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运而生:中国电影、“评论周”与青年人才
——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琐议

2018-05-10史力竹

艺术评论 2018年2期

史力竹

史力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影视学系

电影专业博士研究生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图像与声音的时空综合艺术,也是一门造梦的艺术,跨越了历史的洪流,不断用影像书写每一代人不同的故事。一群年轻的电影创作人才和管理人才逐步成长为推动中国电影繁荣和发展的新力量。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日趋成熟,观众的观影诉求也越来越理性,口碑作用促进了内容质量的崛起与转型,新类型、高口碑的小众影片在当今的电影市场下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已经足够容纳风格、样式、品种各异的电影,它是一个多类型、多样化电影并存的市场。2017年是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改革的第16年,中国电影朝着理性、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年轻一代在中国电影创作实践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青年研究者的特点、价值,包括网络时代影评人的意义亦愈趋突显。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的青年论坛,呈现年轻一代青年学子观点犀利与思想敏锐的长项,满足了部分青年学子心中潜藏的参与性渴望。

一、电影创作:“跨界”与“新生”的集体发力

2017年暑期档上映的《建军大业》由于“小鲜肉”饰演影片中的开国大将而引发热议。导演刘伟强谈及选用年轻演员时说:“我觉得是机缘。1927年,毛泽东34岁,周恩来29岁,叶挺30岁,粟裕19岁,他们当时的年龄是这样年轻,就要求我一定要找些年轻演员去演的,所以找这些年轻演员是顺理成章的。”张宏森也发文为青年演员正名:“他们不是媒体命名的小鲜肉,是中国电影亟需的青年演员。一个没有青年的事业是没有前途的事业,中国电影不可能不给青年人留出上位空间。”青年演员在电影创作中自觉投入、揣摩角色、不计酬劳、刻苦钻研,为他们即将接棒的事业所努力奋进。在电影创作中亦从未缺少过青年导演的身影,初出茅庐的青年导演与跨界新导演为电影创作注入新元素,也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储备力量。青年导演梁旋、张春用《大鱼海棠》搭建了一个“中国风”的魔幻世界,青年导演杨庆以山城风情与犯罪类型杂糅,讲述了一个“火锅英雄”的故事,以及“网络剧+电影”的套拍方式等,都是新鲜的尝试。

2017年,以“五宗最”燃爆长空的《空天猎》被称为是“《战狼》的升级版”。《空天猎》讲述了中国空军精英部队“霸天狼”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和平,紧急出境反恐救援作战的故事。电影《空天猎》从筹备到杀青历时两年,组建了不输世界先进武器的制作团队,集结了奥斯卡特效团队pixomondo、六度金像奖最佳剪辑邝志良等业内知名团队,更得到了好莱坞顶级配乐大师汉斯·季默的鼎力支持。出身于军事世家的电影新锐李晨首当导演,为本片耗尽心血。不可否认,电影传递的情感力量和作战装备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军事科技进步与中国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危难面前中国军人不畏危难,奋勇出击的勇气展现了中国的大国姿态。然而,尽管如此,国庆档上映的《空天猎》还是出现了票房下沉的现象,并被指票房注水。跨界导演的现象是电影行业的一次资源整合,与之同时,需要电影人保持更为清醒和警觉的态度,是依靠明星身份、话题制造成为“一次性消费品”,还是真正利用自身优势拍出高质量、高水平、经得起市场和观众检验的作品,需要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进一步思考。

二、新语境下中国青年受众的成长

互联网思维及运作模式带来了“互联网+”与电影产业的碰撞和融合,促进和推动了中国电影资源的优化整合与重塑,“多屏联动”生成了全新的叙事手法与审美特征。互联网拉近了国内与国际的距离,将中国电影送到世界的舞台,也将全球各地的电影带入中国电影市场,《摔跤吧!爸爸》《看不见的客人》《至暗时刻》《天才枪手》等,国内观影群体在不断成熟,纯粹的好莱坞特效大片与爆米花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不再“一枝独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目前有接近2亿的观众群,在一线城市,25岁以下观众占比接近40%,而在其他城市,超45%的观众年龄在25岁以下,其中约10%为20岁以下的年轻观众,他们已然成为票房主力军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未来,更多的农村青少年群体成为潜在的目标观众,中国观众的逐渐成熟对电影的期待值愈高,在内容层面的要求也更为“严苛”,“烂片营销”注定会在中国的电影市场失去生存空间。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海报

电影《建军大业》海报

汤姆·冈宁提出“吸引力电影是直接诉诸观众的注意力,通过令人兴奋的奇观——一个独特的时间,无论虚构还是实录,本身就很有趣——及其视觉上的好奇心,提供快感”。事实上,“吸引力电影”非但未随着叙事电影的发展而消失,而是在电影的制作和发展中持续发挥“吸引”作用。互联网拉近了受众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出现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当前电影观众和网民几乎是重叠的。在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丰富多样的类型电影、影院体系逐渐完善的利好条件下,“观众在哪里”成为创作者和投资者共同的“疑问”。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电影的发行方可以根据网络用户的日常消费喜好对其进行具体影片的推介,通过预售和定制营销做到精准宣发。通过分层、分众、分需,创造“吸引”观众的电影,同时也使每一种形式与风格的优秀电影找到其“粉丝”。观众的不同需求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了难题,但也丰盈了中国电影的类型,差异性电影作品的不断推出,才能最大限度地吸纳潜在电影受众走进影院,进而提升观影频次。

一部影片之所以成为“现象级”电影、“黑马”电影,在于其取得的出人意料的成绩。自《失恋33天》开始,小成本电影逆袭所创造的“以小博大”的票房成绩层出不穷,“全媒介营销时代”到来,然而在这之中更多的成功者还是商业电影。2017年电影《冈仁波齐》为中国观众进行了一次重新画像。“根据猫眼、百度搜索及艺恩提供的数据,在想看/已看该片观众性别出奇地平衡,男女比例分别约为46%和54%;而在教育程度上,也以本科为分水岭基本约在58%(以上)与42%(以下);不过这次二线城市的观众数量超过了一线城市一倍,传统一线城市的观众与四线观众的数量相差不大。”《冈仁波齐》是一部真实电影,是一次朝圣之旅,这部电影实现了一群人朝圣的心愿,也吸引了一群想“回到拉萨”的观众。电影观影兴趣之下隐藏了一种对精神生活的向往。2017年8月14日《二十二》作为首部在全国公映的反映中国“慰安妇”幸存者生存状态的纪录电影上映,电影上映之前,导演郭柯并没有太高的期望。这部意义大于票房的电影上映当天排片率便从刚上映时的1%上涨到8.6%,单日票房突破300万元。

当前中国商业电影的高速良性发展为艺术电影的健康发展提供某种可借鉴与可行性策略。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成资源,扭转艺术电影的发展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语境下艺术电影进行有的放矢的传播,获得更为有效的受众反馈,推动更多更优秀的内地艺术电影的产出。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齐飞”开拓了中国电影的多元新生面,并最终扩大中国电影的文化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电影《冈仁波齐》剧照

电影《芳华》剧照

三、年轻一代如何成为评论的主体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微博、微信、豆瓣、时光网为普通电影观众提供了发声的平台,使得电影评论变得“零门槛”,短、快、平的评论顺势而生,与之相伴相生出现的是“网络水军”“以恶制恶”式的电影评论。“移动互联网打通了媒体与生活的界限。为观影之外的娱乐延伸提供了补充平台和创新渠道。”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语境下,大众性影评不仅仅是影迷个人意见的抒发,网络的快速传播令每一篇电影评论都成为影响电影创作的“潜在因素”,尽管,如此“碎片化”的评论更多的是沉寂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评论之中。具有电影专业知识的业余影评人也在网络“转发”功能之下崛起,他们可能并非科班出身,但具有一定的电影专业知识,结合自身优势与行业特点而发出的评论在这个快速阅读的时代,甚至比专业学术型影评更具影响力。

一直以来电影观众以“内容”为评判标准,并乐意为优质内容买单。大众性影评与电影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影观众以最直接的观影感受反馈给创作者,传达大众声音并有效反作用于电影创作。当青年一代成长为观影群体的主要力量,年轻一代也成为大众性影评乃至严肃性影评、专业性影评的创作主体。纪录片《二十二》斩获1.7亿元票房佳绩、豆瓣评分9.1分,这部艺术电影创造的奇迹离不开电影观众的支持。中国电影观影素质整体提高,“口碑营销”成为电影票房逆袭的重要原因,这需要青年力量发挥评论的主体作用,担负起更为精准地传达观众心声的责任。第一,拒绝语言暴力、保持客观公正。年轻一代崇尚自由表达、张扬个性,在缺乏有效监管的网络环境中,加强自我约束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感想式、碎片化的大众性影评也需要做到坚守道德底线,杜绝恶语相向与恶意差评。第二,加强深度解析、承担行业责任。摒弃了个人情绪与商业利益的电影评论,能够对电影文本进行更直面的剖析。这一类影评来自于具有电影专业素养的自学者与电影学的专业人才,他们的责任在于坚持写作操守,评析镜头语言与电影作品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为大众提供观影指南,有效推动电影创作及时调整。第三,坚决抵制电影营销对影评的粗暴利用。当前部分网络影评人借助互联网平台为自己积累了人气与粉丝,他们的影评导向直接影响了观众的选择。然而,如果不能在利益面前坚守阵地,导致公信力丧失,从根本上受损失的还是观众和优秀的电影作品。故而,他们对于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电影评论是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我们需要通过电影评论来引导电影创作。每一位观众都是潜在的评论者,如何引导观众选择优秀的电影、引导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发现和吸收影片所表达的价值取向,是电影评论真正的价值所在。年轻一代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专注于挖掘影片本身的电影美学和艺术表达,以寻求电影评论与创作的更好的结合。

四、“评论周”与青年力量的对话

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次举办的大型影视评论与推介活动,其中包含的8个论坛的设置既包含了对当下影视行业新问题的反思,又兼顾对传统电影的反思与再探讨,为青年影人和青年学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电影艺术创作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探索新貌,在此背景下,青年影人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电影的输出(创作)—接受(受众)—反馈(评论),青年力量都参与其中,青年影人更是强力助推中国电影,同时受益于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论坛“青年矩阵: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新驱动”直接为青年学子提供发声的平台,来自北京多所高校的青年学子从“中国电影对青年影人的培养”“市场化语境下青年影人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助推”“艺术电影中青年力量的集结”三个角度阐发了当下中国电影中青年力量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以及青年影人所遭遇的困境与对策。本论坛与其他7个论坛形成“对话”形式,电影学青年学子摆脱以往单向的对知识的汲取,改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交流,这是一种学术思维上的拓展,也是对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次聚焦。此外,本次评论周的青年力量:编剧袁媛、编剧游晓颖、影评人虞昕和演员孙茜从个人职业角度对“讲好中国故事”与“网络自制剧走向”予以积极回应、发言。

网生代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中国影视行业发展的生力军,如何春风化雨,以文化人,让年轻一代在文艺作品中获得信仰的力量是影视行业当前的重任。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也是在此基础上,侧重于学术角度而举办的综合性活动。从电影编剧、电影产业、网络自制剧、行业剧、戏曲电影、艺术电影等角度展开“问题式”研讨,肯定2017年中国电影发展的新成就,对当下中国影视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尖锐批评与相关对策,为中国影视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在学界专家、网络影评人、创作人员、制片人的精彩发言中,青年一代汲取力量,提升自我,是一次课堂之外的高效学习。影视艺术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以激浊扬清的文艺批评为影视行业的创作与发展贡献力量是本次评论周举办的价值所在。

年轻一代影人的作品所呈现的影响和市场表现,从不同程度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趋向,他们既从电影市场汲取灵感与内涵,也反向性地使自身成为电影发展的新鲜血液。“年轻一代代表经由他们的工作和介入所宣告的事情,以影像的方式在与自己的信念保持一致的同时,葆有足够的基本电影的信念。”中国电影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电影人精诚团结合力共促,新晋影人和跨界人才推动电影创作的推陈出新,为夯实电影产业格局发挥自身特色,以他们的锐利的思想、热情与勇气为中国电影革新发展与嬗变演进献力献策。

注释:

[1]杜思梦. 刘伟强:拍《建军大业》,花了四倍“洪荒之力”[N]. 中国电影报,2017-8-2.

[2]汤姆·冈宁. 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J]. 电影艺术, 2009(2).

[3]《冈仁波齐》拿下6000万票房 真实电影的受众群有哪些. 艺恩网,2017-7-4.

[4]蒲剑、赵梦然. 电影产业中的互联网思维[J]. 当代电影,2014(6).

[5]丁亚平. 电影新势力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J]. 当代电影, 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