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绿水青山绘新景

2018-05-10凌忠云

当代贵州 2018年43期
关键词:黔东南小米旅游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凌忠云

改革开放40年来,黔东南州施秉、麻江、黄平、镇远等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改善城乡面貌、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产业扶贫、发展文化旅游,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实现“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黔东南州施秉、麻江、镇远等6县脱贫出列之年。近年来,全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着力打好产业扶贫硬仗,让黔东南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管好一座城 改变一县人

改革开放前,施秉县城十分狭小、破旧。改革开放以来,施秉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开展了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2015年9月,施秉提出了“五强梦”,即旅游发展、城市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发展、新兴工业发展、民生事业发展迅速强起来,定下了实现“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化、五年新跨越”的奋斗目标。

2016年10月,施秉又提出建设“国际慢城”式特色旅游小镇新城和争创国家卫生县城的目标。两年来,全县实施了“天改地”“白改黑”、河滨休闲公园、县城绿化亮化美化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建成在全省甚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水车旅游小镇,实现了居民推开窗户看到花园、走出家门就是公园,活力新城美如画、休闲健身多去处的“施秉之变”,一系列举措赢得群众的赞誉和支持。

县城变美了,但是还达不到“国际慢城”和国家卫生县城的标准。为此,施秉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垃圾不落地”城市管理模式,取消了县城区所有的垃圾桶,全面推行垃圾巡回收集、分类收集机制,施秉县城也成为全省唯一不设垃圾桶的城镇。

“管好一座城,改变一县人”,通过实施“垃圾不落地”,施秉县城的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颜值”“气质”不断被刷新。而“垃圾不落地”这一城市管理模式,也得到了黔东南州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州范围内推广。

建设一个村 带动一方人

2013年以前,位于麻江县宣威镇翁保村的乌羊麻苗寨和当地大多数村寨一样,交通闭塞,群众思想落后,没有支柱产业,有贫困人口22户99人,贫困发生率为31.4%。

2014年6月,麻江县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全力把乌羊麻打造成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5年5月1日,乌羊麻风情苗寨开门迎客,吸引了凯里、都匀、贵阳等周边城市游客前来游玩,周末游开展得红红火火。

乡村旅游给村民带来了商机,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创业。一时间,农家乐、民居旅馆、特色小吃店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村庄到处呈现出生机盎然的创业景象。

为了让乌羊麻乡村旅游产业持续有效发展,麻江县组建乌羊麻组管委,在景区建立功能型党小组,对景区景点实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成立乌羊麻旅游开发合作社,发展社员72人,通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将蓝莓、草莓种植,农家乐餐饮与住宿等捆绑发展,形成产业协同、互相促进、循环发展的良好格局。

麻江县宣威镇翁保村乌羊麻苗寨成立旅游开发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将蓝莓、草莓种植,农家乐餐饮与住宿等捆绑发展,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图为孩子在乌羊麻苗寨草莓种植大棚内体验采摘乐趣。(陈碧酉/摄)

同时,合作社还有效利用资源,组织群众入股购买游船,在苗寨的桃花坞码头开展“人在画中游”旅游体验项目,通过水上运营,当年就实现合作社收入15万元,入股农户户均收入3500元以上。合作社还对无资金入股、无劳力、缺技术的5户贫困户进行兜底保障,确保户均年收入达2000元以上。

如今,乌羊麻的群众鼓了口袋、富了脑袋,环境至上的观念在大家心中扎下了根,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生态环境的自觉维护者。

种好一把米 技术促脱贫

自2016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黄平县谷陇镇便被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糯小米是谷陇镇鱼良村的传统作物,从解放前开始,当地村民每年都坚持种小米。

近些年,很多村民外出到江浙、广东一带务工时,顺便带去了家乡的小米,工友及当地群众品尝后,无不称赞其良好的口感,想要购买。鱼良糯小米,逐渐开始名声在外。

但鱼良糯小米的弱点就是产量比较低,按照传统的方式种植,亩产只有两三百斤。产量提不上去,农户就没有多余的小米出售,经济效益无法提升。

为解决这一问题,谷陇镇政府与黔东南州农委联系希望得到帮助。州农委对此极为重视,立即安排技术骨干进驻鱼良村,开展技术攻关。

“我们主要采取起垄和地膜覆盖的办法进行技术攻关。”州农委到谷陇镇任挂职副镇长的陈杰说,今年春季,他们在鱼良村种了200亩糯小米试验地。

据测算,采用新技术种植的糯小米亩产量达到700多斤,亩产值达3000多元,而糯小米的品质没有丝毫的改变。

来自黄平县委改革办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17.62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17.34亿元;粮食产量10.84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3.65万吨。

靠一种文化 建旅游强县

“文化旅游”是黔东南的“硬资源”,而镇远则是大美黔东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记录下黔东南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记录下镇远蒸蒸日上的发展。

1986年,镇远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改革开放初期,镇远就把文化旅游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在发展中不断优化升级转型。

“十二五”时期,镇远持续发挥资源优势,文化旅游带动效应增强,拥有8个国家级旅游品牌和省、县级文物古迹160多处。

“十三五”时期,镇远进入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之列,明确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强县”主战略,提出打造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目标。

依托文化“宝贝”和旅游“富矿”,镇远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打响了生态观光游、休闲度假游、神秘探险游、历史文化游四大特色旅游品牌。在抓好规划引领的同时,全面推动“美丽乡村+旅游产业+优势产业+特色文化”多元发展模式,全县乡村旅游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喜人势头。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镇远县旅游接待人次为12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为9.2亿元;今年截至目前,全县旅游总人次增长到1070万人,旅游总收入超9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0%左右,整体旅游态势持续向好发展。

未来五年,镇远将按照“拓展、提升、挖掘”的总体要求,强力推进古城景区等四大旅游板块的项目建设,大力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建成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5个,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推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四十载奋进铸辉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收获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黔东南将以更坚定的自信,演绎新时代的改革故事。

猜你喜欢

黔东南小米旅游
传递
遇见黔东南
诗书画苑
杜小米的夏天
旅游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懒洋洋的兔小米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小米搬家了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