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实用性的对策

2018-05-10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预案救援模板

张 源

(烟台市公安消防支队,山东 烟台 264000)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一直是消防部队面临的难题之一,对于此类建筑火灾扑救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固定消防设施、移动灭火装备、灭火技战术等都是研究热点。预案编制是灭火救援的基础工作,往往容易被忽略,也是当前的薄弱环节,需进行深入研究。

一、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编制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资料收集困难,编制工作量大

高层建筑的基本情况、消防设施、重点部位等资料是编制灭火救援预案的基础,是指挥灭火作战的重要依据。然而,在实际预案编制过程中编制者很难做到详细、准确地收集资料,究其原因:一是高层建筑数量众多而基层部队任务繁重。虽然消防部队会定期开展辖区熟悉活动,但除了正常执勤战备、训练出警、各类会议和其他临时性活动,真正的熟悉时间并不多。二是基础资料具有很强专业性而预案编制者水平有限。高层建筑形式多样、结构复杂,编制预案时需要对建筑学、固定消防设施、生产装置、生产工艺流程等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预案编制是由基层中队官兵单独完成的,防火部门、编制对象单位和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和配合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的指导[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有的城区中队辖区高层建筑多达上百栋,根据现在的要求,每栋高层建筑都需要制作灭火救援预案,还要进行不间断地修订和完善,编制工作量巨大。

(二)形式和内容僵化,实战指导意义不强

公安部消防局(以下简称部局)制定下发的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模板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内容设置齐全,涵盖单位概况、灾情设定、力量调集、组织指挥、作战行动、社会联动、勤务保障、特别警示、辅助决策、预案附件(道路水源图、平面图、立面图、供水图、力量部署图)等方面,要求基层部队在编制预案时,灵活应用模板,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增强适用性和指导性。绝大多数基层中队在预案编制工作中,对该模板照抄照搬,对不同类型的高层建筑使用同一模板,没有根据建筑特点对模板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和扩充,抓不住重点,导致实战指导意义不强。

(三)编制质量不高,审核把关不严

目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总体编制质量不高,一是由于编制人员自身素质薄弱,专业知识和水平有限,高层建筑众多,预案编制及修订工作量庞大,基层为完成任务往往会应付了事。二是没有严格落实预案分级和审核制度,许多支队级预案本应由支队牵头制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支队级预案都由辖区中队“代劳”,制作质量难以保证。预案审核程序形同虚设,大部分预案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就被签发,导致许多预案被“带病”使用。

(四)制作手段落后,表现形式和实现功能单一

部局下发的数字化预案模板没有明确规定实现数字化的方式和方法,需要各地积极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单位仅将原有预案冠以数字化的标题,内容还是以文字、图片、表格、图形来表示,缺乏数字化的编制手段和表现形式,很难全面、直观地展示一些复杂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现行预案的功能更多的是查询单位基础信息的工具,而没有真正成为辅助决策和现场指挥的工具。

二、提高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实用性的对策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燃烧速度、蔓延方向和范围受环境、气候等可变因素影响较大,灭火救援预案很难与现实火灾发展形势相一致,相当一部分官兵认为,现在的预案内容中包含的单位基本信息对灭火救援还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他内容作用不大,根据现有的预案作战是不现实的[2]。提高预案实用性,一是要对现有预案模式进行改进,让其焕发生机活力;二是要创新预案制作模式,拓展预案功能,让预案成为有力的指挥工具。

(一)改进编制程序和内容

改进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的编制程序和内容,可以解决基础信息收集困难、预案编制工作量巨大、实战指导意义不强的问题。

1.增设审核验收前置条件,借力收集基础信息

要求高层建筑的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在申报工程验收和开业前检查时,向辖区中队提供建筑平面图、建筑总平面图等规范的建筑CAD图纸和制作预案所需要收集的建筑基本情况、消防设施、重点部位等重要信息。消防中队在收集完信息后,可有选择地进行实地熟悉,这样可大大减少基础数据收集的工作量,保证数据准确真实。

2.调整预案的编制范围和形式,突出重点简化一般

现在基层中队在制作预案时,不论建筑规模、类型、火灾危险性,大都采用部局下发的类型预案模板,整个制作过程工作量较大。要对预案形式进行革新,不同类型、不同重要程度的高层建筑预案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实现简单高层建筑预案卡片化,复杂高层建筑预案可视化,一般高层建筑预案按照部局下发模板编制,但要进行必要调整。这样既可减轻工作量,又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住宅建筑,建筑形式和内部结构相对简单,火灾危险性较小,针对一个小区可选取有代表性的一栋或几栋建筑制作图片式熟悉卡,将周边道路水源信息、建筑高度、疏散通道和出口、固定消防设施等信息在一张建筑立面图中标注清楚即可。对于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复杂高层工业建筑,简单的文字图表无法准确全面地表现建筑信息,可利用VR技术制作三维可视化预案。

3.调整预案编制内容,聚焦问题化繁就简

预案不是演练脚本,尤其是过于细化的力量部署没有太大意义。在应用部局下发模板时,应聚焦高层建筑灭火行动的关键环节来设置预案内容,对其他与高层建筑灭火行动关联程度不高的内容可进行删减。表1列举了一些高层建筑灭火行动的关键环节和对应的预案设置内容。

表1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内容设置表

4.严格预案的分级和审核制度,层层把关提高质量

(1)预案分级。不同规模、类型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指挥层级是不同的,因此预案要分级制定。根据高层建筑规模和危险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总队级预案、支队级预案、大中队级预案。对于高层居住建筑可选取建筑高度为主要划分依据;对于高层公共建筑(如大型城市综合体),可选取建筑面积为主要划分依据;对于高层工业建筑,可选取生产(储存)规模或危险程度为主要划分依据。具体分级情况见表2(表中“以上”表示包含本数,“以下”表示不包含本数)。

表2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分级表

(2)预案制定和审核。高层建筑预案编制的主体是灭火和防火人员,必要时可吸收单位人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大中队级预案由大中队军事主官负责牵头制定,由支队参谋长审核,报支队备案;支队级预案由支队参谋长负责牵头制定,由支队军事主官审核,报总队备案;总队级预案由总队参谋长负责牵头制定,由总队军事主官审核,报部局备案。预案制定人要亲自组织对单位进行评估、熟悉、演练,预案审核人要对预案进行严格审核,并抽取一定比例的预案进行实地检查。

(二)升级预案编制手段

VR(Virtual Reality)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简称,指借助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虚拟现实技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它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能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已广泛应用在医学、军事航天、房产开发、室内设计、工业仿真等领域[3],可将VR技术引进到预案编制中,让预案成为熟悉工具、指挥工具、练兵工具。

基于VR技术的灭火救援预案已在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下属的几个支队进行了预研和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VR预案的制作对象是超高层建筑、大型城市综合体、生产工艺较复杂和危险性较高的高层工业建筑,主要解决常规模式预案无法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直观全面展示复杂建筑的周边信息、平面布局、内部结构;二是拓展预案功能,让预案成为熟悉工具、指挥工具和练兵工具。

1.技术路线

以VR技术为基础,融入全景技术,搭建基于云服务器的数字化预案制作平台,建立“采集基础数据→筛选分析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制作全景预案→实战应用”的预案制作模式。

2.功能模块

(1)全景展示。融入现场采集的全景图像,将高层建筑周边道路水源信息、毗邻建筑情况、总平面部局、建筑外观实景展现,将建筑内部结构现实立体化呈现,并在立体图像中准确定位标注重点部位、固定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信息,官兵在浏览预案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快速准确地熟悉复杂高层建筑。

(2)火场指挥。在实际灭火战斗中,指挥员可以应用VR预案进行以下指挥行动:一是在全景显示的建筑总平面图和周边道路图上直观准确地部署各类车辆、划定警戒范围、设立外围阵地。二是在内部结构透视图上快速规划出内攻搜救和灭火的路径。三是结合消防员火场定位技术,在建筑三维结构图中,准确掌握消防员的位置,指导内攻人员进行精准的搜救、灭火和紧急情况下的撤离等行动。

(3)沙盘推演。预先在VR预案系统的数据库中收录辖区消防中队作战车辆和装备、灭火药剂储备种类和数量、企业专职队和微型消防站实力等信息,安装火灾模拟软件模拟火灾条件下火势和烟气蔓延路径,预案系统可作为进行沙盘推演的练兵工具。在建筑的三维模型中设置不同的着火部位,预案系统按照客观规律模拟出不同的火灾场景,指挥员在规定时间内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系统会自动对兵力调集、阵地设置、进攻线路选择、供水线路建立、固定消防设施应用、举高车停放等重要环节进行评判,自动生成灭火救援行动评估报告,指挥员可根据评估报告进行复盘,改进不足,提高指挥能力。

3.发展方向

总结VR预案的实际应用经验,此项技术的研发方向为:一是要实现快速建模,降低编制难度和成本,如将建筑CAD图纸和电子地图显示的建筑轮廓、周边信息导入预案编制系统中,能在很短时间内生成直观的立体图像。二是预案编制工具要实现便携化,便于单兵配备,如预案制作系统可安装在笔记本电脑或IPAD等便携工具中,便于在火场上进行信息的快速查询和预案的现场制作。

三、结束语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编制是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提高灭火救援能力的有力抓手,应当借鉴和吸收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建立健全预案制作体系,丰富预案功能,让预案在日常练兵和实战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洪文,王铁.灭火作战预案编制问题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2,28(6):28-30.

[2] 林滢,吴秀敏.灭火救援应急预案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8):40-42.

[3] 边瑞.基于“VR”技术的警务实战训练应用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7(2):96-100.

猜你喜欢

预案救援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紧急救援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上)
3D打印大救援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紧急预案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