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二五”高山台站机房搬迁
2018-05-09
(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河池分中心)
1 引言
按照“十二五”高山台站建设时间节点要求,各台站逐步建设竣工并验收完成,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各分中心在2016—2017年先后对所辖高山台站的机房设备进行了搬迁。作者以维护部主任身份,组织了南宁分中心平果转播台、平果岜化山转播台和隆安微波台的反复多次搬迁,以分中心副主任身份,参加了大化、宜州、天峨等转播台的搬迁。搬迁工作完成后,台站机房的工作环境大为改善,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在多次台站搬迁实施中,通过观察、思考与总结,作者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就个人所得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分享。
2 套建机房与新建机房
“十二五”高山台站的机房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分两种:一种是另外选址建设新机房,如宜州转播台;另一种由于山头面积有限,只能在原来旧机房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或装修,即所谓的套建,平果转播台、隆安微波台就属此类。新建机房的设备搬迁工作可以一次性完成,套建机房则需要根据工程建设进展进行多次设备搬移,以腾出空间进行下一步建设,机房搬迁稍显复杂。
3 制定搬迁实施方案
3.1 实地考察,确定所有设备的具体摆放位置
平果转播台、隆安微波台属于套建机房,为配合工程队做好建设工作,设备移动前需与装修人员沟通,既要方便日后设备维护和抢修,又不影响下一步装修工作,还要避免装修过程中出现碰触设备和线路的情况。我多次带领部门人员到现场察看、测量,反复探讨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搬移方案。套建机房最后一次设备搬迁则与新建机房一样,需要根据机房结构和美观大方的布局要求,尽量做到主备发射机摆放在一起,同一系统的设备摆放在一起,设备内部和设备之间的连线整齐美观,等等。
3.2 提前准备好搬迁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
包括各种规格型号的电源电缆线、音视频线、网线,各种音视频的接头、水晶头、线耳,标签机、标签纸、记号笔,各种热缩管、绝缘胶布、剪刀、电烙铁与剥线钳、剪线钳,电焊切割工具,小型发电机,至少三套套装工具,搬移设备时用的手套、木棍、麻绳、钢管,还有各种防受伤、防蚊虫药,等等。
3.3 尽可能做好各种前期准备工作
套建机房前两次移动设备时可做的前期工作不多,需要等到设备摆放到位后即时处理;新建机房搬迁前期可以做很多准备工作,如安装好照明线路与空调新风系统,定位好新的信号网络机柜,根据各种设备实际摆放位置布好各种规格型号的信号线、电源线和控制线,固定好安防监控设备,确定新的ATS切换开关和大型UPS位置,等等。
3.4 做好所有设备与连接线的标识
按照发射机、信号源、供配电、天馈和远程监控等系统进行分类,所有设备及其附属设施都需要提前贴上标签,相应的信号线、控制线、电源电缆、天馈线等两端都必须进行同样标识,避免混淆。
3.5 对所有参加搬迁的人员进行分组
各个分中心都十分重视机房搬迁工作,一把手和分管副主任都会亲自到场,河池分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基本全部到场,同时还抽调其他部门的技术骨干进行支援,涉及天馈部分还请天线队派人负责拆装和测试。搬迁工作一般由分管技术的分中心副主任担任总指挥,进行全面调度指挥,维护部主任则负责机房各方面具体情况的协调。搬迁小组则根据参与人员的技术特长来划分,按照发射机(天馈)、信号源、供配电、远程监控(安防)和后勤保障一般分成四到五个小组,各小组做好沟通,相互之间职责明确,既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
图2 隆安微波台第二次搬移后的实物图
3.6 制订应急预案预防突发情况
提前制作好应急电源插排、软质馈管、音视频线等;明确台站留守技术人员,如在停机时间截止前,台站远程监控系统未能完全恢复,留守技术人员将继续进行扫尾工作,直至台站所有工作恢复正常。
以上各项情况完全明确之后,整个搬迁方案就可以形成文字报告,同时拟定台站停机搬迁时间表,报请上级管理部门审批。
4 实施搬迁工作
搬迁申请得到批复后,搬迁队伍立刻进入台站着手准备搬迁。在全台设备停机之前,先由供配电小组外接一路临时电源作为搬迁过程中各项工作所需电源。停机时间一到,供配电小组将原机房所有设备的电源断开,确保无电状态下操作的安全性。接着各小组进入工作状态,将所负责设备的外部连接线路拆除,尽管已经提前做好标识,但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最好用手机拍照以备恢复时确认。所有设备外部连接断开后,进入集团作战模式,由总指挥调度,按照先内后外、先重后轻、先大后小的原则,集中力量将调频、电视、发电机、配电柜、ATS、稳压器、天馈线、UPS、接收机、采集器、音视频服务器等各种设备搬移到既定位置。设备搬移到位后,各小组又转入分散作战状态,对各自负责系统的设备进行位置调整、连线铺设、接头制作、接入设备,等等。对于设备相互之间的衔接,如发射机到多工器再到天馈线之间的馈管连接,配电到发射机之间的电源电缆连接,信号网络机柜与发射机和其他各种设备之间的线路连接,机房整个系统所有设备接地线的接入等,各小组再次牵手,共同合作默契完成。
图3 宜州转播台搬迁完成后的实物图
5 搬迁结束后核查与调试
搬迁结束后的核查与调试是搬迁工作的另一重点。所有设备完成定位、安装与接入,并与其它设备正确连接好,各小组根据《无线台站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设备安装手册》和搬迁方案进行自查和相互交叉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按要求移动到位,各种信号线、电源线和控制线是否连接到正确的设备。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对供配电系统、信号源系统、发射机系统等逐步加电调试,送电时还要在外电、发电机和大型UPS之间进行切换,确保ATS切换正常。各设备加电手动操作正常后,接着运用台站主控电脑对所有系统包括安防方面逐一进行数据测试与功能控制。台站主控电脑控制正常后,还必须与枢纽台远程监控平台对接,由平台确认远程可监可控。每一个环节都完全正常后,才能宣告整个搬迁工作顺利结束。
6 台站搬迁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制订周全的应急预案。因为搬迁过程时间紧、任务重,同时人多手杂,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所以事先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针对性制订应急措施,否则就可能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其次要明确优先级别。搬迁时间严格控制在上级批复的停机时间段内,但搬迁中面临的情况千变万化,所以必须优先安排供配电、发射机、和信号源等系统的安装与连接,当开播时间节点到达之前可以给设备加电应急播出,不至于造成停播;再次要按照先户外再室内的原则进行处理。在多次搬迁过程中,不是室内外温差大,就是出现不合时宜的风和雨,尽快把各种机器设备搬移到预定位置,接下来就可以在室内作业,将不良天气对搬迁进度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最后必须进行交叉复查。各种设备和系统的安装连接与调试的条理性都很强,容不得任何差错,但思维局限让一般人很难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明显差错,所以最后环节一定要通过交叉检查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避免对机器设备造成损坏。
7 总结
发射台站是我们广电系统向人民群众传送党和国家声音的平台,是我们无线人工作的第一线,安全播出是我们无线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加强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台站发射设备运行维护环境,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是我们长期坚持并努力的方向。本文针对台站搬迁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讲述了台站搬迁的基本过程,总结归纳了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及注意事项,为台站搬迁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