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麦与长调

2018-05-10玛西赛音

老年世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呼麦长调蒙古

玛西赛音

呼麦是蒙古族的单人多声表演艺术,即一个人利用嗓音的低音持续声部产生的泛音,与低音持续声部形成两个以上声部的多样化和声。蒙古草原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狩猎和游牧过程中,以宗教式的虔诚之心,静心聆听、模仿和试图解读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在他们看来,这极为重要,这是与自然宇宙沟通、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岁月积累中,它们便获得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能力和习惯——可细致入微地模仿来自大自然的他们认为有意义的声音。随着这种模仿的深入和技术的精熟,单纯的模仿自然之声,被越来越多地赋予了人文的理解,于是,呼麦产生了。

原始形态的呼麦主要的社会功用有二:一是作用于生产领域——吸引猎物、捕捉猎物、劝奶等等与狩猎经济和游牧经济相关的实践,这种遗留在内蒙古的山林和草原民族中,至今依然可寻;二是引用于宗教领域——在宗教仪式中,用呼麦强调宗教气氛,并将之作为人与自然宇宙沟通的媒介与手段。古代蒙古族信奉萨满教,呼麦是萨满教仪式的组成部分;信奉藏传佛教后,呼麦成为喇嘛诵经的重要方法,这一诵经方法被称之为“堪布潮尔”,至今在内蒙古喇嘛寺庙中仍可听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呼麦的进一步成熟,呼麦更多地弱化或脱离原始的功用,或者说进入更为广阔的生活领域,成为蒙古民族主要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在历史上,呼麦有较高的社会和艺术地位。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呼麦是不能随便演唱的,只有在一些庄严隆重的场合才可以演唱,主要是对自然宇宙、祖先、英雄的赞颂,营造某种肃然的景仰的氛围。同时,它也承担着人文教化、摸塑人格的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从呼麦的起源、演变、功能作用等层面,审视呼麦的历史和人文价值,至少可以做出以下概括。即呼麦“一声能歌两曲”的表象特征,实际上在传达着蒙古民族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的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着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的生存发展理念、审美情趣以及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

呼麦是蒙古民族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更多地保留了原始形态的特征,是来自民族历史深处的久远回音,与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呼麦已超越艺术领域本身,而且有民族身份的认同作用,成为蒙古民族的身份象征。它是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呼麦独树一帜的艺术形态和艺术表现,向世界展示了蒙古民族所创造的独特的单人多声艺术,展示了多声艺术在古老东方的起源与发展轨迹,打破了西方国家认为东方民族没有和声艺术的历史偏见,见证了蒙古民族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以及非凡的文化创造力。

长调、呼麦和马头琴,被学界公认为是蒙古族三种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基本主题是对宇宙、大自然、祖先和英雄人物的敬仰与赞颂。其重要特征,与蒙古民族的重要习俗礼仪紧密关联,构成习俗礼仪的重要部分。呼麦一般在较为庄重或具有仪式性的场合中演唱,如:祀典、节庆和那达慕盛会等。所表演的曲目与相关的仪式对应,顺序排列严格有序。赞美自然风光的呼麦,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等;模拟野生动物声音的呼麦,如《布谷鸟》《黑走熊》等。以上两种呼麦保留着蒙古氏族社会时期的音乐文化遗存。赞美骏马和草原的呼麦,如《四岁的海骝马》等。就音乐形态而言,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鲜有长调歌曲。在表现形态上,呼麦可分为非单独演唱型和单独演唱型。这两种表现形态,从古至今一直都有流传。非单独演唱呼麦就是呼麦与蒙古长调结合,形成蒙古族著名的和声演唱“潮尔哆”(两个人以上的和声演唱艺术,一个人演唱长调构成高声部,另一个人演唱呼麦构成低声部),这种形式是呼麦较为原始的形态。

蒙古族先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歌。蒙古族从狩猎到游牧过渡的漫长历史时期,凡缔结联盟、推举合罕、祭祀祈祷、誓师出征、婚丧嫁娶等活动,唱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公元1269年,八思巴根据藏文创制了蒙古新字之前,蒙古族的文化载体可说主要依赖于民歌”(李相世《蒙古族长调民歌概论》)。蒙古族民歌分长调和短调,两种音乐形态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又相互促进,共同组成内蒙古草原音乐文化的交响乐章。

长调一词是蒙古语“乌日汀哆”(也音译为乌日图道、奥尔图道)的音译。长调民歌系蒙古族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由一人演唱,流行于牧区,半农半牧区。长调民歌随着地区的不同,其旋律风格与演唱风格各有特点。如阿拉善长调民歌、乌拉特长调民歌、鄂尔多斯长调民歌、锡林郭勒长调民歌、呼伦贝尔长调民歌,以及科尔沁长调民歌、察哈尔长调民歌等,均各呈风韵。

长调民歌的曲式结构较自由,有的是两句式,有的是三句式为散板,各乐句之间旋律长短不尽相等。后世音乐工作者也有将旋律节奏规整为4/4、5/4小节者。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多用徵、羽、宫调式,商调式很少。其旋律特点是字少腔长,适于抒情。以锡林郭勒长调民歌为例,多以上下行大二度、大小三度等旋律音程和悠长的节拍形成特有的旋律风格,有的民歌还在嘹亮的高音区突然收煞,然后使旋律音程大幅度下跌,以此加强并形成长调民歌,热情奔放的特点。长调民歌中的上回还大二度三连音和小三度连音及额音的使用很有特点。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演唱者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气息和情绪而即兴延长。其衬词的使用多用“嗒咿”、“咿哟”、“咿呀”等,而且,高音区的衬词多用开口音,中音区衬词的使用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多用半开口音。草原上牧民特定的劳动方式与生活环境决定了长调民歌从旋律风格及演唱特点上,都较好地表现出辽阔自由、舒展悠长的典型的草原牧歌特色,也体现出蒙古族人民豪爽、粗犷的民族性格。

长调民歌的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赞马等方面,在一首民歌中所反映的内容多集中于一个侧面,很少有长篇巨制的题材。例如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轮番酒之歌》《查干套海》《辞行》《牡丹梁》;流行于呼伦贝尔的《盗马姑娘》《辽阔的草原》;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等,均是结构较短小的分节式单乐段民歌体。思乡曲以思念家乡故土、怀念亲人旧友为内容,其音乐体裁有长调也有短调,但长调歌曲更为深刻、感人。在蒙古民歌中思乡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思乡曲的产生与蒙古历史上女子远嫁的婚俗有着直接联系。因为远嫁后的女子将要终身再难相见,只能用发自内心的歌声来表达对亲人及家乡的思念之情,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大量的思乡歌曲。因为此类歌曲均出自女性之口编唱,所以也称之为“妇女思乡曲”或“女性思乡曲”。如:

花纹羽翅的小麻雀来回飞翔,喳喳叫,

远离生身的父母亲,牵肠挂肚实难熬。

悠长舒缓是长调旋律的重要特点,其乐句呈大波浪形起伏,句中、句尾的拖腔更是发挥旋律的丰富表现力。保持基本构架下的即兴演唱是长调的魅力所在。在蒙古族民间庆典或喜宴的聚会上,首先演唱的是长调,不同地域在演唱时均有其代表曲目和演唱程序。对于这一类歌曲,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大部分地区称之为“耐林道”,意为“喜庆歌”或“欢宴歌”,也有的称之为“萨斯特尔道”(传统民歌)。演唱的内容大都是以赞颂、祝愿、祭祀等为主。在其他场合演唱的长调,其内容更广泛一些。不同地区的长调在风格、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长调高亢嘹亮,热情奔放;锡林郭勒草原上的长调绵长开阔、深沉悠远,结构较繁复;阿拉善草原上的长调庄重、古朴;鄂尔多斯草原上的长调则质朴无华,装饰音运用较少。

谜底

1.贺敬之

2.辞旧迎新

3.放任自流

4.卡

5.四分五裂

猜你喜欢

呼麦长调蒙古
草原的长调
草原长调
蒙古靴
《雲使》在蒙古
长调
草原呼麦
呼麦
长调
蒙古香
世间梵音
——呼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