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志愿者的长效机制初探
——基于杭马志愿服务活动的思考

2018-05-09庄燕菲

浙江体育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马拉松志愿赛事

庄燕菲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系,浙江 杭州 310012)

0 前 言

志愿服务是一个国家社会发育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1]。从全球化的经验来看,具有一定规模和成熟的运转机制的志愿服务,对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力量对公益事业的参与以及社会成员间和谐关系的构建都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发展逐渐走上了正轨,在大型赛事、危机抢险、社会保障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功能[2]。在大型赛事特别是有影响力的赛事中,民众参加志愿服务的意识强,报名人数大大超过招募人数。如2012伦敦奥运会招募7万志愿者报名人数超过17万,2008北京奥运会时报名人数更为庞大。可以说在赛事举办期间社会上的志愿精神高涨,但如果在赛事结束后志愿精神也随之消退的话,举办赛事的目标就大打折扣。目前国内看似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短期性[3],因此能否持续保持体育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型赛事的一大课题。2008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行动计划中就有“激励保留计划”,2016年12月5日由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北京奥运博物馆、共青团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联合主办,“回首08有我和你 北京冬奥等你回家”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回访参观活动在京举行,此次活动旨在传承奥运志愿精神、推动和动员2022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4]。在东京2020奥运会组委会公开的东京2020奥运会体育志愿者战略中也对如何保留志愿者提出了方向和对策[5]。

目前国内志愿服务相关研究存在“一篮子”现象,细分程度较低,对体育志愿者的研究较少。2000-2013年,研究者发表相关体育志愿者研究论文143篇,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培养体系两方面,鲜有以参加社区体育服务的体育志愿者为对象的研究[6]。本文通过分析杭州马拉松体育志愿者招募现状,探讨体育志愿者的长效机制,为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提供参考。

1 杭州马拉松体育志愿者招募现状

作为杭州名片的杭州马拉松自1987年以来已成功举办31届,体育志愿服务也日趋完善。为了探明杭州马拉松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查阅并整理了杭州马拉松官方网站上公开的近两年杭马志愿服务的相关数据[7]:

表1 杭州马拉松志愿者构成

从表1可以看出2017年和2016年两届马拉松参赛人数和志愿者人数都有增加,显示了杭州马拉松的发展。从志愿者来源看大学生志愿者所占比重很高(2017年占88.30%,2016年占91.50%),折射出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热情,同时也可以看到杭州马拉松志愿者的招募有一定的定向性。杭州马拉松网站上公开招募的志愿者种类只有公众急救志愿者和摄影志愿者两类,对例如起止点秩序维护、存包领包、指引岗位 、途中补给服务、终点保护、赛后控制等专业性不强的志愿服务没有公开招募志愿者,而是通过在杭大学的共青团组织进行招募和组织。

2 定向集中招募志愿者的弊端

2.1体育志愿精神的辐射作用减弱

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志愿者精神在社会各个群体中的广泛传播和认同。社会心理学的从众理论告诉我们,处在同一社会网络中的个体倾向于有很多相似之处,朋友起着社会系统化的作用,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发生变化[8]。人际影响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个人往往会按照自己所生活的文化环境中占优势的模式来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使个人向社会或群体同化方面发展,并使人们的行为发生相应的同化反应。也就是说个体的行为可以在社会网络中得到传播,辐射给周围人。通过个体向个体所在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个体的辐射是志愿精神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否有效利用这条途径进行志愿精神的宣传是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发展的基础。

人类大脑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即使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在,个体有质量的交往对象也是有限的。罗宾·邓巴提出的150定律告诉我们:人的大脑能力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这一数字是个体拥有的、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朋友数量。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人,深入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虽然互联网已经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途径,通过互联网个体可以拥有更多的社交网站的朋友,但也只能维持与现实生活中大约150个人的“内部圈子”,这意味着一个志愿者的行为可以影响到150个人,可以把志愿精神辐射到和其有深入交往的20人身上。定向集中招募的志愿者因本来就在以大学为中心的一个社交网络中,大家互为朋友的可能性很大,志愿行为的影响也局限在大学这个范围中,使辐射作用大为减弱。

2.2体育志愿者自我认同偏差

个体对某一行为的自我认同是保持该行为的前提,只有实现志愿者的自我认同,才能促使志愿者保持对志愿服务活动较长的热情,并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构建稳固的自我认同感,避免认同偏差,对做好志愿者的保留工作相当重要。

志愿者自我认同是指志愿者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结构中,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与他人长期互动,逐渐形成与发展的积极的、完整的、统一的自我概念,具体体现在志愿者通过志愿实践和环境影响后经过主观反思所形成的对自我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具备的意识、承担的责任、行使的权利和表现的行为的综合认知。

在自我认知的形成中自我的构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Triandis认为自我是由私人自我、公共自我和团体自我组成的,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对自我不同方面信息取样的概率,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人们更多提取团体自我的内容,而在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人们更多提取私人自我的内容[9]。中国文化偏向集体主义,中国人在自我认知时更多提取团体自我的内容。那么以集体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是更多地以基于私人自我的“我在参与志愿服务”来认知自己的行为,还是以基于团体自我的“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来认知自己的行为?在定向集中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的认知中自然会形成这样的逻辑,“为什么来做志愿者?因为我是大学生,所以要做志愿者”。当他们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后还会继续从事志愿活动吗?在相同身份的团体性志愿活动中,个体更容易把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归因为身份而不是私人自我,这是“招募多,流失快”的现象存在于很多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中的重要原因。社会广泛参与是志愿者自我认同的社会条件,参与志愿服务的人越广泛,志愿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就越高,就越有利于志愿者实现自我认同。

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愿意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是学校教育成功的体现。定向集中招募大学生为体育志愿者,对赛事主办方有很多便利,如招募过程简单、组织培训容易开展等。所以定向集中招募大学生为体育志愿者对一次赛事而言,并无不妥,但定向集中招募大学生为志愿者,在横向上不能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在纵向上参与志愿活动的大学生在失去大学生身份后对志愿活动的认同将会降低,这些都不利于志愿活动持续长期开展。

3 体育志愿者长效机制

3.1坚持自愿原则,促进全民参加

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是自愿,自愿性体现的是一种不为外力所迫的自由意志,个体选择和提供服务的自由意愿是志愿服务的前提条件。志愿服务的价值基于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关心他人的公民意识和道德意识,非自愿实施的志愿活动影响其志愿服务的效果,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志愿文化和志愿精神的一种破坏,长远来说将损害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

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是保证志愿者自愿性的首要条件。不依托行政组织,不与利益挂钩,才能保持志愿精神的纯洁性。诚然公开招募比定向集中招募在工作量上会有所增加,对主办方产生一定压力,但产生的社会影响将是良好的。长期以来的定向集中招募,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只有年轻的学生才能做志愿者。只有通过公开招募让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们,甚至有过不良经历的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才能让大众认识到人人都可以参与志愿活动,让更多的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体验到助人带来的自我效能感,把人性中善的一面更多地激发出来,让互帮互助的精神辐射到社会网络,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所以建立在自愿参与基础上的社会广泛参与是志愿服务长效开展的基础。

3.2坚持无偿原则,引导长期参与

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二个特点在于无偿性。《东京2020奥运会志愿者战略(预案)》明确组委会仅为志愿者提供制服,餐饮住宿交通全部志愿者自理。消息一出国内一些网友大呼日本政府小气,援引了北京奥运会对志愿者的优厚待遇作对比。德西效应告诉我们:个体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行为动机,反而会减低行为动机,也就是说当个体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物质奖励会使志愿者把奖励物质的价值和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对等起来,而志愿服务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奖励物质的低价值,那么就可能引起志愿服务活动也不具有太高的社会价值这样的推论,反而会使志愿者降低对志愿服务行为的自豪感。所以坚持无偿原则更能激起志愿者的自我认同。

3.3对接社区体育,持续提供体育志愿服务机会

当有持续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参与的情况下,个体才能客观上持续参与体育志愿服务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体育也迎来了一个转变发展的重要时期,重拾民族信心的国人对竞技体育金牌的崇拜日渐淡化,全民健身的风尚逐步形成。随着全民健身需求的增长,体育公共服务领域面临严峻挑战,体育人才、体育设施的缺乏现状日益凸显。例如,1995年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要求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200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确定逐步在全国推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政策,但实行情况不容乐观。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2014年5月23日发布的《关于检查全民健身相关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目前北京市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程度仍显滞后,一些学校的体育场馆在节假日完全关闭,甚至对学生也不开放,缺乏器材场地管理和健身指导人员是最大的原因。全民健身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缺乏正是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的机会,是体育志愿者发挥作用的大舞台。

大型赛事组织动员起来的志愿者如果能参与到体育公共服务,将是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有力补充,能够降低群众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成本。体育的市场服务虽然已经比较完善,但居高不下的价格还是让人们望而却步。以杭州市的情况来看,一片篮球场的1小时租金高达200元以上,而学校的篮球场在课余时间却空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杭州马拉松报名人数年年攀升,2016年超7万体育爱好者报名,2017年达到了83 657人,社区居民无论是在对运动的热情方面还是在体育专业技能方面,都提供了体育志愿服务的潜在可能性,这使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成为可能,政府部门应给予积极的引导。

3.4构建体育志愿服务协同机构

体育志愿服务的协同包含三重意思:一是体育志愿者组织间的协调;二是体育志愿服务端与体育活动需求端之间的协调;三是体育志愿者组织与政府间的协调。

从一些先进国家的志愿服务推动经验看,都有一个枢纽型组织统筹协调志愿服务的发展。例如:日本笹川体育财团在2015年7月建立了专门的体育志愿服务网站(スポボラ.net),网站涵盖了体育志愿者注册、培训、信息发布等功能,实现了信息与资源共享,提高了体育志愿者的工作效率,扩大了体育志愿者的服务范围,增加了体育志愿者的服务内容。

4 结 语

体育志愿活动是大型体育赛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自愿无偿原则下面向大众进行体育志愿者的招募与培养,将点燃全民参与体育志愿活动的热情。在体育志愿服务协同机构的协调下,赛事志愿服务对接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以保持体育志愿活动的长效开展,从而解决当下志愿活动中存在的短期性问题,壮大长期参与体育志愿活动的体育志愿者队伍,为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保驾护航。

[1] 关成华.志愿服务: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R].首届中国志愿服务论坛,2015.

[2] 魏娜.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成就、问题与展望[J].中国行政管理,2013(7):64-67.

[3] 邓国胜,辛华.美国志愿服务的制度设计及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2017(1):79-85.

[4] 回首08有我和你北京冬奥等你回家[DB/OL].http://sports.qianlong.com/2016/1206/1158702.shtml.2017-10-26.

[5] 东京奥运会志愿者导航[DB/OL].http://www.city-volunteer.metro.tokyo.jp/jp/index.html,2017-11-03.

[6] 林骅,许金富,杨志峰.体育志愿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8):67-71.

[7] [DB/OL].http://www.hzim.org/.2017-10-30.

[8] 戴维迈尔斯[美].社会心理学[M].张智勇,乐国安,候玉波,译.11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9] Triandis HC. 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Psychological Review,1989,93:506-520.

猜你喜欢

马拉松志愿赛事
本月赛事
我志愿……
冰上马拉松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一起来跑马拉松