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绵城市的文献研究分析及建设思路
2018-05-09许冰冰张启方
许 燕,许冰冰,张启方
(安徽华盛国际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61)
引言
“海绵城市”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12年4月,出现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而海绵城市的明确定义是仇保兴提出,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1]。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为我国海绵城市构建起到指引作用。在过去的几年内,我国的海绵城市研究进入了新时代。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国内海绵城市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国内海绵城市文献的动态分布、期刊分布、机构分布等情况,做为对海绵城市研究的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以CNKI系列数据库为文献源,基本能够反映国内海绵城市研究状况。检索入口分别选“摘要”、“篇名”、“关键词”、“主题”,检索词“海绵城市”进行检索,检索结果进行全文分析,同时采用文献计量法,从所检索出来的文献题录内容中分别提取文献量、文献作者、期刊来源等字段内容,利用办公软件Excel和Access数据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关数据。
2 文献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的总量及年度分布
通过CNKI系列数据库检索出来的信息,海绵城市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在近4年里。去除会议报道,以及重复等文献,共剩余3751篇文献。某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可以通过文献进行衡量[2]。论文的年度分布趋势(图1)所未,主要集中在2016和2017年。这与当前的国家政策有关。
图1 海绵城市文献年度分布
2.2 引文分析
在海绵城市领域被引次数前10的论文见表2。文献被引次数越多,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3],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章来自的杂志是《城市规划》,其次中《中国园林》。在前10中,《建设科技》有3篇文章、《中国园林》有2篇。10篇文献中,有3篇是来自北京建筑大学,分别是被引频次排4,5,10位,北京建筑大学无疑在海绵城市研究中有关一定的实力。
表1 海绵城市研究领域引文位列前10篇的论文
2.3 主要作者
一般来说本领域的主要研究者就是该领域的核心作者,根据分析,发文量排在前11的作者有:李俊奇(32)、车伍(24)、王文亮(17)、王思思(11)、张书函(8)、俞孔坚(7)、宫永伟(7)。
2.4 研究机构分布
想要了解我国海绵城市研究的核心研究机构,可以通过文献的研究机构分析分析出。从发文最多的前10个研究机构看,北京建筑大学第一,这个北京建筑大学在引文中占有较大比例相符合,进一步说明在海绵城市研究中北京建筑大学的实力。通过检索发现,企业参与的文献较少,参与度不高,在京后海绵城市规划中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其中,只有科研单位与企业间之间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才会设计出更好的海绵城市。
图2 海绵城市研究文献的研究机构分布
3 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发现,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城市海绵体的建设,改变传统水治理的思路,将过去应对洪水的观念改变为蓄水能力上。把城市建设成为具有吸水、蓄水、同时也能够净化水体的海绵水。
(2)城市海绵体建设的低影响开发,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生态用地,来完成雨水的蓄和净化功能。
(3)保护水系网络和生态系统,修复对雨水具有调控功能的绿地、森林、湿地等区域,同时加强保护。
(4)新技术应用与推广,根据不同的气候、城市功能等开发新技术。
4 总结
通过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了海绵城市近几年的研究动态。海绵城市概念在2014年才正式提出才,之后从文献上可以看出,其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在充分的理解海绵体的概念,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将以往的解决水问题,改变了吸收、接纳、就地处理水资源。另外,要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
[1]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2]薛念涛,畜禽污染防治现状与趋势的文献计量分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33(3):429-434
[3]金碧辉,汪寿阳,任胜利等.论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学术质量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4):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