城建筑分为居住建筑、一般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3大类,并从定位、控制指引导则、建筑风格、建筑立面、建筑体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引导控制,打造浦城地域性城市建筑景观风貌。
(6)游憩线路规划
结合城市景观指引,串联城市内各个重要的城市文化节点和生态公园节点,建立以乐享滨水生活的滨水休闲游线,展示浦城形象的都市观光游线,体验登山健身的生态休闲游线,品读城市记忆的历史文化游线,如图6所示。
图6 游憩线路控制规划图
同时,规划还从绿化风貌导控方面突出植物的地方性特色,使景观具有可识别性。根据市民与游客公共活动的服务功能进行照明分类,强化重点夜景照明轴带和照明节点的建设,加强城市夜景引导。从浦城剪纸中提取造型元素、构图方式、比例关系、色彩组合、抽象概念等,根据城市风貌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将其应用于标志性构筑物、雕塑、城市家具装饰、公共环境艺术设施等的平面、形体、图案设计创作与构筑中,从而使风貌更具指导意义。
4.3 风貌特色空间体系构建与控制
结合总体风貌目标,突出浦城特色风貌资源,构建风貌特色空间体系,规划重点对历史文化风貌区、“三边三节点”等重要特色空间进行控制与引导。
(1)历史文化风貌区
历史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历史风貌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浦城城区重要历史风貌区包括三山会馆、老城区、天心月华、天后宫等区域,规划应重点保持原有的建筑风貌、城市肌理、路网格局及街道尺度。从风貌保护、风貌延续、风貌协调、空间肌理控制等方面进行要素控制。
(2)城市中心节点区
规划结合城西启动区、文体中心区、丹桂城市广场、安华广场等重点景观区编制概念性城市设计,对片区的使用功能、建筑分布、空间景观(高度、色彩和建筑风格)等作出意向性策划。保证城市公共空间、步行系统及绿化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3)城市交通枢纽节点区
城市交通枢纽节点是城市门户区,浦城县城门户节点包括真德秀广场、城西门户、城东门户等。规划通过植物种植、环境景观、节点建筑风貌塑造,提高城市入口的可识别性,强化浦城门户形象。门户景观应结合广场、雕塑艺术、街道家具、植物搭配等诸多风貌要素,门户区域设计应体现浦城现代都市性与历史文化性特征。同时,结合广场对城市静态交通及过街设施进行组织。节点建筑风貌应体现浦城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特征,不同门户可体现不同建筑风格,城市色彩应用应与城市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4)市民活动节点区
浦城市民活动节点以广场、滨江公园和山体公园为依托,如南浦溪北岸核心段、仙楼山公园、梦笔山公园等。规划保持区内主要城市公园自然生态环境,并对其绿化植被进行梳理整治,增加游乐设施和休憩设施,以发挥更大的观赏和游憩价值。利用两河交汇地段、滨水地段建设滨水绿地及广场,激活滨河观景、休闲健身、游览娱乐等功能。
(5)“三边”控制
“三边”包括山边、水边和路边。规划通过划定山体边缘控制线,按核心控制区、一般控制区、山体景观特控区进行控制引导,对山周边的景观和主要视觉关注区域进行重点控制。结合南浦溪、马莲河、丹桂河按商业型滨水界面、生态型滨水界面、休闲型滨水界面、文化型滨水界面、观光型滨水界面进行分段引导。同时,按照过境交通型道路、城市景观型道路、滨水景观型道路和人文景观型道路等类型,对道路边的绿化带、建筑进行控制引导。
4.4 构建景观风貌数据库
规划通过建立浦城水系、开敞空间、交通枢纽、山体、道路、城市中心和建筑等7个类别的景观风貌数据库,并进行分析评价,为构建浦城景观风貌控制指引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
4.5 实施保障
在专项规划文本的基础上提炼形成风貌导则,采用“图则+导则”的形式,形成指导城市建设和开发的管理性文件。为当地城市规划管理者、建设开发的单位与个人等使用者提供一种更加清晰、实用、便于实施的成果文件。同时,规划提出建立风貌近期建设项目库,将整个近期建设项目系统地分为规划项目、门户建设项目、道路滨河景观工程、重点旅游项目策划、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城市人文环境建设、城市活动策划等七大类,建立近期城市特色风貌塑造项目库,推进城市特色风貌塑造。
5 结语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浦城县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从建立城市景观风貌资源基础数据库入手,深入挖掘浦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特色资源,融合城市山水。
首先,划定特别风貌区,从城市整体角度对不同片区的风貌进行定位,避免城市风貌变为雷同的人工景观在不同区域进行大面积复制。
其次,在有序的城市风貌结构下,针对各个风貌特别区、风貌要素和“三边三节点”等进行逐一控制。尤其是对重点地段(公共服务核心区、滨水地带、旧城区等)提出城市风貌指引要求,并强调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等空间意象要素,塑造城市空间形象和特色城市风貌[5]。根据总体风貌目标,规划重点控制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中心节点区、城市交通枢纽节点区及市民活动四大类别,并制定控制区划和控制通则。同时,建立近期城市特色风貌塑造项目库,确保浦城景观风貌建设的推进。
参考文献
[1] 马武定.风貌特色:城市价值的一种显现[J].规划师,2009(12).
[2] 蔡晓丰.城市风貌解析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 张平,李迎军,张红娟,等.河北省定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探析[J].规划师,2013(7).
[4] 余柏椿,周燕.论城市风貌规划的角色与方向[J].规划师,2009(12).
[5]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